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2)

    沈银:好像是这样?又好像有哪里不对?具体哪里不对,他细想又想不出来。最小的沈铁想不到这样多,他光想到这些日子天天闻着隔壁的肉香,口水叭嗒:“二哥,那我们哪天去吃?”沈安弯眼笑:“大后天,晚食那一顿。”白天大家都忙割稻呢,就是来吃饭也不能好好吃,会赶着往田里干活去,所以大嫂说是定在晚食那一顿热闹热闹,大家伙儿能吃得从容一些,吃完了也能好好歇歇。沈铁扒着手指:“今天、明天、明天、明天……??”扒拉糊涂了,懵懵的抬眼看他哥。沈金:“不用算,咱爹娘去割稻子那天就是了。”正好,那天他爹娘都没空管他们,从大哥走了后,家里劳力不够,割稻都比别家割得晚,得天黑透了才回,所以从前都只在家里留点儿冷粥,让他们自己吃了完事。沈金:“吃席的事你俩回去不许跟爹娘说,记着没,说了就没得吃了。”他还没忘记自己上回挨打的事呢,照他爹和娘的性子,他们俩都没吃上,他和弟弟们怎么能去吃,哼,这回他不说,他吃个肚儿圆再回家。想得美嗒嗒的沈金忽然想到,家里还有个甜丫儿,他爹娘那天在田里,甜丫儿得是他带着的,他们哥仨都吃席了,甜丫儿怎么办?“沈安,我那天能把甜丫儿带上不?我们都走了家里没人。”沈安点头:“带上吧,你自己带好她就行。”别摔了碰了,回头三婶还得闹起来。沈金拍胸脯:“放心,我肯定带好她。”唧唧咕咕就把这吃席的大事商量好了,小丫儿不在,沈宁还着急去请小丫儿呢,也不多说,拉了沈安就往陈家跑。……半下午,知道要被请去吃席的施家和卢家人也正在陈家和陈老太太商量怎么随礼。村里新嫁进来的这个桑氏,两家人现在觉着那是真的能处,太能处了!之前都是男人和孩子在那边帮忙,现在这不家里的妇人也可以过去了,程?我听一听,才好给参详参详不是?”卢老太太和陈老太太同辈,也就她先说,老太太笑道:“阿烈媳妇我虽还没打过交道,但没少听我家大郎、三郎和几个孙儿在家说起,人是个心思正,厚道又大方的,这回请酒我也瞧出来了,是真实在人。”村里没有哪家请酒把你一家老少都往自家请的。默认的规矩是一家一个大人带一个孩子,举家去吃,谁家也供不起不是?这桑氏还真差不多把他们家的人都请去了,虽然也有她家两个儿子三个孙儿都去帮忙干活的原因,捎带的就是她大儿媳和她们老俩口和更小的一个孙儿孙女,但这样热情又面面俱到,总是让人心里格外熨帖不是?卢老太太便道:“虎子回家来跟我说,就连他都在被请之列,小安和阿宁特意去请的几个孩子,这么一来,我们一大家子基本都去了,我寻思,这阿烈媳妇也没种出点什么东西来,菜是不必说的,咱们这么多人过去,家里地里有的,就都摘一些,带上一篮,这是不用说的了,想来你们应该也有这打算?”陈老太太和施家两妯娌就都点头:“正有这个意思的,自家地里的出产,带过去添几个菜,也省得她样样都得去买。”卢老太太笑笑,道:“咱们这一带有亲戚给送旺主米的规矩,进屋送米油,米缸不空,人旺财生,送油送有,样样皆有。桑氏是外乡人,我寻思着这好兆头就咱给添一添?”陈婆子就笑:“这可跟我想到一处去了,我们家也是这么个意思,这盖房子多大的事,平时紧省,这时候不能含糊了,这财和旺咱得去添一添。”卢老太太瞧施家妯娌,妯娌两个也笑着点头,施大郎媳妇道:“我和弟妹也是这样商量,明儿一早就去集上,猪肉称个六两,再买个罐子,熬了油盛好,杂货铺里买个竹升子,装个一升米过去,我家二叔再去打一捆柴挑上,东西都不多,但开门三样米油柴,算是给添个吉利,有财有旺。”陈婆子和卢老太太都笑,陈婆子连声赞:“不少了,算是厚礼了,你们妯娌也是有心了。”米和柴不说,六两猪肉,再买上罐子升子,也是舍得了,加上柴米,其实也二十好几文了。