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个中真味是为淡(1/3)

    看到宋乔出现在天香居的时候,宋翰特别开心,一再地道:“稀客,稀客。”当再看到宋乔身后的顾若抒时,他脸都绿了,看来自己新买回来的砂锅和瓷碗恐怕难逃一劫?n当宋乔表明两人是来觅食时,宋翰松了一口气,看样子自己厨房的砂锅和瓷碗保住了。他兴奋得立刻让店小二把店里有名的菜给两人报了一个遍。n宋乔笑着看看顾若抒,于是她从善如流地开始点菜。n“一壶龙井,一份油焖鲜笋,一份白灼虾。”顾若抒缓缓道,“最后,再来份青菜豆腐羹。”n等她点完菜,宋翰笑着问道:“不来份一品蒸肉?三哥最爱吃。”n“现在,我只吃若抒做的一品蒸肉。”宋乔含笑道,声音中是忍不住的幸福。n闻言,宋翰苦着脸道:“其实,你们不是来吃饭的吧。”n“嗯?”宋乔不解地看着宋翰。n“我觉得你们是来秀恩爱的。”宋翰幽幽道。n宋乔含笑道:“这样有何不妥?”n宋翰摇摇头,感叹道“其实,没什么不妥,只是会让我这种没夫人的人途生羡慕而已。”n“那你就羡慕着吧。”宋乔笑道。n“……”宋翰很无语,他本以为三哥会顺着话题关心一下自己受伤的心灵,却没有想到结果是他讲了一个笑话,虽然很冷。果然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三哥娶了三嫂,简直大变样啊。n宋翰还来不及安抚自己受伤的心灵,顾若抒神补刀:“四皇子还不去厨房,难不成还留在这里想看我们秀更深程度的恩爱,更添羡慕之情?原来你有这样的爱好,真是特别。”n“……”宋翰无语,心中暗道你才有这样的特别爱好呢。他暗叹一口气,默默地走向厨房。这夫妻俩配合实在太默契,只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n看着宋翰匆匆离去的背影,顾若抒忍不住笑道,“我以为你会关心一下四皇子的婚事。”n“这该是父皇所关心的事情。”宋乔道。n“可是,我听说皇上曾几次想要替他赐婚。”顾若抒问道,“最后都不了了之,这是为何?”n“无非是要么四弟不愿意,要么女方不愿意,然后各自推诿罢了。”宋乔道。n“嗯?”顾若抒看着宋乔,眼中有探究之色,“可否短话长说?”n宋乔正色道:“最开始两次,父皇倒是为四弟寻了两名世家女子,将军府连兰,右相府罗玉琳,然而这两名女子听闻四弟瘸了腿,又日日入厨房,与古人君子远庖厨的理念相违背,竟是抵死不从。父皇不好为难,此事便不了了之。”n顾若抒摇摇头,有些遗憾道,“不知她们是已经有了心上人,还是落入了俗套,把珍珠当作鱼目。”其实,在她看来,宋翰应该会是很好的夫君。n“大概那两次,四弟意识到世家女子可能大多对他有偏见,是很难心甘情愿嫁给他。”宋乔继续道:“他不喜欢为难他人,于是提出自己寻找一名平凡女子为妻,然而他这个要求父皇是不会同意的。不过,从那以后,只要父皇有指婚意向,他就拒绝。”n顾若抒淡淡道:“原来四皇子这么有个性,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n“无关个性。”宋乔缓缓道:“娶自己想娶的女子,是每个男人的梦想。在梦想实现之前,总得有所坚持。”n顾若抒若有所思,突然问道:“敢问王爷为了娶若抒,拒绝过多少次指婚?”n“……”宋乔狂汗,当初自己长年在边疆,父皇似乎完全忘了给自己指婚这件事。所以拒婚次数为零。n顾若抒坐在宋乔对面,双手捧着自己的脸,笑意盈盈看着他,很……可爱。n“一次也没有。”宋乔笑道。n“那王爷的仰慕者肯定很多吧。”顾若抒不依不饶问道。