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大家在风中凌乱(7/8)

    听着沈家女儿同他人的谈话,良掌柜早已经呆住,他不敢想刚刚来自己店里买过桃酥的青年竟是当今太子。

    扑通一下跪到地上,“太子爷大驾光临,恕小民眼拙。”

    李辰洺上前亲自扶起良掌柜,“您腿脚不便,就不要行如此大礼了。”

    “太子殿下,您真是仁慈心肠啊。”良掌柜激动的脸通红。

    为了不继续打扰下去,李辰洺和沈白锦和良掌柜简单告辞后,就匆匆离开了。

    沈白锦拎着糕点,走在李辰洺身侧,“我欠的钱,明日就还与您。”

    “钱就不必还了。”

    “那怎么行。”沈白锦反驳。

    “话还没说完,不如白锦妹妹今晚同我逛一逛,就全当还钱了,可好?”李辰洺问。

    想着这太子殿下要求还真是容易,正好一会还要去寻小小刘兄二人,沈白锦也就应下了。

    回到湖畔旁,场景热闹非凡,沿着湖畔摆卖着许多的花灯摊贩。

    过会儿,皇上选出一等花灯花匠后,寻常人家的老百姓将自家祈过福的小花灯放进湖里,小花灯顺着湖水流到城外河,流的越远,那这祈求的福愿就越能实现。

    “白锦妹妹可想买个小花灯。”

    “可是我没钱的。”

    “我送你一盏。”

    买好小花灯,李辰洺沈白锦人手一盏,两人站在湖畔边一柳树下闲谈,安德站在两人身后守着。

    面前花灯烛燃,水波涟漪,身后熙攘繁盛,万民同乐。

    闲谈间的停顿,李辰洺心情甚好,美景美事美人皆在他左右,他幸。

    湖畔楼前街稀冷幽处。

    顾小小站在前处,望着远方湖里的花灯,刘珩站在她身后一步远。

    “刘统领,话总是要说清的,不清不楚的纠缠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

    “是,我今日就与您说清。”

    刘珩向前迈了一步,与顾小小齐肩也望向远湖的花灯。

    “这么多日,我也想清楚了,几次的会面就仓促的对您有了感情,实在是不可理喻。说到头来我们也只是认识,且认识还不到一年。情分浅淡说什么深情都是虚假。”

    顾小小安静地听着,胸口微微起伏。

    “许久的不见,我也看清了自己的心,我刘某人虽然糙汉一个,但也不能不管不顾地耽误了别人,今日就是想告诉顾小姐,别在因为我而为难了,以后鄙人等不再纠缠您。”

    说完,把怀里的帕子掏出来,还给了顾小小。

    看见伸过来的帕子,顾小小明显一愣,“刘统领想得开便好,不要因为我误了刘统领。”接下帕子。

    “我刘珩没什么本事,自然是配不上顾小姐,以后我只在远处默默守着您,能瞧一眼便心满意足。”

    本来以为刘珩对自己已经放弃了,结果到头来是为了自己而选择卑微的爱下去,顾小小心里难免纠结。

    听刘珩说下去。

    “从来不曾有过的心动全给了您,是让自己欣喜,却也无形中给了顾小姐太多为难。自此之后我刘某定不在让顾小姐难做,我就默默守着您就好,但请您不要回避我。”刘珩眼神坚定。

    顾小小错愕,她以为刘珩是想明白了来断了这份情的,可说到最后确是为了她这般卑微。

    忍住心软,顾小:“刘统领,我知道您是个仗义的人,所以我也不愿害了您,我是顾家的女儿,呆在我身边您会被很多人盯上的。”

    “我并不担心。”

    顾小小也终于抬头看向刘珩,对视相望,情绪流动在两人间。

    “我是顾家唯一的子女,而爹爹又是当朝宰相。我一出生,婚事就不是自己能做主的了,你守着我,只会白白落了空。”

