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478)(4/5)

    还没等她细细体会这次撞击带来的感觉,那很火烫巨阳又有一半快速抽出她的体外。

    “你别……哎呀!”海兰才要喝阻那东西不要离开自己身体,男人忽地身子一沉,那根东西又猛地一下顶到花心最深处,引得她又是一声娇啼。

    随后丁寿甩开腰身,大起大落,狠抽猛插,唧唧水声和清脆肉体撞击声混杂一团,海兰体会着异样快感在体内肆虐,花心剧颤不停,不由自主呻吟娇呼,鼓荡香臀,尽力迎凑。

    “轻……轻一些。”

    “不……不行了……快……好舒服……”

    海兰也不知自己今日为何如此柔弱,似乎对方只要轻轻一动,便能换得她一连串的娇呼呻吟,在男人不停地撞击下,她短促的叫喊声先是逐渐高扬连成一线,随后又渐渐低不可闻,腰跨间的反抗也越来越是无力,全身骨头在男人那东西的一进一出间似乎都被抽走了,软绵绵的没有丝毫力气,最后只得披散着头发,浑身酸软地瘫在床上,任由男人在身上折腾。

    酡红娇颜上春情勃发,雪白肌肤间尽是淋漓香汗与自己种下的点点红莓,迷离美目间清澈又充满欲动的渴望眼神,更是让人莫名动情,丁寿动作不由更加迅疾。

    海兰本已浑身无力,双腿不停地

    抽搐打颤,突然身体里那根东西似乎又涨大了些,紧窄穴腔本能地收紧连着吸吮了数下,丁寿觉得后腰尾椎一麻,一股热流猛地向下窜出。

    总算他还记得今日欢好为的是小丫头孜孜请求,狠狠抽送几下后便强忍着将阳物快速拔了出来,握在手中急速套弄数下,便凑到海兰红艳艳的樱唇边上,喘着气道:“快,张嘴!”

    海兰早泄得一塌糊涂,脑中一片混沌,只见男人掐着那东西送到眼前,那根东西周身上下裹着一层晶晶水光,肉龟更是在男人虎口压迫下膨胀了一圈不止,一时净忘了要做什么,待听得男人命令,才茫然张开嘴巴。

    两瓣娇俏可爱的朱唇才一张开,一股白色精华瞬间喷射而出,还没等她有所反应,那根又粗又大的东西就被男人强塞入了自己嘴里,感受着口中那巨物不停跳动,一股接着一股的浆液冲进了喉咙。

    懵懵懂懂下意识吞咽完了口中白浆,身心俱疲的海兰眼皮一闭,悠悠睡了过去,似乎也没什么味儿……这是她脑中最后的一点念头。

    ************

    贡院。

    三考已毕,交卷后的近四千名考生已然陆陆续续离开,贡院内清净了许多,但另一番唇枪舌战还再继续上演。

    至公堂内,不但两名主考与十四名同考官俱都在座,此科会试的知贡举、监试、提调等官也都照例而来。

    本科副主考、国史副总裁、专掌诰敕的翰林院学士兼吏部尚书梁储,已然年近六旬,生得白白胖胖,一副笑口常开的和善相,此时捋着须髯笑道:“这段时日来诸公辛苦,如今评卷已毕,草榜也已填妥,还要再次烦劳诸公,老夫心中难以自安。”

    礼部尚书刘机摆手笑道:“会同拆卷本是朝廷法度,也非叔厚兄临时起意,何须客气。”

    “部堂说的是,会同验卷以保朝廷取士明公正气,本是责无旁贷之事,厚斋公之言,我等委实不敢当。”郎中沈蓉连声附和。

    “好啦,快些办妥正差,发布榜文回复圣命,也可让外面引颈翘望的士子们早些安心。”主考官王鏊蹙眉道,他实在懒得看这群人你推我让的胡乱客套,外面还有几千个举子在贡院外日夜张望着等候贴榜呢。