n“很多。”宋乔脸不红心不跳。n“哦?”顾若抒挑了挑眉。n“我想随我征战的部下大多仰慕我,因为他们经常说对我的仰慕之情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所以……”宋乔促狭地笑道,“应该很多。”n顾若抒从善如流,“你的部下都是男人,所以他们都好男风?”n“……”宋乔觉得自己这妻子的想法实在太特别,无法再就这个问题聊下去了,于是决定转移话题,“你很关心四弟?”n顾若抒点点头,“是。”n“嗯?”宋乔疑惑地看着她。n顾若抒浅笑道:“他是个好人。”n宋乔皱了皱眉头,她与四弟并不熟,不知熟,不知怎么就笃定他是个好人。n顾若抒解释道:“他对你好,对我来说便是好人,所以自然会关心他。”n宋乔嘴角上扬,他的若抒总是会让他很开心……n过了好一会儿,店小二送来了他们点的菜,倒是色香俱全,至于味嘛,得先尝尝。n宋乔替顾若抒舀了一碗青菜豆腐羹放到顾若抒面前,一脸宠溺,“尝尝。”n……n宋翰是在两人差不多用完饭时才施施然走了进来,当看到几乎全扫光的碗碟时,他两眼放光,看来三哥夫妻很是欣赏自己的厨艺啊。n“感觉怎么样?”宋灏迫不及待地问道,一脸期待地看着两人。n顾若抒淡淡道:“茶好,人好,唯独青菜豆腐羹不好。”n“……”宋翰很郁闷,青菜豆腐羹不好,那干嘛一钵全被扫光了,三嫂这是故意找碴。n宋乔似乎知他所心中想,缓缓补充道:“刚才我们有分工,你三嫂负责油闷竹笋,白灼虾,而我负责吃青菜豆腐羹。”n“……”宋翰深受打击,因为他认识的人当中,就三哥最不挑食了。长年的征战生涯让他不怎么在意饮食,换句话说,吃饭对他来说更多是为了活着,遇到喜欢吃的会多吃一点儿,不喜欢吃的也不会浪费。n顾若抒看着宋翰,笑道:“看来你只擅长烹饪精良的食材。”n“嗯?”宋翰疑惑地看着顾若抒。n“我虽然不会做,,但是会吃。”顾若抒浅笑道:“烹饪就像生活一样,最美好的往往隐藏于最平淡的东西之中。四皇子,青菜和豆腐做成的羹汤之美味,你未曾知道。”n宋乔微笑着点头,表示赞同。n顾若抒说的是实情,从宋翰开始烹饪以来,他用的总是最精良的食材,从未考虑过例如青菜,豆腐这些那些平淡无奇的东西。n“三嫂一定认识把青菜豆腐羹做得很好的厨师。”宋翰肯定道。n顾若抒点头,“顾国公府的厨房里,有一位罗姓的厨师,擅长烹饪简单食材,菜肴味道一绝,值得四皇子去学习。”n宋翰此时很郁闷,顾国公府的厨师么,不就是她娘家的厨师嘛,那直接去吃就是了,干嘛眼巴巴来到自己的天香居来点个青菜豆腐羹,她这是来砸场子的吧。n这么想着,话就脱口而出了。宋翰道:“三嫂,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天香居的确不擅长烹饪简单食材,所以你想吃好吃的青菜豆腐羹直接在顾国公府吃就是了,为何要跑到天香居来。我认为你有……有来砸场子的嫌疑。”n闻言,宋乔嘴角含笑,一旁自顾自喝起茶来。n顾若抒浅笑,“四皇子这是冤枉我了,我这样只有两个目的。”n“哪两个目的?”宋翰问道。n“,哪知,等他的人找到罗丁时,她已经被顾国公府打发了出来。宋翰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罗丁竟然是一名女子。n由于之前顾若抒把罗丁一顿夸,所以宋翰忍不住打量了她一番。她大约十七八岁左右,一脸老实相,唯唯诺诺,还没说话就脸红,实在看不出名厨风范。这……三嫂的推荐靠谱么?n宋翰问道:“听说你擅长烹饪平淡无奇的食材,特别是青菜豆腐羹做得极好。”n只见罗丁脸一红,结结巴巴地回答道:“回……四……四皇子,奴婢……奴婢……的确善于……烹饪平淡食材。