乡下人家,自己家花两个子儿都要咬咬牙才能舍得,现在肯掏出二十多文钱来随礼,哪怕妯娌两家摊一摊,一家也花十来文钱,真是把桑氏这事很看重了。卢老太太也点头。俩老太太相视一眼,卢老太太道:“老姐姐,那咱们两家也随施家的?菜各家拿,柴米油咱就添一样的份例?”陈婆子点头,笑道:“行,这个咱们三家就照一样的置办。”她说完这句,看向卢老太太和施家妯娌,笑道:“还有一样,你们想来也知道,我们家和阿烈媳妇走得颇亲近,我家芳娘天天是跟着阿烈媳妇去县里摆摊子的,我不瞒你们,具体的不好细说,但也赚了些钱,所以除了咱们刚才商议的那些,我家这边惦着再给编一张草席,已经编到一半了。”指了堂屋地上铺着的做到一半的活计,道:“阿烈媳妇疼两个孩子,托了我家有田给小安再打一张床,床有田还在打,我是先问了尺寸,边准备上的,算着等进屋酒那天应该就能编好了,正好也算作一礼。。”桑萝有点赚钱的本事,施家和卢家好肉好菜吃了这十来天,心里其实多多少少觉察到一些了。不说每天供应的米饭和肉都很实在,不是卖几捆野菜就供得起的。

    只说那桑氏每天避过村里人,从山道上挑回去的两担子木桶。两家人都在那里干活,这些事情其实是瞒不住的,一天没注意,七天八天还会注意不到吗?除非桑萝盖屋子期间直接把摊子停了。显见得桑萝在这一点上也没想瞒了,所以陈婆子敢半含半露的提这么一句,而卢老太太和施家妯娌也是一听就能懂。两家人都有分寸,陈老太太说多少,她们听多少,看桑萝行事是瞒着村里人的,他们两家在外边也绝不多说一句不应说的。卢老太太就笑:“应当的,这是你们的心意,咱们就是大面上差不多就行,没得说样样都要一样的。”关系都有个远近亲疏,随礼也是各凭心意的。且陈老太太肯跟她们明着漏这么一句话,说明桑氏那边对他们两家也是颇放心的了。虽不知道秦芳娘跟桑氏到底弄些什么东西去县里卖,但卢老太太觉得,什么交情该知道什么事,交情真到了,该她们知道的应该也就知道了,保持距离,不闻不问不探究才是对的,她对自家两个小子和几个孙儿也是这样交待。施二郎媳妇是有些好奇的,男人回家说起这事,她其实心里有点儿猫抓一样,赚钱的法子嘛,谁不好奇呀。但她大嫂特意嘱咐了好几句,让都把好奇心收一收。“人家不想让你知道的事,你若是管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窥视了,那这本来就没几分的交情也就到头了。”“真要是羡慕秦芳娘能跟着赚钱,那就至少做到陈家那样,你们自己留心留心陈家都是怎么和桑氏相处的?做到陈家那份上,不说桑氏会不会跟带秦芳娘一样带上咱们,但是她这样的情况还能赚钱把家支撑起来,那也是有本事的,就算不带上咱,交好有本事的人总不会错。”这是施大嫂的原话。别看施二郎现在是家里唯一的丁男,但家里大事上夫妻俩个其实都是听他大嫂的。所以夫妻俩也都很规矩,比卢大郎要精明得多的施二郎也不精明了,听大嫂的,绝不往草屋那边靠,除了建房子,不该他留意的能不看就不看,看到了也把眼别过去,只当没看到,当然,他确实也从来没看到什么。爱跟村里妇人说说闲话的施二郎媳妇也闭紧了嘴,实在憋不住了,那就回家,跟她大嫂嘀嘀咕咕,把那股八卦劲儿发散出来,再出门就好了,嘴巴不会痒痒的想往外叭叭。一家有这么一两个明白人,施家、卢家、陈家和沈家长房这四家人之间,在桑萝和陈家应该有什么大家都不知道的赚钱门道这件事上,形成了一种非常奇异的平衡与默契。施家、卢家:我知道你们有秘密,但你们不说,我们就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琢磨。桑萝:我知道你们知道我有秘密,但你们不看不问不窥视,我就当你们还啥都不知道,观望观望,咱们能处。