    “我愿意守着你。”

    炙热的眼神点燃深情,让顾小小招架不住。

    ……

    湖畔边热闹的人越聚越多,本是宽敞的地方不一会就被挤的没了位置。

    沈白锦李辰洺两个人紧挨着站在柳树下,小太监安德身材瘦小早被人挤没了影。

    马上就是放祈福花灯的时候了,人们都守在湖边等着抢先放下自己的花灯,求个好兆头。

    后来的人往前一拥,险些把湖边的人挤到湖里。

    幸好李辰洺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了沈白锦,否则他们站的这么靠前,定是会被退下去的。

    李辰洺紧紧攥着沈白锦的手腕,全方位的保护着她,早已经把安德忘到脑后边去了。

    湖边皇船上敲响了铜锣,人们依据往年的规矩断定是放花灯的时候。

    盏盏小花灯入水,飘向湖央,带着寻常人家儿女的祈愿,祈求来一段好姻缘。

    拿着花灯看着旁人的方法,李辰洺学模学样的点燃花灯,和沈白锦蹲在一起,带着他们的祈求,放花灯入湖。

    

    沈白锦闭着眼睛许完福放走花灯,向身旁的李辰洺,发现人早已不见踪影,紧急中起身寻找,转身一下就撞进了一人的怀里。

    此人正是李辰洺,他起身站到沈白锦身后,是为了防止这周围的男子接近她。

    这一撞可是够使劲,李辰洺也被撞靠在了旁边的树上。

    沈白锦靠在李辰洺怀里,李辰洺依着湖边歪脖柳树,俊男美女的场面让旁人看了也是佳景。

    身边往来的男女青年皆投来祝福的目光,还有豪放的文人公子喊着:“般配。”

    怀里的人想要抽身,李辰洺一把搂住,头低在少女的耳旁。

    “白锦妹妹在城中识得的人多,还是别露面被人看出是你才好。”

    觉得李辰洺说的有理,于是沈白锦也把头埋的更深,还点头肯定。

    李辰洺虽然贵为太子,但人常在深宫,这城中的各家公子小姐自然是见得少,故也不怕被人瞧见。

    所以拉着衣襟蒙住沈白锦的脸,走出了湖边人群,离开时还和几位投来羡慕目光的公子客气点头回应。

    走了不远,沈白锦便挣扎着自己走,李辰洺这才把她松开。

    本来今日梳的规整的发髻已经有些微乱,沈白锦慌慌张张整理发鬓的样子,被李辰洺看着,觉得甚是憨态可掬。

    理好仪容的沈白锦恢复成平常的样子,“刚刚真是鲁莽,没把太子殿下撞痛吧?”

    李辰洺低头轻声一笑,细语:“应该是没有什么内伤。”

    近些日子,听太子跟自己嬉皮惯了,沈白锦倒也没反驳那句玩笑。

    “太子殿下放的花灯是许了什么愿?”

    “无非就是天下安定,社稷繁荣。”

    “对呀,太子自然祈福都是祈天下的福。”不知怎么,沈白锦心里竟有那么一丝细微她自己都不曾察觉到失落。

    李辰洺反问:“你呢?你祈了什么愿。”

    “我自然是祈求,让娘亲的病不要那么重,能尽快好起来。”

    早己是痛失母亲的李辰洺,心里太明白没有娘亲的苦涩,他体味过那酸楚,所以不忍心看沈白锦和他一样有这不好的经历。

    宽慰说:“沈太医医病如神,定是能找到法子医治。”

    “借太子殿下金口玉言,希望娘亲的病一定要好起来。”忍不住再次握紧双手在前祈求道。

    花灯评结束,皇帝派人来寻李辰洺,于是他也不得不回去湖上游船。

    闲下来的沈白锦,赶忙赶回和刘珩顾小小分别的地方。

    找到刘珩顾小小二人,沈白锦一颗悬着的心算是放下了。

    这两人气氛尚好,看着沈白锦走来,竟一齐上前迎接。

    沈白锦呆愣地看着两人,顾小小牵过她的手,说道:“锦锦为我们担心了吧!”