至于……青菜豆腐羹……奴婢……奴婢也不知道……做得……好不好,只……只知道……国公府……顾……顾小姐……特别……特别喜欢……喜欢……这……这道菜。”n罗丁这段话,宋翰听得心累,忍不住问:“你是结巴?”n罗丁点点头:“回……回……四皇子,奴婢……的确……的确是……结巴。”n宋翰很痛苦,“你不要说话了,只是点头或者摇头就可以了。”n罗丁从善如流地点了点头。n宋翰道:“你现在是否无处可去?”n罗丁点点头。n宋翰继续道:“留在天香居可好?”n罗丁欣喜地点点头。n“对了。”宋翰突然想起道:“你现在去做碗青菜豆腐羹来。”n罗丁拼命地点点头,然后准备到厨房去。n“等等。”宋翰喊住了她。n罗丁回过头来看着他,有些不解。n宋翰吩咐道:“厨房里那些砂锅,碗,碟啊什么的,都小心点儿,那是我好不容易搜寻来的好东西。”顾若抒坑害他厨房的事历历在目,所以他对三嫂介绍来的人始终不太放心,这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么?n没多久,罗丁就把做好的青菜豆腐羹端了上来。只见白色的豆腐与碧绿的青菜交错辉映,倒也好看。n宋翰用勺子尝了一口,忍不住笑了起来,味道的确极妙,“用熬好的鸡汤来烹煮青菜和豆腐,这方法的确取巧。只是这名字要改了吧,应该叫鸡汤青菜豆腐羹。”n罗丁点点头。n宋翰摇摇头,“看来三嫂把你吹过头了,你这青菜豆腐羹仍是要借助其他食材来吊喂味,也不过而而。”n罗丁忍不住道:“四……四皇子,用……用鸡汤……吊……吊味,是……因为……因为厨房……没……没有……我要的……食材,顾……顾小姐的……青菜豆腐羹……不是……这样的。”n“哦?”宋翰来了兴趣,觉得罗丁的结巴也不是那么难以忍受了,“那三嫂的青菜豆腐羹是哪样的?”n罗丁缓缓道:“顾……顾小姐的青菜豆腐羹,是取冬日盛开梅花上的雪水,上好的石磨豆腐,以及刚生长半个月的嫩小青菜一起熬煮的。而且在熬煮之前,雪水先用瓮埋在梅花树下三个月,而豆腐也得用雪水浸泡一夜。这样做出来的青菜豆腐羹清香解腻,最好不过。”n听罢,宋翰惊呆了,敢情罗丁一个冬天个冬天都在采取梅花雪水了吧。不对,这个丫头怎么突然又不结巴了?n宋翰心中惊奇,问道:“你结巴好了?”n罗丁脸一红,结结巴巴回答道:“回……回……四皇子,只要……只要说到……烹饪,奴婢就……就不结巴了。”n“原来如此。”宋翰道:“以后除了有关烹饪,尽量不要跟我说话。”n罗丁小鸡啄米似地点头。n宋翰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罗丁,倒是有点儿意思。n天河大水,受灾面积大。不过当地官员采取措施有力,迅速疏散和安置灾民,中央也立刻组织钱财,物资和大夫过去。总的来说,百姓得以妥善安置,没有出现灾后百姓流离失所,地方灾民暴动和灾后爆发大规模疫情的局面。n皇帝减免了天河三年赋税徭役,并拨了一笔款项用于灾后重建。关于安抚受灾百姓以及监督地方官员的行为,自当有皇室人员出面才妥当,于是皇帝派了宋乔前去。n自从那次变故后,宋乔俨然闲散王爷,本来轮不上他。奈何太子宋临正在准备迎接北漠使者事宜,二皇子宋凌不巧正卧病在床,四皇子宋翰不良于行,五皇子宋灝正巡视边关,六皇子宋启好男风难登大雅之堂,宋乔竟然成了唯一人选。n宋乔赶赴天河之前,把宋青留了下来,说是保护顾若抒的安全。n顾若抒不以为然:“我在皇城行走多年,从来没有遇到过什么危险,你实在是多虑了。”n宋乔缓缓道:“把宋青放在你身边,我心里也好安心。最近北漠使者要来皇城,还是小心一点为好。”