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 第250节(1/2)

    只要有他在的地方,那就是人群的焦点。

    不是有句话叫做见过了特别惊艳的了,再看其他的都觉得一般了么。

    总之,在外面的世界闹哄哄的时候,井沿镇这边都在团结一致的复习。

    不过程静淞他们三个还是没有参与到这次的集体的活动当中,因为他们彼此之间都有顾虑。

    程静淞他们三个害怕被持续的关注,其他人也怕他们三个的存在影响他们复习的状态,怕自己没办法集中精神。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这边也一天天的冷了起来。

    当树叶一层层的落下,很多枝头上已经见不到翠绿的叶色的时候,总算到了考试的这一天。

    程静淞选择了理科,打算学经济。

    虽说她将来也不一定能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来,但经济学对她来说是最简单的了。

    咸鱼么,当然是要处处都讲究便利了。

    而程斯年和程定坤则选择了文科,前者打算学中文,后者打算学历史。

    这个时候还是要先填志愿后考试的。

    程静淞也看过不少的年代文,并且也做出了那些穿越主角一样的决定,考首都大学。

    而且她还叫程斯年和程定坤和她一起,到时候他们三个还可以在一起生活好几年。

    这也幸亏公社主任是他们的爸,不会对外宣传这些事儿,不然,恐怕不知道要有多少人觉得他们不自量力了。

    理科生和文科生的考试科目不一样,但是时间的安排上差不离。

    不过对于程静淞来说,这时候的理科题真的好简单啊。

    不说她前世学的程度,今生她的身边还有程建功这个大bug呢,所以她的理科都做的特别的快,而且也特别的有底气。

    就是语文和政治上面多少有些担心。

    毕竟十年的革命才刚刚过去,思想的浪潮方面多多少少还是要注意的,一不小心,就可能回答的有点小问题。

    高考结束后,程静淞他们又赶紧回了家。

    村里面又开始了大规模的对答案的日常。

    虽然大家伙之前复习的时候不太愿意和程静淞他们三个一起,但现在考试结束了,他们又开始找程静淞他们对答案。

    尤其是报考理科的那些人,每当他们和程静淞的答案对上了后,他们就立马高兴一阵。

    要是对不上的,就开始闹腾腾的要重新做,讲题等等。

    这样闹哄哄的高考日常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村里面又恢复了正常的日常。

    因为注定有些人会离开,所以每个村子又开始按照程建功的指示,安排一些接班的工作人员等等。

    当上塘村这边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的时候,也正好赶上了过小年。

    因为运动被粉碎,村里面这两年的年节比以前热闹了许多,虽然大家伙明面上依旧坚持这那十年运动的习惯,没有明目张胆的搞祭祀,但家里面烧个黄裱纸,上香进供,磕头祭拜什么的都做了。

    虽然是过小年,但是程静淞三个和以往一样,一大早就被徐如月给喊了起来。

    开门放炮之后,徐如月立马就开始祭祖。

    她让程静淞三个并排跪在供桌的下面,然后一边烧纸,一边又开始给老祖宗们念念叨叨着说保佑他们家三个孩子都考上大学,快点拿到录取通知书的话。

    程静淞就瞟着徐如月,想到她之前一直念叨的都是让她别长歪了的那些话,没忍住咧了咧嘴。

    但是程静淞没敢多说话,怕引得最近有些暴躁的徐如月更加的暴躁。

    毕竟距离考试结束也有两个月了,村里面已经有好几个人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但是程静淞三个却依旧没有什么动静。

    村里面的人本就关注程静淞他们三个,所以总是免不了找徐如月打听,以至于徐如月最近就特别的着急。

    而她一着急吧,就容易念叨。

    之前是念叨给程静淞他们听,今天是念叨给祖宗们听。

    也幸亏祖宗们并不存在,不然的话,程静淞怀疑那些老祖宗能从地府蹦出来打她一顿,说她实在太能唠叨了。

    不过就在徐如月念叨后的没几天,照常下班回来的程建功就带回来了三封他们的录取通知书。

    徐如月是第一个蹦起来了,比程静淞他们激动多了。

    等把每一个通知书都打开并看完后,徐如月才总算是放下了这段时间一直吊着的心脏,狠狠地吁了口气。

    再之后,徐如月又开始了喜笑颜开的日常。

    并且还很坚定的认为程静淞他们三个能赶在大年前收到录取通知书,一定是她上次过小年的时候和老祖宗没絮叨的作用。

    因此,徐如月不仅当天又偷摸拜了一下祖宗们,过大年的时候又高高兴兴地拜了一回。

    过年的这段时间,村里面又陆续有不少人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然后有的立马就拿着录取通知书找徐建军开了转关系证明回家了,也有的留在了当地过年,打算等年后再走。

    杨朝昕也考上了。

    不过因为她本人没有正常读书,都是自己私下学习的,所以程度上要比不上程静淞他们,但是成绩也不错了,而且还是省城师范。

    也自打杨朝昕的录取通知书下来后,卢超群的父母就立马赶过来了,并且对她的态度也真正发生了彻彻底底的转变。

    但同样的,也有人没考上。

    程静淞他们三个的成绩都是全省前三,尤其是程静淞,直接考了个第一。

    所以他们的复习资料也被不少没考上的给借走了。

    为此,程静淞甚至还感慨了一句说:“要不是现在时间赶,加上家里面暂时也不缺钱,我高低得把我们的复习资料给复印上几百上千本,然后拿出去卖了换钱。”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