    忍不住好奇的眼神看着顾小小,沈白锦点点头,一时不知道问些什么。

    “我和顾小姐已经说好,以后不必在躲着彼此,顺其自然的接触,所以沈姑娘就无需在为我们忧心了。”刘珩说。

    “那是极好的。”虽然不知道了两个人是怎么谈的,但现在形势是沈白锦想看见的,这下她就不用左右为难了。

    天已深,都城郊外十几里,一帮马队疾驰而来。

    城中,威虎门,通报的人赶回。

    “卢老,高家公子的马队已经行至郊外,估计几盏茶的功夫就能进城。”

    坐在太师椅上的卢老撂下茶盏,捋着胡须,“好,准备准备,派几人去城门接应。”

    “是。”

    随后报信人离开,带着几人赶去城门。

    威虎门堂内。

    气氛一片阴沉,一老一少对坐。

    “说到底,就是让我去晋州帮你坐镇,对付你那老爹。”

    “确实如此。”

    卢老捻着指间的红玉佛串,稍有沉思。

    堂中安静,高清寒静坐一旁。

    待过片刻。

    “好,明日便同你南下。”

    高清寒起身微微鞠躬作揖,“谢过卢老。”

    ……

    祥昼节过后已半月有足。

    晌午,池安寺大门前车马簇拥,各驾马车上纷纷下来的人汇聚到一起。

    虽说皇帝不准妃子们出宫接皇子回宫,但还是另安排了各宫的人手来接应,不止如此,五皇子六皇子也亲自前来,沈白锦也来了,还有李辰洺派来的安德也在。

    众人聚在一起攀谈着,谋划着等那二人出来的时候定要好好奚落一番。

    “三哥和七弟在寺里面的一个月一定吃了不少苦头。”六皇子李铮说道。

    “那定是自然。”五皇子李煦附和。

    沈白锦双手垂落在身前勾着指头,眼睛一直盯着池安寺的大门,等着人走出来。

    “真是劳烦沈姑娘今日也跟着跑一趟了。”李煦转身对沈白锦讲。

    “不碍事,我本就与三皇子七皇子交好,此番来迎也是应该,更何况还受太子所托。”

    “是,平日里沈姑娘就与小七关系甚好,等小七出来见到你,也定是会欣喜的不得了。”

    这六皇子李铮正说着,那寺院的住持就引着两位皇子从寺门口走了出来。

    “皇子出来了。”一太监叫道。

    沈白锦、李煦、李铮三人率先登上石阶,身后的太监宫女依次跟着。

    两位皇子迈出寺院大门,一眼就瞧见了来接他们的人群。

    “白锦姐姐。”七皇子李数从门口跑下来。

    人跑到跟前,一把抓住沈白锦的双臂,忽然的冲力使沈白锦往后退了一步,但是立马被李数拉了回来。

    一月不见,沈白锦盯着眼前的七皇子打量,人也清瘦了不少,下巴上竟然生出几根青色胡茬来,兴许是清瘦的原因,感觉眼眶凹下去了,显得目光很深很浓。

    李数直勾勾地盯着沈白锦,“白锦姐姐,怎会来接我?最近过的可好?太学院可又有哪位皇兄欺负过你?你可要把最近的事情都一一与我道来呀。”

    还未待沈白锦一个一个的去答,迎面走来的人便忍不住开口。

    “真不知道,是你被关了一个月,还是她被关了一个月。”李宁安撇着嘴吐槽。

    “三哥。”李煦和李铮齐声叫道。

    “二哥怎么没来?”李宁安环顾了一下四周。

    李数这才发现,这人群中少了最中少了最疼他的二哥哥。

    候在一旁的安德上前鞠躬回答:“三皇子七皇子,太子殿下正在宫中与皇上接待西蜀的使臣,故而空不出时间来,还望三皇子七皇子海涵。”

