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第32节(2/2)

    看半日礼单,荣烺分得半屋好处。

    “倘奴婢少时,该是一门心思的得意欢喜,跟着公主这样的主子,做奴婢既有脸面,以后亦有前程。奴婢跟随娘娘这些年,如今是既欢喜又担忧。”柳嬷嬷是郑太后心腹中的心腹,与郑太后一起长大,随郑太后进宫,从太子妃、皇后、太后,从后宫之主,到朝堂之主,主仆二人经历无数艰难险阻。

    另有宫中歌舞,荣烺也看的津津有味。那副陶然欲醉的小模样颇招人笑,也亏她年纪小且是女孩子,倘荣绵露出这样的神色,怕是要挨训了。

    “咱们公主这份儿灵透,也没谁了。”柳嬷嬷笑着奉上茶,“公主还跟奴婢说,再有琅琊王的信儿,让奴婢知会一声,公主要过来听。”

    荣烺便到父亲面前,荣晟帝看她一幅圆润可爱的得意模样,心中极喜欢,笑道,“果然是个大姑娘了。”

    荣绵秉性文静,因他是荣晟帝长子,被师傅们教导的老成持重,平日举止也庄重的很。如今被妹妹央求着,也多了些活泼。

    荣烺渐渐长大,且自幼长在宫中,她颇明白过年过节要施恩上下的意思。她也有样学样,跟林司仪说,让林司仪准备一些荷包,不必上好,看得过去就行。

    “琅琊王无子啊。”荣烺说着就想明白了,怪不得琅琊王的礼单格外重,看来是想贿赂祖母把过继嗣子的事办妥。

    第51章

    荣烺喜欢被当成大人对待,她高兴的点头,“对啊。我都上学了,我以后就是大人了。”

    看今日宴会布置,荣晟帝笑,“今日多出的一案,定是给阿烺预备的了。嗯,咱们阿烺如今也是大姑娘了。”

    --

    故,也唯有柳嬷嬷能说这话了。

    郑太后看她一眼,“你这话中有话。”

    然后,宫妃各回各宫,各宫皆有寿膳房赏赐的饭菜。

    嗯,朝中大员?

    待看罢歌舞,宴饮结束,夜色已深,荣烺还叫着哥哥到大殿空地上看内侍放烟花。因万寿宫多有木制建筑,万寿宫内是不许放的。

    郑太后吩咐柳嬷嬷,“去问问,琅琊王长史今年都往哪几处走礼了。”

    以往荣晟帝偏爱徐妃,且徐妃育有一子一女,郑太后也待她不错,便让她留下。如今徐妃刚解禁,纵荣晟帝有偏颇之心,也得考虑郑太后心情。

    年节是最热闹的节日,宫中的年节从除夕开始,荣烺下午换一回新衣,待到傍晚时分,荣晟帝会带着荣绵提早过来,待时辰到了,郑皇后率宫妃过来,给郑太后荣晟帝行礼。

    待行宴时,荣烺还装模作样的举着自己的小杯子,一会儿敬祖母、一会儿敬父亲、嫡母,她还跟兄长喝了好几盏。

    “年轻时候,我总觉着,我能改变很多事。如今倒是觉着,一个人,主动能改变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些事。人这辈子,得看机缘。雄主从来不是教出来的,是大危难之时,逼出来的。能臣也不是自书本中读两句圣贤书倒历练出来的,能臣是趟过无数坎坷,处理过无数要务历练出来的。”

    她的这些东西,林司仪皆造册存放,便是荣烺的私房。所以,甭看荣烺年岁小,她私房颇是不少。

    于是,荣烺更得意了。

    “难道因为阿烺天资好,我们反患得患失?什么时候女子有才干也成罪过了?”郑太后道,“太.祖皇帝觉着,他的谕令必能贯彻本朝始终。其实,他也不过过身五十年,我便移走了他立在凤仪门的训诫碑。”

    看母亲没有留徐妃的意思,荣晟帝也没说什么。

    柳嬷嬷微一福身,“是。奴婢晓得了。”

    他二人的嬷嬷宫人内侍又是一通忙乱,待到放烟火的地方,荣烺还放了两个小鞭,荣绵眼睛不眨的看着她,生怕妹妹被鞭炮崩吓着。

    柳嬷嬷身为郑太后的心腹人,倘是小事,她应承荣烺无碍。可事关宗亲爵位的大事,她需要郑太后一个明确态度,“奴婢看公主灵慧,倒似娘娘小时候。”

    荣烺特想知道琅琊王嗣子这事儿,祖母和父皇到底会不会应允?不过,看祖母已经在看其他藩王礼单,没有再说这事儿的意思,荣烺只得按捺住好奇,继续陪祖母看礼单。

    郑太后知道后只是一笑,对柳嬷嬷说,“孩子长的真快。”

    柳嬷嬷下去安排此事。荣烺心里想,莫不是琅琊王还往别处送礼了?嗯,父皇那里肯定有,母后那里也一定有。这是正常走礼,藩王往帝都送年礼,从来不是笼统一送,而是各处分开的。

    她还让林司仪去问问祖母这里过年是如何赏赐宫人内侍的,得知是多发两月例钱后。荣烺身边的宫人都是在万寿宫的名录上,她想了想,决定每人再赏一月月钱,算是她给身边人的过年赏赐。

    郑皇后留下一并用膳。

    “这得比一比。”荣晟帝站起来,齐手一比,“果然高了,去年还没到我腰,今年已经长到了。”

    “父皇,你看我比去年长高没?”

    郑太后吩咐柳嬷嬷,“既然阿烺这样吩咐你,你就记着些。”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难道还有旁处?

    “来,给父皇看看。”

    “便一时世道浊乱,终会如此。”

    荣绵头发险炸起来,问荣烺,“你在哪儿学的这些俚语俗话,好不粗俗!”

    郑太后眉毛一挑,“这是只听个开头,想着结尾哪。”

    “许多人都觉着,我是女子,故而对女子偏颇,更兼有弄权之嫌。其实,世间规矩,无关男女。这世间规矩,说破了只有一条,就是能者上,庸者下。”

    荣烺回宫路上还在嘀咕,“哪里就吓着了,那小鞭儿,动静比放屁大不了多少。”嫌荣绵不许她放大的。

    郑太后道,“我们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少时好好读书,好好做人,以便遇到难处时,有应对之能。”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