陈家:我啥都瞧在眼里,挺好,咱家处的人都是明白人。几家各自做着准备,桑萝对此一无所知。新建的院子里,来帮忙的人都回去歇着备农忙了,只陈有田没停,决意要在摆进屋酒前把应承给沈安打的那张新床做出来,锯子刨刀用得飞起。桑萝带着两个小的也在主屋里清理打扫,像原先堆的那点柴,现在已经码在灶屋外的屋檐下码好,原本的那些桶和用的那个旧瓦罐也早就挪到灶屋里去了,只有那个简易灶和之前当桌案用的一块石头还在,这会儿正清理,该拆的拆,该挪出去的得挪出去。陈婆子和秦芳娘婆媳俩一起过来,把之前桑萝放在她们家做饭时送过去没用完的米和油盐酱醋那些送了回来。秦芳娘倒是每天早上会过来取一次货,陈婆子却是第一次来这边,问过桑萝,在房子新建的地方四下转着看了一圈,眼尾的笑纹都打成了褶子:“不错的,现在很有个家的样子了,再养几只鸡鸭就更热闹了,时不时下几个蛋,换钱也好,自家吃也好,都合适。”桑萝也很欢喜,道:“是有这打算,每次舂米多出来的糠也得派个用场,不过母鸡抱窝都在三四月份,这会儿也没处买鸡苗去,我还寻思村里问问呢,看谁家有半大的鸡肯卖。”陈婆子挑挑眉:“回头我帮你问问。”卢家人多,舂米余出来的糠就多,所以家里鸡也养得比她们这些家里人口少的人家多些。桑萝听了欢喜:“那可好,您帮着问问,村里要是有就再好不过了,要是没有,只能县里东西市碰碰运气。”西市那边桑萝最近倒是有看到卖雏鸭的,黄融融的,煞是可爱,不过眼下她们在这山里是就近用屋边的山泉水的,就怕鸭子买回来,家里日常用水的水源会弄脏了,只能先作罢。陈婆子把这事揽了过去,又瞧别处去了,秦芳娘这才笑道:“我和我娘是来问问,你们家这就要办酒了,可有什么要我们帮忙的?”桑萝摆手:“您自家都不够忙的呢,帮我够多的了,我置办得过来,就是二十五那天西市那边我就不过去了,还得问问婶子您是怎么个安排,是去摆摊,还是在家秋收?”“秋收,摆摊恐怕得等秋收过去再说了。”秦芳娘犹豫都不带的,田里的粮食是第一等大事,秋收是半点耽误不得的。桑萝点头:“行,那到时候要接着摆婶子你再来说一声,这两天咱们往县里去,我还得置办些东西,有一样特别沉的,可能还得有田叔来帮忙搬一搬。”石磨,她一个人是真搞不定。住在这山里别的都好,架子车拉不进去,稍重些的东西要带进带出是真不容易。秦芳娘不用问她男人,就帮着满口应下了:“没事,搬点东西多大的事,到时喊他就是。”这些天桑萝没少添家什,每天都往回带一点,秦芳娘也不好奇她买的是什么,左右是居家过日子的东西。另一边,陈婆子在两人说话间,除了主屋不进,连浴间都探头瞧过一圈了,看到里边摆着一个干干净净带盖的子孙桶,笑道:“你别说,这么弄一个是挺干净方便,不用大晚上摸黑往茅房摸了。”瞧完这一圈,陈婆子才说正事,道:“二十五那天芳娘割稻子,我是在家里做饭食的,上午想来你这边没什么事,到下午我也腾出空来了,到时再来给你帮手,施家人口少,怕是也都要去田里,我估计你卢家阿奶那天下午也会来。”又把她们三家到时会各摘一些地里的菜送过来的事与桑萝说了,让她别从县里再买一份,回头再买重了,这才告辞回去。……桑萝送了婆媳二人,把主屋清理好后,留了两个小的在家,自己背了背篓拿了镰刀也出了门。酸枣是每天都去捡的,今天也不例外,只是捡了酸枣回来以后,把东西在主屋里放好,桑萝看了看陈有田放在地上的工具。陈有田不算专业的木匠,属于自己琢磨出来的一门手艺,所以工具也不算齐全,只有几样,但那里边有一把弯刀,嗯,没错,就是大家平时上山砍柴用的弯刀。桑萝想起什么,问:“有田叔,您这弯刀这会儿用吗?”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