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2/2)
攸桐手里捧着那方沉甸甸的砚臺,心里不大舒服,却公事公办地道:「夫君既要出门,想必杜将军也不在两书阁。这东西我先拿回南楼,晚点叫人送过去。」
攸桐微微蹙眉。
傅煜的亲舅舅在越州任职,所谓沈家舅舅,自然是沈飞卿了。
「我有砚臺。」
瞧着她那模样,却是心绪大好,因走到了岔路口,便摆摆手,挑着唇角健步离去。
这态度叫攸桐微诧,「你不要了?」
「哪有!」攸桐当即轻哼否认,「祖母说要放在两书阁,我可不敢收,这就拿过去。」
——总觉得,这话像是故意说给她听的。
傅煜如今所用的砚臺平淡无奇,却颇眼熟。
攸桐对沈家母女印象不佳,平常往来也只以客人之礼相待,如今窥破她那心思,心底不由哂笑。屋里有女客在,傅煜也没多留,等祖母关怀完后,坐了片刻,便说平叛兵马即将回城,他须亲自出城犒劳。
她仍看着孙子,抬手指着底下的圈椅,「正念叨你呢,可巧就来了。」
末了,将手边的檀木盒往前推了推。
见傅煜瞥向攸桐,也随口道:「你也去,别误了时辰。」
说话间,笑吟吟地瞥了沈月仪一眼。
只是傅煜的书房寻常不许人轻易踏足,她虽有钥匙,也不想独自进去惹嫌疑。
傅煜端然行礼,语气也待些许难得的笑意,「祖母在念叨我?」
傅老夫人自不会阻拦,「既有事,便先去吧。」
沈家女眷在府里做客,老夫人既特意拿出来,自是做给客人看的。
就算最后要和离,此刻她却还是南楼的少夫人。
遂叫了伺候傅煜起居的仆妇陪着,将砚臺搁在书房博古架的空閒角落,因好奇心起,顺道去瞧傅煜书案,想看看他究竟有何等宝贝,竟连歙砚珍品都不屑一顾。瞧见案上那方砚臺时,却呆住了。
攸桐在原地站了片刻,估摸着那是两书阁的钥匙,迟疑了下,便往书房去——方才虽是玩笑打趣,但沈家送的东西,她私心里确实不大想要。搁在南楼瞧着碍眼,放到两书阁,哪怕扔着落灰,也跟她无关。
女眷堆里,老夫人也没过问军情战事,隻拉些家常,甚是关怀。
「可不就是。」傅老夫人等他坐下,缓缓道:「才刚说呢,想跳几个出众的青年才俊。祖母在府里,能见到的人有限,你时常在外行走,身边若有才貌家世出众的,或是衙署里办事得力、模样品行端正的,都帮祖母留意着。」
沈月仪如此明目张胆,把她当什么?
傅煜因见攸桐往沈月仪那边瞧,也扫了眼,没留意她的神情,隻颔首应了。
不过此刻,显然不好再试探,便隻先閒坐,听祖孙聊天。
出了寿安堂,外面微微闷热。
论相貌,确实是个美人,只是不够懂事体贴,没个为人媳妇的样子。
傅煜视綫停顿片刻,忽然侧身,在她耳边低声道:「这话说得有点酸。」
「好啊。」攸桐答应。
像是春泉生了涟漪,浮光跃金,灵动逼人。
「那孙媳便先回南楼了。」攸桐从善如流。
虽说早知此女居心叵测,但自家夫君刚回来,沈月仪便如此目光,终究令人不悦。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说话间,仆妇便将盒子送到傅煜跟前。
借侧身喝茶的机会瞥向沈月仪,便见那位恰好低头垂目,脸颊晕红。
她进屋时,便不慎看到沈月仪投向傅煜的目光,殷切期待,面带红晕,在察觉她的目光后,立即收敛。过后问安说话,她总觉得背后有人盯着般,有点难受,方才那匆匆一瞥,虽没抓到包,但沈月仪的目光应该是偷偷投向傅煜的,她感觉得出来。
「昨儿平叛的战报传来,有许多人送礼到府里道贺,我瞧了瞧,也没太多稀奇的,倒是这个——是你沈家舅舅特意托人求的,是一方不可多得的宝砚,质地做工都极好,搁在案头磨墨蘸笔,也不算辜负他的盛情。」
……
黛眉杏目,红唇皓齿,她眼梢微挑,打趣含笑,眸底也比平常多几分光芒。
傅煜岂好推脱?遂起身接了,道:「多谢沈大人盛情。」说罢,回身搁到攸桐面前,「待会我要出府去营里,你帮我放到两书阁。」
「我刚瞧过了,这可是歙砚的珍品,龙尾山的歙石,名家手笔,皇宫里都没几方。」攸桐大抵是在斜阳斋待久了,底气渐足,说话便带揶揄调侃,「沈大人为这方砚,怕是没少费功夫,托妻女亲自送来,郑重得很呢。方才有人总往这边瞧,怕是很舍不得这砚臺。」
傅煜笑而不语,伸手往腰间一摸,取出把钥匙递给她,「随你。」
傅老夫人瞧了一眼,便挪开视綫。
「是吗。」傅煜脚步稍缓,侧头瞧她。
旁边梅氏却瞧得分明,脸色微微一变。
像是……她在客居京城时买给他应急的那方。
「不必。留着送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