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第18节(1/2)

    于是,大家便自由发挥了。

    清流一向傲气,绝对不想输给豪门、外戚、宗室中的任何一家。

    豪门世代富贵,自也有争胜之心。

    外戚更是……就因咱们跟皇家结了亲,便被各种酸话。显赫如郑家,颇为此不忿。

    至于宗室,切,皇家血脉在此,要是输了得多没面子啊。

    于是,各显神通。

    结局让荣烺都有些意外,投壶最好的竟然不是性格飒爽的杨华,也不是武将家庭出身的白姑娘,而是娇娇柔柔的楚姑娘。

    楚姑娘依旧是那风中柳条儿般的姿态,但她手那么娇娇柔柔的一扬,手中羽箭便咻的划过一道弧线,落进投壶中去了。

    没有一支箭是落空的。

    后来,三人为了增加难度,还背立反投。

    就是扭过身,不看壶,盲投。

    依旧是楚姑娘拔得头筹。

    荣烺高兴的说,“你投壶可真厉害!”

    楚姑娘柔柔一笑,“殿下过誉了。兴许是先祖便是有名神箭手,我平时投的也少,但就是能投中。”

    杨华、白姑娘两个输了的直撇嘴,荣烺笑眯眯地安慰她俩,“没关系啊。你看,咱们都不如阿楚,反正冠军只有一个,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荣烺准备游戏奖品,大家都有份,不过楚姑娘是投的最好的,除了大家都有的一人一套的文房四宝,还有单独的一支内务司工匠制做的孔雀羽箭,箭翎是用孔雀尾羽制做,华美极了。

    是冠军独有的奖品。

    游戏之后大家明显放松许多,说起平时生活中或是帝都的一些趣事。此时,荣烺方意识到,帝都贵女们的生活与自己想像的是不一样的。

    虽然大家都在读《贞烈传》,但也生活的各有意趣,并不刻板。

    荣烺甚至有一种怀疑,她想把自己读的书,读的课程分享给大家的想法,是不是一种多余呢?

    不过,午膳时,杨华的话很快给了荣烺一些信心。

    杨华说,“托殿下的福,我娘也给我请了个教骑马的武师傅。我也有了一匹小马,是枣红色的,可神骏了。”

    白姑娘放下筷子,立刻接了这话,“我在外头听说殿下是能学骑马的,原还不大信,竟是真的?”

    “这还有假的?”荣烺问。

    “殿下,我们闺中的女孩子,从未有人学习骑射。这是在《贞烈传》中有注释的,骑射一向被视为男子才能从事的活动。”白姑娘道出自己的疑惑。

    荣烺说,“我也看到过这个注释,注释是写注释人对《贞烈传》的理解,我的看法不一样。骑射属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六艺中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显德皇后那样贤明,难道会对六艺提出反对的意见吗?这是不可能的。”

    “而且,我的课程不论祖母还是父皇、母后都很赞同,难道他们还会有错?”

    白姑娘忙称不敢。

    荣烺笑,“没关系,有不解的就要说出来啊。”

    白姑娘道,“我就是因为有些不放心,要不是听殿下亲口说,真不敢信。既然殿下都要学习骑射,我们也要跟随殿下一起。”

    杨华明显与白姑娘很投缘,“就是。要不是殿下在学,我娘怎么都不能答应给我请武师傅的。”

    荣烺还举出练习骑射的好处,“对身体很好。我每天骑小半个时辰,晚饭都能多吃半碗。你们要是喜欢,也都学起来。我跟祖母说好了,明年春天去庄子上踏青,到时我骑马,咱们再相邀同行如何?”

    都是小姑娘家,再没有一个不愿意的。

    外命妇们请个安就可以回家了,而受邀赏花宴的孩子们则一直跟公主玩儿到下半晌,才辞了公主,带着各自赏赐出宫回家去了。

    第28章

    各贵女回家,将带回的赏赐给父母长辈看过,大家都颇觉荣光。尤其清流如史钟两家,科举晋身,很能瞧出笔墨不赖。

    至于学骑马的事,豪门贵戚、宗室贵女都不是什么难事,回家一说,“公主都学,我们当然得跟着公主一道。公主说了,明年还要去皇庄踏青,难道到时公主都骑马,我们反是坐车,这岂不失礼么。”

    家里一琢磨,是这个道理。

    谁不愿意家中女孩儿跟公主搞好关系啊,莫说今上就这一位公主,就是再多几位,能跟公主拉上关系,于家中女孩儿也是极有益的。

    于是,各大家长纷纷一挥手:买马去!

    史钟两家更慎重些,他们是斯文人家,平常也就家中男人骑马,却也多是温驯的母马。觉着女孩子家,还是文静些好。

    不过,史姑娘道,“也不是非学骑马不可,我就是不想输给别的姑娘。我跟阿钟,咱们两家都是清流出身。平时读书是不惧她们的,可玩儿投壶,我俩谁都没争上名次。骑马再不能输,不然,不如武将出身的姑娘们便罢了,难道到时叫人说,尚不及宗室外戚么?”

    清流本就傲气,在他们眼里,宗室是靠血缘,豪门是靠祖宗,外戚是靠裙带,独他们清流,凭的真材实学。

    故而,史钟两家一合计,买!

    能参加赏花宴的名单,虽说是几个小姑娘选出来的,但她们皆出身显赫之家,自幼耳濡目染,眼界都是一等一。

    她们并没有刻意势利眼什么的,只把平时知道的,熟的,名声好的这样拿出来一说,便俱是帝都上等人家。

    所以,这些姑娘们回家又是买马又是请武师傅,与她们相熟的姑娘知道了,斯文些的女孩子对骑马兴趣不大,但也有活泼性子的回家难免央磨。人家谁谁谁都学,现在帝都闺秀都在学,难道就我一人不学不会,以后出门见面儿,人家都说骑马的事儿,我连个话都插不进去。

    还有诸如,以后人家骑马一起玩儿,我不会,就不能参加。

    于是,闻着信儿的许多人家也给家里闺女置办下了温顺的马匹。

    但跟风最快的并不只帝都官宦人家,还有商贾之家。

    如一些皇商,听到消息都不必家中女孩子主动讲,便早早给孩子们安排下了骑马课程。

    一时之间,帝都马贵,竟成风尚,不禁引起许多老大人担忧。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