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节(3/3)

    可是等他真成了圣徒, 却变成了别人的眼中钉。教皇力排众议把他送到南联邦来, 虽然躲开了圣城的纷争,却引起了布迪这边大主教隐隐的不满。

    乌利也能理解这种不满。虽然他除了种田不过问任何事情,但有他这个圣徒在, 就是削弱了大主教的权力。而且大主教之前刚从布迪发现了咖啡这种珍贵的原料,炼制出了可以提神醒脑的药水, 正准备把整个布迪都变成咖啡王国, 大赚而特赚的时候, 他却忽然空降, 要求布迪大种水稻……

    粮食是好东西,但总不如炼金原料赚钱。更何况他种出来的粮食都要运往圣城,圣城自然是不会给出粮商们的收购价的。

    如此一来,整个布迪教区的教堂,收益都等于大幅缩水,也就难怪大家都对他心存不满了。也就是后来布迪吞并了苏拉公国,把教区又扩大了一些,才算有个交代。

    可是现在千岛之国的新王一插手,苏拉变成了千岛之国的苏拉,布迪也等于变成千岛之国的布迪了,大主教可不是要发疯吗?

    所以他直接提出了掐断种子渠道这个办法,逼迫布迪王国做出选择:是饿死全国国民,还是再换一位国王?

    乌利不太同意这种方法,因为这太狠了。虽然南联邦这边号称一年可以种植三季水稻,但其实那需要大量的祈福,并不实际,所以一年其实就能种植两季而已。如果现在停止下发种子,第一季毫无疑问会被耽搁掉,那么只种第二季的话,这些粮食送往圣城都不太够,布迪王国今年能自己留下的粮食就少之又少了。

    可以说,即便布迪的贵族们现在马上起来反抗,换掉这位国王,今年布迪也一定会饿死许多人,甚至可能比去年更惨,因为他们的仓库已经见底,而一旦更换了新王,千岛之国肯定就不会再继续救济了。

    乌利不想看见饿殍满地,那与他的信仰也是不符的。他会觉醒这种改变种子的能力,也是因为他想要种植更多的粮食。现在明摆着会饿死人,却放着田地荒芜而不种,实在让他不舒服。

    然而他又无法反对,因为他也没有办法能改变现在的局面,所以最终他还是保持了沉默,并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了教堂名下的田地里。

    可是大主教的如意算盘只打了半个月就听不见响了,因为出外谈判的使臣带回了惊人的东西!

    乌利见过炼金魔偶,神学院就有,并且还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他知道有几位圣徒的教堂里也有,比如卡蒂亚圣徒有专门替她处理药物的魔偶;而默菲圣徒的魔偶更多,毕竟他接触的炼金原料许多都是有毒的。

    这些魔偶共同的特点就是贵!结构复杂,材料考究,用魔晶驱动,这些都决定了它们的身价。所以乌利从来没想过,还能用魔偶来种地的!

    那应该是一台魔偶吧?虽然说不像乌利见过的魔偶一样有着精致的外形——那甚至是既不像人形也不像兽形,看起来就是方方正正的一个东西,底下带着几个轮子,倒像是某种龟类一样,低沉地鸣响着,从农田里走过。

    这魔偶行走的速度并不太快,但力气却不小。它背后拉着的犁深深插入土中,将土壤和碎石草根一起翻起来,农夫只需要在后面跟着捡拾就可以了。而且这东西一次能拉双犁甚至三犁,只需要走一趟就能耕出很宽的一块田地来!

    这样的魔偶有两架,它们是不知道疲劳的,在这块田地上耕完,又去下一块田地。乌利观察了一下,发现它们显然不是什么高级魔偶,只能走直线,连拐弯都显得很笨拙。但布迪王国的田地平坦且连成片,正合适这样的魔偶在上头驰骋,从这一头直跑到那一头,比农夫拉犁快了好几倍,还能耕得更深更细致!

    是的,就是细致!

    乌利一直以为,他教导这些农夫们的耕种方法已经很精细了,比如说田地里不可以有大块的石头,一块耕地过了一个冬季就必须要先烧草再深翻等等。但现在他才发现,谈判使臣带回来的这些人,用的方法更精致!

    他们甚至都不允许地里有大些的土块,碎石草根就更不用了,必须都挑捡出来。草根送去堆什么肥料,碎石则用来铺路。他们甚至出钱收买这些东西,以至于那些对乌利的耕种方法都私下里抱怨的懒惰农夫,竟然十分勤快且毫无怨言地照做,只为了能换回几枚小小的铜币,或者一把豆子。

    耕完了地,魔偶又拖上了另一种古怪的器械,叫什么施肥。依旧是魔偶在前面走,农夫在后面跟着,把洒在田地里的东西跟泥土搅在一起。

    因为有魔偶,所以做这些活不需要很多人,而节省出来的人则在搞什么育秧,在一块田里密密麻麻地种出了许多秧苗。

    开始的时候教堂里的人都在嘲笑。有乌利在这里种了多年的田,神官们也都知道田地里的庄稼不可以种得太密,否则根本就长不大,更不用说结穗了。

    但是很快的,农夫们就把这些秧苗又拔了出来,然后往整理好的那些田地里插。

    这辈子乌利都没见过把长得好好的苗□□再种的!植物生长靠的就是根,这样拔了再种多么伤根,怎么可能长得好呢?

    但是他们用来插秧的那种机械,乌利倒是非常感兴趣。那是像板凳又像小船一样的东西,那些人叫它“央玛”,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央玛可以让他们在灌了水的湿滑的田地里自如地滑来滑去,直到把堆在船头的秧苗插完。

    这东西结构非常简单,用起来也不难,但效率却很高,一个农妇只需要一天时间,就能插满很大的一块田地,甚至半大的孩子也能干,就省出壮劳力可以去做别的活儿。而且如果忽略这秧苗能否再生长起来的问题,田地看起来居然十分整齐,颇有几分赏心悦目的意思。

    虽然觉得这种种植方式纯粹是有毛病,但乌利却为这些工具所吸引,忍不住每天都要来看一看这些农田。

    这些农田属于布迪王国,来看农田,自然就难免要遇上布迪的平民。

    “神官大人——”几个农妇背着筐子,带着孩子从田埂上走过,看见乌利,纷纷低头行礼,然后拉着孩子快步走开。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