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故国神游(78)三合一(3/5)

    可他却不知道,到了哪种程度启动哪种机制,这也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得按照硬性的指标来。

    再者,朝廷对此事的态度也很重要。在惠民处下决定之前,肯定是认为朝廷对此事是有能力处理的。

    结果朝廷不是不能处理,其实各地的官府抽调米粮沿路保障其最基本的生活就可以。到了地方,可以凭着朝廷的条子免税免徭役等等,这都是可用的。当然了,之前朝廷也试图往这方面引导过,可选的时机不对,对方不到人困马乏精疲力尽的时候,他们不肯妥协。

    本该解决的问题解决不了,皇上出了这么一着——印发纸币!

    到了这个时候了,惠民处不动也不行了。

    干隆才说要召见和敬公主呢,结果外面禀报了:城外百姓群情沸腾,老娘娘已经打发和敬公主说了惠民处的政策,但是百姓还是不肯离开。只求一件事,见见老圣人,请求老圣人和皇上给百姓针对禁海一事给一个明确的答覆。

    「得寸进尺!有恃无恐!」干隆皱眉,「这是知道有了保障了,才越发放心的闹了。朝廷越是软弱,他们就越发有恃无恐!」他喊傅恆,「你马上救驾!老圣人在庄子上不安全,你带人去。不管谁挡了路,格杀勿论!」

    这哪裏是要去救老圣人回宫,分明是要以救驾为借口,大开杀戒!

    傅恆沉默一瞬,然后沉沉的应了一声是,起身抬脚就走。

    看着他出去,朝堂瞬间就乱了。

    刘统勋急的站起身来,「万岁爷,万万不可!万万不可!便是来请愿的百姓,那也是手无寸铁。他们不偷不抢没作乱,只是在庄子外面静坐……」

    话还没说完,外面又来报:皇宫外面被围住了。

    「谁开了城门?」干隆震怒,眼裏杀气凛然。

    「回皇上的话,城门没开。围着皇宫静坐的是宗学旗学还有各处义学的学生,大的不过十四五岁。小的才六七岁大小,大的拉着小的,整整齐齐的坐在宫门口……在背诵《孝经》。」

    这话一出,大殿顿时一静!

    若是流民,或可喊打喊杀。若是对成年的书生举人,或可去讲讲利弊。

    可那些都是孩子,这才是真真轻不得重不得。每个孩子身后都牵扯到一个家庭一个家族,身后有父母长辈有兄弟姐妹……敢动一人伤一人试试,京城瞬间可乱。

    刘统勋急忙道:「护住!护住!防着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些孩子生事。」

    不仅不能打不能骂,还得小心看护。

    来保颤颤巍巍的起身,边上的人扶住了,他才没摔倒,「皇上,为今之计,应当从速决断。其一,速请老圣人和太后娘娘回宫。其二,安抚城内外百姓。准其派遣他们中有信用有威信之人,一起进宫议事。其三,各把守士卒,除了维持秩序之必要,不得动刀动枪。」

    干隆沉默,久久不语。

    来保心裏着急,「请万岁爷儘快定夺。此事不能再拖,拖下去势必为祸!」

    干隆看向来保,问说:「何为君?」

    这话一出,大殿裏的人尽皆俯首。

    干隆这才道:「君一字,从『尹』从『口』,尹为治事,口为发号施令。又言,君王金口玉言。而今,君王之令,尚不能出这大殿。那么朕想问问诸位大臣,朕为君乎?」

    「臣等万死!」

    「孺子与殿外诵读孝经,这很好!」干隆从台阶上走下去,问说,「朕乃君父,天下皆是朕的子民。孺子当知孝,更当知忠。忤逆君王,是何等罪名?朕从来只听闻子敬父,何曾听过父敬子?子民不忠不孝,违逆君父,诸位大臣却隻劝君父……朕想问,朕到底做了何逆天之事,该承受此种不忠?朕更想问问朝中诸公,朝堂之中无定论之事,是如何传之宫外,迅速蔓延开去。各位大臣不去找出这背后算计君父之人,却处处劝君父退让?君王威严何在?」干隆走在这大殿上,深深感觉到了新学的弊端,他们漠视君权,动的是对整个天下的根本。若人人视君权无无物,将来他这个帝王会成了什么样?养在宫裏的傀儡而已。

    满朝的大臣,各自都有思量。或是想着家裏在城外的产业,或是想着在城外还身处险境的儿孙。因此,他们劝他退一步趁早,来缓解这样的矛盾。

    可一次退了,事情解决了。等以后,百姓稍微有些不顺心,便纠结起来这裏请愿那裏请愿。皇宫的大门口,谁想在这裏如何就如何……他这个皇帝还怎么做?

    朝臣们怕杀戮叫他们背上骂名,但是朕不怕!也不能怕!

    朕得先是帝王,先得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才能求存。否则,谁都能活,隻他不行。

    君臣所处位置不同,所思所想便不同。

    他们没错,但朕……难道错了?也没错!

    所以,是听你们的还是听这个帝王的?

    朕的圣旨已经传不出大殿了,这难道不是你们这些大臣的过失?

    大殿外大内侍卫虎视眈眈,大有皇上一声令下,便得有人血溅当场的意思。

    自古以来,关于皇权的斗争就没有不流血的。

    干隆的声音透过大殿,「外面局势混乱,各位大人的府邸,朕早已经派遣侍卫守着了。至于书院,那裏住着朕的阿玛,皇阿玛安全,诸位大人的儿孙也当安全。」

    诸人心裏震撼,原来家裏人早被人给看着了。

    这叫人害怕的同时,也叫人从心底里发寒。别管看上去多仁善宽和,帝王便是帝王。一旦触及了对方的底线,就变的极为危险。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