大明天下(468)(3/5)

    “傻小子,官场之中尔虞我诈,莫看那些左班官儿嘴里满口仁义道德,实则行事皆是利字当先,哪儿来的什么公平正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太祖太宗奇功伟烈,宪庙先帝恩威并施,才将川黔土司整治得俯首帖耳,创下如今西南之地土流并治的局面,你说这几代土司忠心耿耿,安知其后人亦能效其父祖,说句不中听的,皇明总有力穷势蹙之时,届时西南叛乱,变生肘腋,朝廷岂不内忧外患!”

    这老太监还真有先见之明,丁寿心里嘀咕,躬身道:“公公教训的是,改土归流,大势所趋,乃是朝廷经远之计,小子当随时留心西南百苗动向,见缝插针,浑水摸鱼。”

    见丁寿领会自己意图,刘瑾满意点头,微笑道:“对了,你急慌慌赶过来,究竟有什么要事?”

    丁寿这才想起正事,凑前问道:“风闻公公要恢复宁王护卫?”

    “有这事,”刘瑾并不否认,“那南昌左卫原本就是宁王府护卫,天顺年间护卫旗校诱导宁靖王违法,朝廷不欲令此党恶之辈近王左右,遂将其革除,如今宁王上表卫从缺人,陛下有旨原革护卫准回本府供役。”

    陛下的旨意还不就是你的意思,丁寿暗翻了个白眼,劝说道:“既然英庙当年之意也是为保全宗室,让宁府远离小人,咱又何必多此一举,宁王府使役至多不过奉迎诏赦、祭祀山川,凭着王府仪卫司校尉也尽够了。”

    刘瑾歪头,目光愕然:“江西宁王可是曾得罪于你?”

    “那倒没有。”丁寿摇头。

    “那你何以与他过不去?”刘瑾轻笑。

    “小子是觉得……”丁寿犹豫再三,迟疑道:“宁王四处招揽贤才,又请复护卫,恐别有所图。”

    刘瑾面色一凝,沉声道:“你有证据?”

    “目前尚没有,不过只要公公想要,衣卫定能找得到。”反正那宁王注定也是要造反的,给他随便栽个赃扣上个谋逆帽子,二爷一点心理负担没有。

    “咱家不是让你去罗织罪名,当年靖难,甚赖大宁诸军,宁王一脉功在社稷,天下人都看在眼里,不能给陛下招来刻薄寡恩的名声,”刘瑾忽地一叹,悠然道:“说句大不敬的,永乐爷当年对不住宁献王,功成之日,非但未如允诺的平分天下,反将之移藩南昌,处处提防,幸得宁献王也深谙保身之道,移封后韬光养晦,精研黄老,可怜长于军伍的一代贤王,最终只落得成为一个著书立说的大明奇士,呵呵,可悲!可叹!”

    丁寿没空理会老太监的伤春悲秋,急声道:“也正因此故,宁府一脉必然对太宗子孙心存怨恚,如今这宁王不但勤于文事,还妄图恢复护卫,狼子野心不可不察。”

    “自宁献王后,历代宁王皆是修文善书,好学博古,汇集一群文人雅士往还论道,已是常态,至于南昌左卫,本就是宁府护卫,你凭甚说他心存反意?”刘瑾反诘。

    丁寿顿时语塞,总不好说自己是被雷劈过来的,晓得那宁王定要造反吧,心道这老太监不知又收了宁藩多少好处,这般替他说话,没好气道:“那咱们便走着瞧,看这位宁王爷会不会惹下乱子!”

    怎料听了丁寿赌气之言,刘瑾非但不恼,反莞尔道:“朱宸濠若果真按捺不住,动了不该有的心思,咱家乐见其成,燕、宁二宗恩怨纠结百年,也该到了结的时候啦……”

    老太监似乎对江西那边也不放心啊,丁寿讶然道:“公公既有此隐忧,那您何必还要恢复宁府护卫,这岂不是给他手中递刀么?”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咱家若只一味防着压着,宁王那里只会加倍谨慎小心,说不得还会暂息了不

    臣的念头,反不如多加纵容,适时再推上一把,”刘瑾再次指了指院外那口棺材,冷笑道:“将杨斌提拔为方面大员,也是此意,骄则恣,恣则极物,变生矣。”

    真阴啊,老太监分明是在在给宁王和播州挖坑啊,丁寿咂咂嘴,“可是……不同朝廷对播州早有布局,那江西吴头楚尾,宁王居于洪都要地,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旦生变,江浙财赋重地岂不皆遭兵燹?”

    刘瑾横了他一眼,“你能想到的,太宗爷当年又岂会想不到,徙封之时,宁献王求苏州、钱塘之地,太宗皆不允,独将宁藩封在南昌,可知为何?”

    丁寿脑袋一晃,表示不知。

    “你可知卓敬其人?”

    “喔——”丁寿恍然大悟状,“没听说过。”

    “找打。”刘瑾举掌作势。

    “您老别生气,小子搜肠刮肚,真没想起这人来。”丁寿嬉皮笑脸道。

    “此人是建文朝的户部侍郎,你不晓得也不奇怪。”刘瑾白了丁寿一眼,缓缓放下手掌。

    “这里又有他什么事?”丁寿不解,都一百多年前的人了,老太监怎么忽然道起古来。

    “当年建文削藩,卓敬呈以密疏,言太宗智虑绝伦,雄才大略,酷似太祖,北平之地形胜,士马精强,谏言将太宗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刘瑾面上露出几分讥嘲之色,“可惜建文未纳其言,后太宗登基,执卓敬于狱,怜惜其才,虽招揽不得,亦不忍杀之,恰荣国公进言:卓敬之策若得见用,圣上安有今日。遂动杀心,夷其三族。”

    丁寿挢舌,道衍和尚不愧形如病虎,是真够狠的,“所以……永乐爷把这招用在了宁王身上?”

    刘瑾嘴角微撇,“你小子如今明白了吧,只要部署得当,封堵住他祸乱东南的出路,咱家只怕他不反!”

    “可小子还是有点糊涂……”

    “怎么?”刘瑾微讶,寿哥儿几时变成了榆木脑袋。

    “观公公方略,南赣各府及闽浙二省皆应是设点布局之处,府县卫所俱该善加笼络才是,怎地内府尚有人与其为难呢?”拿了人家画,总得把事给办了,丁二自问这点规矩还是拎得清的,当下将陈良遭遇述说了一遍。

    刘瑾听完后不置可否,只是点点头,“咱家知道了。”

    “什么叫您知道了!那侯宽等人公然索贿,陈良身为三品武官都难幸免,其余被勒索解户又该怎样凄惨!”丁寿愤愤不平,若不是自己遇见,怕是陈良就要上街讨饭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