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故国神游(30)三合一(5/5)

    为这个处罚朝臣?可朝臣只是实心的为朝廷办事,真心实意的将他这个皇帝当做神明一般崇敬。若是因此而受了处罚,那以后谁人敢这么对君王。

    但弘昼说的事也确实在理,也难怪皇阿玛不高兴,扰民而言,确实是扰民了。甚至不止是扰民,便是不需要的开支也不知道多花出去多少。他先打发弘昼,「累了一天了,去歇着吧。朕……自有处置。」

    弘昼心说,只要你重视就行。

    弘历斟酌再三,便叫人拟旨,蠲免江苏、浙江等省历年积欠钱粮。

    旨意一出去,四爷这边就收到消息了。弘昼皱着眉,低声跟他阿玛彙报:「……从干隆元年到干隆十三年,江苏积欠地丁二百二十八万余两,安徽积欠地丁三十万五千余两,全部蠲免。因浙江此前并无积欠,今年应征地丁钱粮蠲免三十万两……另有直隶山东所过州县,蠲免本年应征额十之三……还有山东历年欠谷九十七万石……」

    凡是因为南巡受到影响的百姓,多少给予了一些补偿。

    弘昼就道:「也算是一种安抚。」

    安抚?

    林雨桐给了他一个白眼,「打个比方,我先在你家巷子口挖一条深沟,把路给你断了。你是进进出出的都不方便,去哪都得多绕点路。这家裏产的东西不好拉出去都是小事,这要是家裏老人病人,给孩子急着找大夫,你再着急过不去,你什么想法?可不得有人天天的咒骂,那不满得积攒多少。何况动人坟茔,人家能恨你祖宗几代。而施恩呢?你本来欠我十两银子,我说你给我八两就算了。那二两算是给你的补偿。可有人在乎那二两,有人不在乎那二两。便是在乎那二两的也不会对你感恩戴德,只会觉得你给减免的少了。」

    弘昼『嗯』了一声,这就是人性。自身受到的损失,会在心理不断的将其放大,恨不能说的全天下都欠他的。接受了补偿,有几个觉得这补偿是补偿够了的呢?

    所以,该埋怨的声音一点都不会少。

    他有点明白过来了,「若是处置官员,这就不同了。百姓们会知道,皇上的心裏是有百姓的。做那些缺德事的是那些当官的。现在皇上是为民做主……」多少怨气也都散了。连大官都处置了,还要如何?百姓的诉求向来也不多。

    弘昼知道,这是皇阿玛再一次在暗示自家四哥,该下手的时候要下手呀。他回去打算把这个事再找机会跟四哥唠唠,可还真不赶巧,这几天干隆的精神不太好,心情也不太好。

    干隆十六年三月十一日,是孝贤皇后三周年忌日,正好在南巡的路上。

    从前两天,他情绪就不好。人也不愿意见了,连吴书来都被斥责了好几回。弘昼请见了三次,都不得一见。

    再要见的时候皇后就帮着拦了,「王爷先回吧。最近不管跟皇上谈什么,都谈不出结果的。万岁爷也是人吶,若不是十万火急非得办的事情,王爷何不缓一缓?」

    这倒也是!这南巡还没结束呢,半路上就处置积极迎驾的大臣,也确实不妥当,事情就这么被拖下来了。

    弘昼一走,皇后才端了银耳莲子羹进去,干隆抬头,看了皇后一眼,「把弘昼打发了?」

    皇后笑了笑,「和亲王也是担心万岁爷。」

    干隆点头,「朕知道。难得他到现在,心思还这么澄澈。」没有因为皇阿玛而生出旁的心思来。

    皇后笑了笑,将汤碗递过去,「趁热喝了吧。国事繁杂,一路上又舟车劳顿。您不仅得叫天下子民满意,叫朝臣满意,还得叫先帝爷满意。这上上下下这么多眼睛看着,容不得一点差错。越是如此越是当保重身子。妾愚笨,不及先皇后姐姐多矣。连劝万岁爷的话也说不了几句。只是以己度人的想着,若是先皇后姐姐在世,也是万万不会看着您如此自伤的。」

    干隆抬眼看皇后,乌拉那拉氏也不年轻了,脸上已经有了细细的皱纹。她没有用厚厚的脂粉遮挡,隻那么清清淡淡的妆容,娴静而温柔。以前一直排斥,可最近这几件事办下来,倒是觉得也还好。

    这一晚,干隆没睡,对着孝贤的遗像,又做了一首诗。

    「独旦歌来三忌周,心惊岁月信如流。断魂恰值清明节,饮恨难忘齐鲁游。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圣湖桃柳方明媚,怪底今朝隻益愁。」

    诗嘛,也就那样了。林雨桐放下这传过来的东西,笑了笑。

    这首诗里,这「新琴」指那拉皇后,而「旧剑」指孝贤皇后。

    干隆这是说,并不是继后不如前妻,而是因为他与前妻感情太深才疏远继后的。

    林雨桐将这纸笺推远:看来从这次南巡开始,那拉皇后和干隆关係有了缓和,而后慢慢进入了蜜月期。

    她啧啧了两声,不置可否。在南巡中途不宜节外生枝的情况下,她和四爷没有因为干隆对官员的袒护多做什么,两人带着弘晖,去了江南的织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