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第140节(1/2)

    皇家亲戚多,如今领镇北军的是郑家二房,也就是郑衡表兄的二叔。荣烺对这位镇北大将军全无印象,也都问侯到了。

    郑衡都耐心答了。

    郑太后留侄孙在宫中用午膳,膳后郑衡告辞出宫。荣烺犹感慨,“阿衡哥真是大变样啦。”

    郑太后道,“军中与帝都怎能一样。”

    “军中挺煅炼人的,看阿衡哥这一回来,像换个人。”荣烺说两句就午睡了。

    郑衡回家便守在祖父身边侍疾,郑国公喝碗参汤,趁着精神头还好,与长孙提起荣烺,“你看公主如何?”

    “挺好的。待人亲切,活泼不少,我记得公主小时候很端庄,每天都一本正经的坐姑祖母身边儿。”

    “孩子小时候多学大人样,大些才会显出自己性情。”郑国公道,“公主对咱家非常亲近。”

    郑衡并不意外,“公主在姑祖母身边长大,自然与咱家情分不同。”

    郑国公道,“我与你姑祖母提过了,想让你尚主。”

    郑衡吓一跳,“我大公主九岁,这怎么合适?”公主现在……不说公主身份,就是平时,郑衡也是看妹妹的眼光。

    “这有什么。”郑国公瞥长孙一眼。

    差上十来岁的婚姻倒也不少见,郑衡一时不能适应,想到大妹与姜家的赐婚,郑衡问,“姑祖母没答应。”

    “公主还小,眼下提不合适。太后娘娘的意思,待公主过了及笄礼,正式议亲时你二人若合得来,便为你们赐婚。”郑国公看向长孙。

    郑衡当然不能说这亲事不好,除非脑袋被驴踢了,今上唯公主一女,且与大皇子荣绵是同胞兄妹,可知公主殿下的尊贵。

    尊贵之外,公主还代表着巨大的政治利益。

    万寿宫对公主的爱重满朝皆知,今上新政失败后,许多朝中大事都要问太后娘娘的心意。随着太后日渐年迈,太后手中的权力会传给谁。

    公主不一定能全部得到,可公主这样得太后喜欢,太后不会不为公主考虑。

    郑太后初掌权时就已将太.祖皇帝“女子不得干政”的训诫碑送到太.祖陵前,让太.祖英灵日夜赏鉴。

    所以,荣烺不会似嘉平大长公主,靠下嫁武将得到话语权。她也不会似顺柔长公主,困于豪门联姻而两败俱伤。

    荣烺将是自太.祖立国以来,最据天时地利的公主。何况,公主本身便是宗室,与宗亲也有天然联系。

    要知道,荣烺又是被太后娘娘一手养大的,她的人品、教养已经有太后娘娘做背书。

    一个性情稳定的,养在太后膝下的,今上唯一公主的下嫁,代表什么。

    这代表——

    公主与勋贵联姻,那么,勋贵集团便能借助公主在朝中站在更稳,甚至,更进一步。

    公主与武将联姻,武将便会拥有更多话语权。

    同样,如果公主下嫁清流,如今朝中分散的清流势力会瞬间朝公主靠拢,进而向勋贵浸透。

    郑公府能先一步向郑太后提出联姻,是郑家拿下一代凤仪宫之主的位子,以及与郑太后这些年的血脉亲情,才有这样的机会。如果郑衡不合适,郑家立刻会筛选其他郑氏子。

    只要公主愿意下嫁,郑家一定会促成联姻。

    争夺驸马之位的人,绝不会比盯着下一任凤仪之主的人少。

    窗外的天渐渐阴下来,转眼便是一场鹅毛大雪,反映的室内格外亮堂。花几上腊梅开的格外娇艳,暖若三春的屋室内,郑衡叹口气,“公主现在的年纪,不一定知道她的亲事代表这么多的利益权衡。”

    “你不应小视公主。”郑国公道,“公主身在皇室,天生便在这权利场内。公主很快会长大,会超越我们这一代老去的人,成为天下举足轻重的人物。”

    郑衡的出身,自会不会有“女子不得干政”的蠢想法。郑衡唇角微翘,“给祖父说的,我心里没底起来。”

    郑国公笑了笑,“只是给你提个醒,娶公主的好处是无尽的,可同样,你得付出真心真情,用心待公主。”

    郑衡摸摸鼻梁,露出些少年气息,“先争取不让公主讨厌。”

    “公主讨厌你么?”

    “那倒没有。”郑衡摇头,“现在不能想这事,我一直把公主当妹妹。等公主大了吧。若我得入公主的眼,便是我尚主。我不成,就让阿徽试试。”

    “只是趁我还有力气,跟你提一句,这话不要再往外说。为事最忌泄密。”

    “我明白。”郑衡心下十分佩服祖父,都这会儿了,还能给他操心这么件大事。郑衡想,我祖父上辈子肯定是个顶级算盘,真的太会算了。

    好在郑国公没有透视人心的本领,不然,非从病榻跳起来不可。

    第188章 郑骁

    殿下

    正文第一八八章

    先是与宫里沟通的管事被慎刑司抓走审问,紧跟着便是夺爵、收府,徐家屁都没敢放一个。一家子战战兢兢收拾东西腾宅子,另外就是想法子打听一下宫里娘娘的消息。

    待打听出来,娘娘叫禁足了。

    徐家原想要不要走一走大皇子的门路,大皇子虽救不下徐家,也跟大皇子卖卖惨,别叫大皇子忘了咱。

    徐家还没做,便传出郑国公的丧信,这下子,徐家是半点儿动作不敢有了。

    郑国公,郑太后嫡亲兄长,郑皇后亲爹,荣晟帝岳父,这个时候谁要招致两宫不悦,那是绝不会有好下场的。

    徐家在宫里仅存的那点体面,郑太后能直接给他家揭干净。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