    “确是如此。”沈白锦接道。

    随着回答,李宁安将视线落在了沈白锦的身上。

    沈白锦身着一身深蓝色流纹锦服,脖颈间戴着一条暗紫色宝珠吊坠,妆容也较为规整精致,与往日里身着学院服的样子很是不同,上一次看见她这般好看模样,还是一月前他们在焉汾居吃茶的那次,不过那回光顾着和小七争论了,都没能多看上几眼。

    不过,待李宁安看到小七与沈白锦还在拉着的两只手,便瞬间转移了视线,下意识地抠了抠眼角,然后一把将李数拉到了自己的身边,小声趴在耳边说着什么。

    “小七,三哥跟你说啊,你年纪也逐渐成年了,虽说你是我们几个中最小的一个,但是你也应该注意男女有别,莫要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拉着你白锦姐姐了。”

    李数回头看了看一脸欣慰的沈白锦,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李宁安给李数讲理的这一场景,怎么让旁人看起来这般祥和,看样子两个人在寺院里呆的这一个月确实亲近了不少。

    李铮和李煦两人相视一笑,沈白锦心里自然也高兴。

    一行人与池安寺的住持长老道别后,便上了马车赶回都城皇宫。

    车子一路不停,进到都城便慢了下来,一队马车在街上吱嘎作响直奔皇城。

    ……

    初夏景浓,杨柳新绿,湖水涟漪,街边的商贩叫卖声阵阵,商铺挂在门外的彩旗迎着清风飘荡。

    刘珩带着一队人马流动在宫墙内外的门口,宫里宫外的轿辇往来不绝,似是因为今日西蜀的使臣来都城觐见的缘故,皇帝特邀一些重臣官眷共同赴宴。

    顾小小坐在轿子内,手里卷着帕子似乎略有心事。此行她随父亲和范姨娘一同进宫参宴,兴许是这夏日的炎热加上华服的厚重,额角上竟然生出几颗汗珠。

    轿子停了。

    宫门口的例行检查。

    顾小小坐在轿子内静默,眼睛缓慢地眨着,呼吸不疾不徐,但手里的帕子却越搅越快。

    轿帘被忽地撩开,顾小小的呼吸仿佛骤然停止。

    不是他。

    看清楚撩开轿帘的人,手里的帕子也停止了搅动,顾小小松了一口气。

    自祥昼节一别,已经半月有余,自从两人约定顺其自然后,果真是见上一面都难。

    起轿。

    轿内,顾小小垂着头,看着手里的帕子,正是那日刘珩还予她的手帕。

    徐风轻吹,吹鼓了轿帘,顾小小抬手去压,从窗口看见了独自站在宫墙下的刘珩,即使隔着很远的距离,顾小小仍旧感受到了那人目光的灼烈。

    他一身轻盔站在宫墙下的角落,像是在那里驻足很久的样子,像是在等着谁,像是在守护。

    顾小小收回去压轿帘的手,就那么任由风将帘子吹起,也将她的发丝吹动,引得面颊阵阵搔痒。

    抚着手里的帕子,想到前几日她在自己庭院角落墙缝里发现的几株晶莹透白的山丹,那与院中特意被婢女精心打理的花卉不同,像是被谁刻意载在了那墙缝里一般。

    顾小小回过神来,再看向那宫墙下的时候,人早已经已经不见身影。

    忽然胸口一阵抽痛,她的心像是也裂了一道缝,里面长着一朵待放的山丹。

    李辰洺作为太子,须一直陪在西蜀来访的使节身边陪着,如此才脱不开身。

    西蜀使臣一行人中有位尚未成年的公主,说是没见过中原的风景,非要跟来瞧一瞧,西蜀王实在拗不过,便让使节带着她来了,虽说这借口实打实的真,何况那公主年纪尚小,可论旁人怎么看,都能看出另一份目的来。