    主考官拍板定夺,其他人也不再废话,收存墨卷早已按规定调取至公堂内,草榜内也填好了中试的试卷编号,会集帘外帘内众官只为一同比对朱、墨卷编号,对号相同,则拆开被弥封的墨卷卷首,确认被取中试卷的考生姓名,按照朱卷确定名次当场填榜,一切按部就班,名次也早已议定,一众考官全无异议。

    待填毕之后,王鏊又取出十余份试卷来,此时各房同考官们眼睛一亮,个个摩拳擦掌,全都来了精神。

    这些试卷分别是各房同考官从本房中选出的卷首,是大家彼此心中认定的第一名,适才榜中所填的都是十余名之后的考生,众人真正在意的是今年会元花落谁家,主考官虽有权黜落各房选出的答卷,甚至从各房落选答卷中简拔考生,但到了这一步同考官同样有权力反驳主考官选定的经魁,最终选出来的必定是大家皆认同的试卷,有哪个考官不希望五经卷首甚或本科会元从自己这一房选出,不说身为房师,慧眼识英,与有荣焉,便是日后官场中也是一条得力臂膀,故而一众同僚眼神交互间已是火花四溅,敌意昭然,一场明争暗斗就此开局。

    你来我往之间虽是针锋相对,可总要文章得以服众,会元文章将来要刻板发行,公之于众的,大家都是场面人,都得顾及下脸面,还不至于弄出一个‘白丁状元’给自己脸上抹黑。

    “诸位大人,依不才之见,吕仲木此文错彩镂金,字字珠玑,当为今科魁首。”翰林修撰康海挥着手中卷子兴高采烈,真没想到,揭名之后才晓得他选出的本房卷首竟然是好友吕柟,真是无巧不巧。

    众人接过试卷依次传阅,纵然个个有心挑刺,也不得不承认此篇文章确是绝妙。

    待到得梁储手中,老先生览过之后笑容满面,眯着眼哂然道:“果然天下佳文字,济之兄以为如何?”

    吕柟,字仲木,贯陕西高陵……王鏊看着卷首,眉梢一挑,不屑冷笑,原来又是刘阉乡党。

    朝廷开科取士,大明南北缙绅为之争斗久矣,洪武三十年会试,取中贡士五十二人,皆为江南士子,落第士子指控刘三吾等考官皆为南人,取士之时私其乡里,洪武皇帝震怒,不但又钦取北方士子六十一人,还为之大开杀戒,一众考官或杀或贬,此后各科虽未再出现一榜之士尽是南人的极端个例,但南方士子在录取进士之中比例仍是居高不下,直到洪熙元年,仁宗采纳杨士奇之议兼用南、北士,形成会试取士‘南六北四’之制,以一百名为率,南卷取六十名,北卷四十名,此后不久,南北卷又各退五名,形成中卷,由此成了百名为率,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五省,应天府及南直隶所属的松江、苏州、常州、镇江、徽州、宁国、池州、太平、淮安、扬州十府和广德州称南卷,取士五十五名;北卷包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省,顺天府及北直隶的保定、真定、河间、顺德、大名、永平、广平七府和延庆、保安二州,还有辽东、大宁、万全三都司,取士三十五名;中卷十名,包括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四省,以及南直隶的庐州、凤阳、安庆三府和徐、滁、和三州。

    会试分

    区按比例录取,既保持了占有文化优势的江南地区的策略倾斜,也顾及到了文教不宣的北方及西南等地区,明朝皇帝希望借此缓和由来已久的所谓南人北人之争,可南方士子自觉名额减少受到压制,一有机会其朝中代言者便会试图恢复旧例,景泰元年直隶巡抚江西弋阳人李奎便趁着朱祁钰皇帝位置还没坐稳,提出了‘照永乐年间事例,三场文字合格者,不拘多寡取中’的奏言,随后执行的礼部尚书南直隶人胡濙直接就废除了南、北、中榜取士之制,这自然导致了北方士绅的不满,到了景泰五年,回过味儿来的景泰帝又下诏书恢复宣德、正统间例,自此分卷按比例录取的会试制度才算就此确定,不过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心中有没有点小九九,恐怕只有考官自己心知肚明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