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1/1)

    姜若微并不在意,她带着三元和小霞,又煮了几锅银鱼面汤。

    于是今日一早,客栈里所有的客人都吃上了银鱼面汤。

    客人赞不绝口,初来岳州的客人连连赞叹:不愧是洞庭湖一绝的银鱼,这汤又鲜又甜。

    而常来临湖客栈的老客人惊讶不已:苏掌柜,你家掌厨的厨艺这是突飞猛进了啊,感觉比以前好上许多!

    苏掌柜乐得哈哈笑:张老板不愧走边五湖四海生意人,见多识广,我家刚刚换了个新掌厨,怎么样,手艺不错吧?

    新掌厨?这手艺不差啊,一定是您重金聘请的大厨吧?张老板一面端着碗吸溜面条,一面问。

    大厨是大厨,不过人家可是位小姑娘,如今是我们临湖客栈的二掌柜了。

    一个小姑娘?一个小姑娘又这么好的手艺,真是厉害。张老板吸溜光了面条,意犹未尽,他又端起碗,一口气将面汤喝了个精光。

    今日我也不去什么酒楼了,午食就在你们客栈用!张老板道。

    客栈供应的吃食不比外头的酒楼食店。

    来客栈住店的客人或是为了赶时间,或是为了方便,也是有什么吃什么,并不挑剔。

    因此客栈供应的吃食,只要不难吃,客人们都是能接受的。

    而今日这一晚银鱼面汤,让不少客人开了眼,许多人和张老板一样,决定在客栈吃午食。

    苏掌柜乐不可支,跑去找姜若微,若微,今日你那碗银鱼面汤让客人们开了眼,不少人客人都要吃你做的午食呢。

    姜若微点头:我已经让三元和小霞备好了食材,等会儿就开始做午食了。

    因为今日准备得太过仓促,就连明越也没闲着,在院子里帮着砍柴。他力气大,砍得飞快,不多时就砍好了一堆柴火。

    苏掌柜十分满意,小明啊,你以后就留在咱们客栈帮忙吧,你放心,除了给姜姑娘的分利,我还会给你月钱,一个月二两银子,如何?

    明越神色讪讪的。

    他一个武功高手,在客栈砍柴,一个月就值二两银子。

    还是世子大方,每月给他五十两。不过想来,额外赚二两银子外快,也算是锦上添花。

    于是明越笑了起来:成!以后这柴,都归我了!

    到了中午,姜若微带着三元、小霞两人准备了三菜一汤。

    一道烧鱼,一道白灼虾,一道青菜,还有一碗山珍汤。

    吃过这几道菜,张老板连连点头:虽然比不过大酒楼的菜色繁复精美,但也色香味俱全,别有一番风味呀。

    苏掌柜,下回我还来你家客栈!

    如此,苏掌柜就放心把厨房交给了姜若微。

    这是厨房的钥匙,另外每日采买食材,提前一日找我支取银子,采买后要记账。

    苏掌柜把章程交代了一番,姜若微牢牢记下。

    姜姑娘放心,每日辰时打烊后,我会与你核算一次账本,咱们店里每日入账开销,你我都心里有数。

    姜若微点头:好。这一点她并不怕。一来若微觉得苏掌柜是个爽快人,不会骗她。

    二来万一苏掌柜骗了她,她走人便是。之前她和苏掌柜立书约定,她随时可以走。

    对了,姜姑娘,对于咱们客栈的菜色,你有什么打算?最后,苏掌柜又问。

    明日一早我想去集市,看看当地当季的食材,重新拟一遍菜单。每日多做几道菜色,供客人选择。

    好,明日我让三元带你去,他在巴陵县长大,哪里买什么一清二楚,也知道菜价,免得你初来乍到,被人坑了。

    好,多谢苏姨。

    这日清早。姜若微领众人准备好朝食后,就和三元出了门。

    三元在前面带路,姜若微和明越在后面跟着。

    师傅您看,前面就是我们城里最大的集市了,有肉铺,鱼铺,果铺,菜铺附近村民也会把自家种的菜,养的鸡鸭拿到这里来卖。

    自打见识了姜若微下厨,三元打心眼里就敬佩姜若微。她不但厨艺好,还平易近人。最难得的是,姜师傅一点都不藏拙。

    以前的李厨子,做菜的时候虽然不避着他们,却从来不讲解。

    他和小霞在旁边看着只能学个五六成,不知道火候如何把握,不知道放多少佐料。

    可姜师傅却不同,姜师傅每次做菜,都耐心讲解,生怕他们听不懂。

    所以,三元打心眼里服气姜师傅,愿意喊她一声师傅。

    虽然,他还比姜师傅大一岁。

    姜若微听三元对她恭恭敬敬,一口一个师傅,有些好笑:三元,你不必叫我师傅,叫我姜姐姐就成了。

    那不行,姜师傅你有本事,教我做菜,我就得叫你师傅。而且苏掌柜也说了,这人的本事可不是看年纪的,一把年纪却一事无成的人多的是呢。

    姜若微点头:好,随你。你带我去鱼摊看看吧,巴陵县临湖,盛产各色鱼鲜,我看看有哪些。

    好嘞!姜师傅您跟着我,小心些!

    --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