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2/2)
晁烽看他一眼。许多年前,他离京入剑南之时曾承诺过大圣皇帝要捍卫晏氏,久护京都。如今皇庭血脉凋零,肃王尚且年幼,眼前的晏泉既是先帝钦定下的储君人选,他自当尊崇圣命。
晏泉眉头轻拧:“宋姝怎么了?”
“你再说一遍?宋姝,怎么了?”
晏泉拱手一礼,笑道:“多谢表兄好意。只不过京城形势复杂,我此行专为表兄而来,既已见过,今晚便离开。”
“宋大姑娘,被,被皇帝接回了宫中,宫里的探子说,似乎,似乎是余情未了,金屋藏娇……”
“剑南离京山高水远,中间还有山南道的连城大营。若贸然出兵,只怕并不可保十成胜算。”
晁烽带人离开了芙蓉阁,后脚昆仑进了茶室,脸色却有些难看。
他点点头:“卧薪尝胆,定有厚报。表弟乃成大事者。”
昆仑越说,声音越小,望向晏泉黑炭似的脸色,只想将自己缩成一个看不见的团儿,以躲避自家殿下四溢怒火。
他话中似是安慰,晏泉勾唇一笑,墨瞳冷厉如华:“表哥谬赞。”
昆仑看向自家主子一脸担忧神色,声音有些干涩:“宋大姑娘,宋大姑娘被皇帝接回皇宫了。”
他又道:“表弟这是第一次来清风关吧?”
没人笑意盈盈的走上前来唤他“小舅舅”,用揶揄的口气问他行程可还一路顺畅。
“城内还算热闹,民风民俗与京城大有不同。表弟若是感兴趣,可在这里多呆几天。”
只是宋姝人不见了。
晏泉精心打理的小花园里,洒下的草种已经发芽,旁边的茉莉栀子也都竞相开了,馥郁香气弥漫满园。然而平日里在小花园端坐着的姝丽身影却不见了踪影,书房里,寝室里,空无一人。
晏泉点头,晁烽的顾虑他来之前已经思考过了。
他即使笑着,清俊眉宇间也透露一股冷意。晁烽听他言,想起关于幽山别苑的传闻,心中了然。
晏泉点头。
晁烽一边听他说,一边将手中证据一一看过……
听他改了称呼,晏泉微微一笑,点头道:“之前路过两次,都未进城。”
他早有准备,从袖中掏出了一沓证据画押,又道:“家难忘若还是不幸,我还有一个人证,乃是当年皇后身边的贴身侍婢。那夜之后,凤栖宫里便传出她暴毙而亡的消息,实则是被皇后灭口。只不过这婢子命大,天生心脏位置在右,这才逃过一劫。”
微风拂过窗棂,琉璃窗外的万里艳阳透过窗户映入屋内,化作片片彩光。他微微垂眸,敛下眸中笑意怀念,在抬起头的时候,表情已然严肃起来。
书桌上,放着一封信纸,似乎是匆匆留下的,连信封的口都没封上。
他这才道:“雍王说当今天子并非皇室血脉,我知你为人素来稳当妥帖,但此事听来实在骇人,你……可有证据?”
闻言,晁烽又是一笑。
“殿下,别苑那边送来了消息。”
“便是我们的机会。”
她倒腾的那些胭脂水粉还摆在梳妆台,莫名其妙的话本们三三两两地放在八宝架的隔间里。大木柜中,还剩着厚厚一沓画好的黄符。一切的一切,都与他离开之时并无两样。
他适时道:“不知表哥可否愿意出兵京城,拨乱反正?”
他挥挥手,身后的侍从便带着茶娘子离开了茶室。
握着茶盏的手倏然收紧,上好的白玉盏就这样在他手中化为一阵齑粉散落一地。
晏泉将信拿起,正欲打开,昆仑却拎着吴全的尸体来到了他面前。
剑眉微皱,他深吸了一口气,片刻后似乎是从齿缝里挤出了四个字:“岂有此理!”
她走了,什么也没带,就这么走了。
正事既定,晁烽眉宇之间的肃然散去,脸上浮现出些笑意。
他从桌旁站起身来,快步往茶室外走去,声音冷得像是雪国极夜,万里封冰:“回别苑!”
晏泉道:“皇兄既然下旨,本王自是不得外传……只是王爷可记得宫里阚庆池的水有一年是如何变成墨黑色的?”
晏泉深吸一口气,白玉似的脸上不见一丝表情。
思及此,他凛然道:“鹊巢鸠踞,本王自当拨乱反正。不过……”
眨眼间,茶室内只剩下了晁烽与晏泉两人。
晁烽微微眯眼,对晏泉的策略十分满意。
吴全的尸体已经开始发臭,青紫的身体上布满血污,脖子从中断开,一剑封喉,刀法干脆利落。
晏家的江山,竟被孙家余孽鸠占鹊巢,还害得真正的皇室血脉被断了手脚,困于幽山。
晏泉见他愠怒模样,心知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幽山别苑内,正是夏日最甚时,蝉鸣高歌此起彼伏。
他道:“只要表哥有意出兵,我们只需等一个时机。河南河北大旱,民心不稳。按照晏无咎的行事之法,只要河南河北出现动乱,他必定从连城大营调兵平乱。介时……”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他好大的胆子!”
“殿下,这阉人……”
“表哥可还有什么顾虑?”
“哦?什么糗事?本王怎么记不得了。”晁烽微微一笑,眼中狡黠像是少年抵赖一般。
晏泉看了一眼昆仑,昆仑心领神会,也退了出来。
那是他们幼时做下的恶作剧,这么多年了,没想到他也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