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利刑侦笔记8:旧案寻踪(出书版) 第11(2/3)

    会后不久,江阳区已经退休的乡镇企业局局长接到电话从外地回来。杨国雄跳楼后,其旗下企业员工聚集闹事,要求拿回被拖欠的工资以及集资款。这名退休局长曾经参与处理这起群体事件,熟悉杨国雄企业的具体情况。

    马刚道:“侯国龙老奸巨猾,手眼通天。杨老板原本和张行长关系不错,结果那一段时间省行纪检部门不断过来找碴儿,张行长被调去参加省行培训,权被夺了,就算想给杨老板贷点钱,也没有办法了。除了张行长,其他行长都和侯国龙穿一条裤子,不肯给杨老板贷款。杨老板跳楼前,最操心的就是钱,所以骂侯国龙的时候最多。”

    聊了几句,马刚坐下。

    马刚道:“嗯,就要这样,痛快。”

    侯大利道:“刚总,那我们就开门见山,直来直去了。”

    马刚道:“江州摩托是杨国雄起家的本钱,如今大街小巷全是国龙摩托和晨光摩托,江州摩托彻底消失。你别跟我说市场竞争,侯国龙阴得很,最会和上层拉关系。有一段时间,江州摩托的生产车间经常停电,生产经营不下去,搞得很恼火。侯国龙的厂就从来没有停过电,这就是不公平竞争。在杨老板跳楼前,最操心的就是钱,如果能搞到钱,杨老板也不至于跳前,最操心的就是钱,如果能搞到钱,杨老板也不至于跳楼。”

    侯大利笑呵呵地道:“不是翻旧账,就是理一理以前的旧事。包括你们公司以前开发的烂尾楼,被封了十几年,已经完全不能用了。我们公安机关把以前的事情理一理,如果没有其他猫腻,那就由政府进行处理。”

    侯大利道:“在接收烂尾楼前,我们要把以前的事情理一理,这是市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

    马刚走进刑警老楼三层会客室,看见朱林就主动握手,道:“朱支,好久没有见您了。您日理万机,今天怎么有空到这里来?”

    马刚“啊”了一声,道:“朱支都退休了?时间过得真快。您是返聘回来?”

    朱林笑道:“我就是一个退休老头,天天都在这里。”

    “杨国雄为什么骂侯国龙?”经过前期调查,侯大利一直认为杨国雄最恨的人应该是秦永国,谁知,马刚却说出了侯国龙的名字。

    重启烂尾楼是市政府正在筹划的工作,准备明年开年实施。副局长宫建民建议侯大利用这条信息遮盖真实目的。

    8月14日上午,为了找到杨国雄诅咒的具体对象,宫建民副局长亲自出面,召开了经信委、江阳区政府等部门分管负责人的工作会,找出当时与杨国雄接触较多、有可能知道杨国雄诅咒的具体对象的人。

    侯大利道:“我们请刚总过来,确实是了解杨国雄的事情。”

    朱林和江克扬下意识用眼睛的余光朝侯大利看了一眼。

    侯大利道:“杨国雄跳楼前,经常骂人,他骂过谁?”

    想起杨帆,父亲的说话声如隔着一层玻璃,听得不甚真切,有一种火车在远处轰鸣的梦幻感。侯大利迅速将负面情绪压在心底,暗记住父亲所言的一个重点:“杨国雄经常在办公室诅咒其对手。”

    抽了口烟,他对侯大利道:“能不能快一些?我等会儿还要接孙子。杨国雄跳楼,留了一屁股债,还欠着我十三万七千块工资,我现在都没有拿回来,找谁说理去。我马刚以前在企业界还算是一个人物,杨国雄跳楼以后,我也受到牵连,谁都不敢用我,我只能到外地打工。那一段日子过得好辛酸,现在都不敢回想。如今到了七十岁,我也不想翻盘了。我就是这个命,发不了财。”

    朱林又道:“我那时在刑警支队工作,也听到一些说法。杨国雄本来就有一屁股债,谁还敢贷给他。”

    马刚道:“我都过了到单位尽余热的年龄了,只能回家尽余热。你们找我过来,到底想要问什么?其实你们不说我也知道,还不是杨国雄的那点破事。杨老板都死了十几年,还有什么事得现在拉出来说?”

    马刚凭着多年前的经验,脑补了一些细节,欣然道:“原来是这样啊!老板跳楼以前,公司四面楚歌,就是一条四面都在漏水的大船,补都补不了,最后还是沉了。老板最后几天,天天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办公室里骂人、摔东西。其他人都可以躲,我躲不了。天天坐在隔壁,耳朵都听得起茧子。”

    “终于开眼了,烂了十几年啊,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这一天了。”马刚离开工作岗位有十来年,没有发现这个说法的破绽,激动起来。

    马刚面带疑惑,道:“看这位领导也不是一般人,为什么要问这个事?杨国雄死了这么多年,谁还要翻旧账?”

    马刚道:“骂过的人多了,骂得最多的人是侯国龙。”

    朱林拿了烟,给马刚散了一支,又给侯大利和江克扬散了一支。他没有回到原位置,而是坐在了马刚面前,道:“杨老板搞不到钱,和侯国龙有什么关系?”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马刚长得胖胖的,整个人都松散了,头顶在灯光下格外明亮。他是杨国雄公司的办公室副主任,但是以前在公司里很多人都调侃地称他为刚总,他也乐意听到这个绰号。此刻,他听到久违的称呼,如夏天喝冰水一般舒服,道:“刚总,那是历史了,现在就是马老头了。”

    退休局长翻出以前的工作笔记本,找到了当年参加座谈会的杨国雄企业员工代表名单。

    朱林道:“尽尽余热。”

    朱林道:“你别急,就是了解情况。”

    侯大利道:“他在跳楼前,骂过哪些人?”

    马刚摸了摸光头,道:“杨国雄一直最恨侯国龙,你们别看侯国龙现在风光,时不时在电视里出现,人模狗样的,其实,背地里他就是白脸曹操,巨奸大猾。”

    每次推断到此处,侯大利就会觉得心如刀绞。心如刀绞在杨帆遇害以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形容词,杨帆出事以后,心如刀绞就是事实陈述。侯大利想起杨帆因自己遇害,在最美的青春年华陨落,一颗心被利刃切割得七零八碎。

    虽然侯大利和父亲有隔阂,可是听到其他人如此贬损父亲,还是挺不舒服。他仍然面带微笑,问道:“杨国雄为什么恨侯国龙?”

    第一个来到刑警老楼的是杨国雄公司当年的办公室副主任马刚。此人是到市政府参加座谈的员工代表之一,性格外向,容易沟通。马刚既能经常接触杨国雄,与办公室主任吴佳勇相比,与杨国雄的关系又没有那么亲密,是比较合适的调查对象。

    马刚用力抽了一口烟,道:“朱支没有搞企业,有些事情不太明白。那些年做企业,特别是私人企业,谁都缺钱,都得想方设法从各个渠道拿钱。拿得到钱,企业就活了。拿不到钱,企业必死。侯国龙和银行关系好得如穿连裆裤子,和地下放钱的关系也不错。杨老板当年被逼得弹尽粮绝,想借高利贷都被放水的拒绝。我在办公室工作,没有搞财务,隔了这么多年,很多事情也记不清楚了。如果你们想问得更清楚一些,可以去找吴佳勇。吴佳勇是杨国雄的大舅子,又是办公室主任,知道更多内幕。”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