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酒肆 第11节(2/2)

    “我孑然一身,既无投身社稷之心,又无煊贵大方的家世,再说了这天底下也不缺我一个读书人,既然如此,我当顺心而为,不是吗?”

    “他们是?”

    所谓举荐有推举、谏言之意,但现在更多是谏言的功能,反正统治者看不看是一说,书生们群情激奋时,钟子楼就是个极好的去处。

    “好喝,汤色醇亮,鲜而不咸,这鸭肉也够酥烂,难怪小二极力推荐呢。”

    周叔颐忍不住有些恍然:“谭兄竟半点儿不顾世俗之念吗?”

    “这顿饭,我请谭兄吧。”

    谭昭立刻摆摆手,他都退休了,考什么功名啊,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哎,没办法啊,宋馄饨这个妹控现在日日做清淡的补汤灵食,虽然味道非常美味,但他还是更想吃点儿浓油赤酱的。

    周叔颐捏了捏自己的拳头,他有心投身军旅,可家中父辈却叫他读书习文,他抗争多年,却依旧不过是在京中书院里读书。

    这心中无烦忧,谭昭自然吃得很开心。

    周叔颐顺着人的视线看去:“那是城中的钟子楼,应该是有京中举子们联名上书了。”

    “为何啊?”

    脱粉回踩嘛,谭某人表示他懂,就是不知道邓绘是怎么操作的了。

    周叔颐在书院里读书,消息还是很灵通的:“应该是准备联名上书从严处置合川,再有华海观在本朝地位非凡,它出了此等败类,华海观只是将合川除名,其他没有半分表示,实难平民怨!”

    两人被人流拥挤着进了钟子楼,里面当真是比外面还热闹,而且出乎谭昭的预料,站在里面浑水摸鱼的,居然还有不少身穿道袍的道长。

    说是这么说,普通百姓文墨不通,真正举荐的当然更多的是书生举子们,后来这里就渐渐变成了只有读书人才能来的地方。

    “怎么样?有没有心情好一些?”

    要不说美食能够抚平一切呢,哪怕周叔颐心情不太好,这对面坐了个吃得香的人,等他反应过来,一碗满满的饭已经下肚了。

    只是这一副被雨淋湿的模样,谭昭干脆敲了敲桌子,见对方讶异地看向他,才说:“那就先吃饭吧,吃了饭也有力气烦恼。”

    “哪能日日出去潇洒啊,况且这城里现在热闹得紧,湖边的船家都没心思划船了,我只能来岸上尝尝这京中著名的三套鸭,昨日就定好了,今日这不就来尝尝了嘛。”

    钟子楼是圣祖开国年间,在朱雀大街的街头设立的民间举荐机构。

    “倒是你,看着比上次遇到时还要烦心,事情还没解决吗?”

    “走,去看看。”

    适时,三套鸭被小二端上了桌,这可是吉祥楼的招牌菜,往日里要提前三日才能吃上的,也就是近日合川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大家伙儿就都去状元楼凑热闹,这才叫谭昭昨日定了,今日就吃上了它。

    怎么会有人性子这般爽直却叫人根本讨厌不起来的,周叔颐在这锦绣京城中长大,什么样的人都是见过的,却从没见过这样的。

    明白了,他们是来踩着合川上位的,可惜了,邓道长已经先人一步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4章 穿越劝退指南(十)

    找他当知心树洞,可需要另外的价钱呢:“我若是顾了,世俗能给我半分好处吗?不能的话,我管它作什么?”

    这天自然是聊不下去了,周叔颐被仆妇端端地请出了公主府,想来以后也没什么机会上门了。

    这可真是好热闹啊,谭昭看了看四周,也随大流在谏言书上写了名字,顺手还添了点建议,反正大家都写,来都来了,不写点都对不起他挤这趟人海。

    倘若他也能如谭兄般恣意放肆,就好了。

    “噫?那边好似有热闹可看,去看看吗?”

    “竟有这等事?京中的道观,地位好高啊。”

    这边厢书生们意气奋发,一心是为了陛下和江山社稷着想。

    “风趣也不能当饭吃,周兄你说对不对?”

    所谓三套鸭,就是将鸽子整只塞入板鸭的腹中,而填好的板鸭又塞入一只肥鸭的腹中,名字取得很形象,这吉祥楼的做法却又有些不同,那塞入腹中的板鸭是事先用盐焗过的,炖鸭子的汤又格外讲究,这道菜费时费工,难怪要等这么长时间。

    可惜宫里的陛下,却在收到消息的当场,直接砸了桌上的琉璃灯盏。

    “好呀,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谭昭一讶,邓老板办事这么利索的吗?

    周叔颐就解释:“华海观与本朝圣祖有渊源,地位自然不比寻常道观,再有京中信众极多,他们不忿于被合川欺骗,故而想要华海观给一个说法!”

    也是巧了,他刚点完饭食,就迎面撞上了那日在落霞湖偶遇的谭姓书生。

    “他们这是准备做什么?”

    “应该是京中其他几大道观的道长,往常他们都被合川压了一头,现下合川倒了,道门的名声都因他毁损几分,他们应该是来……你懂的吧?”

    而钟子楼的对面,就是状元楼,这会儿三层楼都坐满了人,当然大部分都是来凑热闹的。

    “不在不在,而且你说认识就认识啊?三年了你都没吭一声,三公子以后还是不要说这等话了,也就是本宫不在意这些,若是传到外头,怕是辱没了你周家的好名声。”

    周叔颐忍不住一笑:“谭兄说话,当真是好风趣啊。”

    他抬头看了看天,已经过了正午,他也没什么心情去书院,干脆就沿街走下去,直走到饿了,才找了家食肆用饭。

    “周兄,这般巧?介意拼桌吗?”

    ……倒也没必要这么给他戴高帽,这实在不是多难看出来的事情。

    谭昭并不认识什么钟子楼,若是他一个人,就直接飞檐走壁过去了,可惜身边还有个新朋友,便由新朋友带路过去。

    周叔颐当然摇头:“不介意,谭兄今日怎么没有出去游湖?”

    “谭兄以后,可要走科举之路?”

    谭昭真的只是随口提起,对面坐着的年轻公子却真的表情认真地思考了一番:“谭兄果然是火眼金睛,什么事都瞒不过你。”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