n顾若抒想了想,也是,虽然北漠与皇朝已议和,彼此互通有无。但当初宋乔可是攻陷北漠多座城池,难免会有心怀仇恨之人混入使者团来寻私仇,小心一点儿也好。于是点点头,不再拒绝。n这是两人成婚后。n见他回来,皇帝问道“她们经书抄好了?”n苏公公呈上顾若抒抄好的经书道“燕北王妃倒是抄写好了,但安平公主还差很多……”n“我就知道会是这样。让燕北王妃先回府吧,至于安平公主,让她接着抄写,什么时候抄写好什么时候让她回去。”n“是。”n“贵妃现在怎样?”n“来时听贵妃宫里的小蔷道,贵妃今日已经好多了。”苏公公笑道“奴才看,许是燕北王妃抄经心诚,所以佛主赐福贵妃。”n“哦?”皇帝好奇地问道“此话怎讲?”n苏公公道“皇上,你是不知道。抄经时,和安平公主一会儿要吃,一会儿要喝,一会儿又站起来走走不同,今日燕北王妃从开始抄经时,就坐在那里,几乎没动过,没吃也没喝,极其虔诚,这一抄就抄到了现在。奴才怎么也没有想到,燕北王妃年纪虽轻,却如此耐得住性子。”n“顾知祥的女儿,终究是不错。”皇帝道“安平的确是太任性了,也怪我素日太过于宠她了。她这性格,嫁到北漠,怕是要吃亏,得磨一磨啊。看来她抄完经书后,孤还得禁足她一个月。”n“皇上英明。”苏公公在心里暗道,安平公主,对不起了,是你先说要责罚我的,那我就把你和燕北王妃今日的行为对比给皇上看,先给你使个绊子,让你明白,有些奴才也是不能得罪的。n顾若抒跟着小宫女走进了内殿,只见陈德贵妃正靠坐在藤椅上,一名老姑姑正给她按着额头。n顾若抒屈膝行礼“请贵妃娘娘安。”n陈德贵妃笑道“免礼,赐座。”n顾若抒依言坐下。n陈德贵妃对给自己按额头的老姑姑道“你带她们都退下吧,我想和燕北王妃单独说几句话。”n贵妃这是唱哪出,顾若抒完全不太清楚。n众人退下后,陈德贵妃道“若抒,曾经本宫以为你会是我的儿媳。”n一来就提起这个话题,顾若抒不知道陈德贵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干脆沉默。n陈德贵妃叹了口气,道“就差那么一点儿,你就是本宫的儿媳了,你和灏儿终究是有缘无份。”n顾若抒心中暗道,自己可从来都没有打算嫁给宋灝,当时都准备拒婚的,怎么会是有缘无分呢,明明连缘都没有。n陈德贵妃接着道“若抒,本宫有一事要拜托你。”n重点终于来了于来了,顾若抒十分配合地道“贵妃娘娘请说,只要力所能及,若抒不会推辞。”答应得如此干脆,这样总会早点儿放自己回府吧。n“皇上想替灏儿和右相之女罗玉菡赐婚,但他不愿意。”陈德贵妃道。n呃……可这又关自己什么事呢?顾若抒等着贵妃的下文。n“本宫希望你能劝劝他。”n“贵妃娘娘,此事你和皇上都劝说不了,若抒又有什么立场去劝呢?”n陈德贵妃看了顾若抒一眼,道“他心中妻子的合适人选始终是你,解铃还须系铃人。你劝他,应该有效。”n“若抒试试看吧。”如果自己不答应,估计陈德贵妃还会没完没了,顾若抒只得应承下来,至于劝不劝得了,她不保证。n闻言,陈德贵妃笑了起来,“果然是个识大体的孩子。”n两人又继续扯了些有的没的,这时候苏公公来了。n陈德贵妃问道“苏公公,所为何事?”n苏公公道“回禀贵妃娘娘,皇上让奴才过来传个话,皇上一会儿就过来陪娘娘用晚饭。”n“知道了。”n“还有,皇上说燕北王妃可以回府了。”n顾若抒在宫门口看到了幽兰和宋青两个人。只见幽兰正左顾右盼,见到自己那一刻,眼圈都红了“小姐,你受苦了。”n幽兰这丫头真是越来越爱哭了,顾若抒真有点儿招架不住了。于是不跟她说话,自顾自地上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