    说这皇帝的子嗣多,小公主定是被派来和亲的。

    旁人都能看出门道,那该懂的人自然懂。李辰洺清楚,如若将来他独掌大权,也必定逃不过和亲一事。想到这,心中难免因一人感到难过。

    接见使节的晚宴正好与三皇子七皇子从池安寺回宫撞上了时间,所以这宴会便决定在一块办了。

    ……

    送三皇子和七皇子回宫的车马停在了宫门外。

    老太监许青早已经等候多时,众人下车共同接着许公公传的皇帝口谕。

    无非就是恭迎二位皇子回宫,劝谏两位皇子日后多加沉稳,再加之有外邦使节进京,让皇子们做好准备参加今夜盛宴。

    太监许青交代完后便匆匆赶回了内宫,皇帝那头还需要他侍奉。

    各皇子与沈白锦也就在宫门口分开,各行各事。

    沈白锦带着通行腰牌,匆匆赶去太医局,这走去太医局的路上,正好碰见了太子李辰洺陪着西蜀的小公主和使节们逛园。

    游园的人群浩浩荡荡,外邦来者算上陪同的宫仆粗略一算便能有三十几人,颇为杂乱,这让沈白锦却步疏远。

    远远瞧着那人群中的西蜀小公主,只是那么几眼便能被她身上的灵动所吸引,正是尚及年岁少女的烂漫,看见新奇的物件就能拍手欢呼,银色的发饰和飘带随着舞动轻轻拍打在发髻上,像是欢脱的蝴蝶扑动。

    李辰洺一样一件地给外邦的使节们讲述着这园内的景观,全然不知某人的途经。

    沈白锦也像是刻意躲避一般,绕着偏静的小路渐渐远离。

    ……

    李宁安、李数两位皇子在进宫后第一时间便纷纷赶去各自母妃的宫殿请安,想必一月之足,必定分外想念。

    瀚庆宫。

    嘉柒贵妃早早已经守在宫门口等着,左右盘桓。

    “母妃。”

    嘉柒娘娘抬头,瞧见了由远及近、由小变大的身影,那日盼夜盼的心头肉。

    “不急,别摔到。”嘉柒娘娘提起裙摆,也顾不得往日温婉端庄的形象,迈出宫门槛向自己儿子小跑。

    周围的宫婢见自家娘娘这番,皆大惊失色满是惶恐地追着,生怕娘娘跌到。

    “母妃。”

    李宁安大步跑向嘉柒贵妃,张开双臂一把将自己的母妃抱了起来,心情雀跃还将嘉柒贵妃抱着转了一圈。

    突然的双脚离地,嘉柒贵妃慌张不已,连带着发鬓都有了三分散乱。

    “快放我下来,这成何体统。”嘉柒贵妃捏着李宁安的肩头。

    周遭的宫婢更是围着三皇子转圈,年长的嬷嬷扶着娘娘的腰,生怕三皇子把自己娘娘摔倒,口中念念有词地劝道。

    “三皇子啊,快把娘娘放下来吧,这摔倒了主子,小的们十条命也赔不起啊。”

    “对啊对啊三皇子,何况叫人看见了也不好。”

    “三爷,快把娘娘放下来吧,莫要顽皮了。”从小。”从小跟着李宁安的小太监荣良,吓得都快哭了。

    李宁安将母妃放下来,“怎么?我刚从宫外回来,想念母妃都不可了?”

    老嬷嬷有些生气地念道:“想念娘娘的法子那么多,也不是非要这样,当真是有些失了规矩。”

    随后扶着嘉柒贵妃,慢慢扶着娘娘的背似是予以安定。

    嘉柒贵妃揉着有些眩晕的额头,晃了晃神,然后伸手拍了怕李宁安的脑袋。

    “真应该再多罚你几日,怎么还这般不老实不规矩。”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