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契阔】 18jinyucom(2/3)

    司祭,半神之躯,不老、不死、不生、不灭,不食、不眠。降临于此,替历代人皇勘天命、撰国运,已经两百余年。

    “二百六十九年,万万人之因果皆系于你身。你不该再管。”狐狸说。

    “我是半神。”司祭说。

    妄想被一个云游至此的疯道人打破。将军心有所感,令亲兵放开那道人后,那道人在只有他们二人的帐中化作八尾赤狐,说:“篡位者在密谋焚山。”

    再说那将军日夜兼程,于叁更入京,急马停于宫门前,未洗风尘,便应急召面见了当今圣上。宫侍退下,烛火跳动,影子一坐一半跪。即位还未有几年的年轻帝王接过锦盒,加封他为密使,令他日后回京述职之时,都需往天祀院替他取司祭交予之物。

    “但你只是半神。”狐狸回祂。

    “司祭言重,在下自当竭力。”

    那一夜,帝王未宿在客房。

    ——直到京中传来消息。皇帝驾崩。

    彼时将军未曾想到,她窥见了怎么样的未来。

    “将军受人皇之命来此,狐狸,不可伤他。”

    翌日晨光熹微,戒备心重、一夜未眠的将军就辞别,将昨日见过的那少年交付的锦盒细细包好系于胸前,骑着自己系在山下的马,朝京城的方向赶去。

    司祭知他来意:“我只可预见天灾,此乃人祸非我力所能及,抱歉。”

    再往后,回到边关的将军接到家族从京城那边传来的急信。信中道:皇帝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异常执着于永葆青春,这些年一直在服用一种丹药。奇丹妙药,一颗千金不换,自然无法找人试药。家族说,缜密的皇帝终是有一疏,让那流窜民间多年的密教得了手,服下了被替换的毒药。

    回朝途中,帝王亲自去往天祀院,只令将军与二宫侍随行。二宫侍宿于山下,惟有将军与帝王上了山。

    可他们终究没有救下祂。狐狸被祂挡在山外,这时它才知道先前它能进入只是因为被祂“允许”。它只能转而攻击密教的教主,试图为能上山的将军争取时间。

    次日,将军离开前,司祭同他说:“将军,我有一事相托。”

    身形不高,体格也单薄,应该是位女子。长长的银发衬得她肌肤如雪,更显她气质脱尘、面容绝色,不似世间人。

    司祭于院前目送他,一人、一犬状兽、一狐伴于祂身侧。

    “很久不见。”人皇看着头发已然如雪的司祭,轻声说,“你我关系,已不会再有人置喙。我会为你在宫中再修一所天祀院,你可愿随我回京?”

    天地之始,猿猴启智,经过对地上生灵来说相当漫长的时间后,人言、田地、宫宇皆现世,随后便是烽火和瘟荒。上界皆循大道,对苦楚并未有分别之心,但老君殿前一抹灵智心生动摇。老君知劫难与机缘并至,遂点化其肉身,将其灵智分为叁魂七魄,任其去往下界。

    将军这才明白那句“莫要伤他”是说给这狐狸听的。而这狐狸似真有几分人性,瞥了银发女子一眼,转了个身,身形迅速消失在了山林里。将军从它那明显不只一条的尾巴上收回目光,强定心神,对着眼前的人行礼:“见过司祭。在下镇北军将军,奉圣上之命,来取一物。”

    “兵家身有煞气,在下亦不通事鬼神之事,只恐冲撞司祭。”

    那狐狸口吐人言:“人类之心,会害了你。”

    他曾在司祭交予的锦盒里听到丹药晃动的声音。当他问起皇帝时,司祭也曾说“他是这百年最好的人皇”。他不清楚这两人的过往。他一生尽职尽责,从未有逾矩之心,但此刻,他忍不住想:镇北军皆听他号令,若是他能做皇帝——

    将军惊骇,立刻策马前往天祀院。再见司祭,祂头发几乎全白,从不衰老的躯体却消瘦不少。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司祭脸上露出些浅笑:“我知将军性情良善,将军亦无需拘于礼法。”

    秋风又叁载,身上添许多旧疤新伤。虽官加一品,但驻守阵地叁年未被召回京中述职的将军再未见过那位司祭。

    那便是司祭前身。

    将军将信烧毁。

    祂降临人间的第十叁年,于山中以自己血肉作为交换,让猎户放过了一只因为与妖王争斗本就重伤的六尾赤狐,百年过后,修出第八条尾巴的狐狸在妖中已是翘楚,终于能穿过山脚禁制,前来寻祂。那时,祂身旁有一只黑色、形似大犬的异兽,还有一抹游魂。如今,第二百六十九年,不知是得了什么机缘,大抵是被祂的神力所影响罢,狐狸再来时,发现那幽魂已有肉身,那异兽亦已有了灵性,快要能化作人形。

    将军的家族忠心耿耿,为朝廷效忠多年,军功无数,纵使帝王绝非心软之人,但欲加罪于他,也需思量再叁,不可伤了忠臣之心。将军辗转,心知帝王已勘破自己对司祭的爱慕之情,令自己陪同上山、在他们相会时守在门前,便是警醒。

    火光在盔甲下跳动,上了山的将军牵起司祭的手:“司祭,同我一道离开!”

    又过五个寒暑。京城风云平息,曾觊觎帝王冠冕之人,或九族皆灭,或悄然消逝。不再年轻的将军不知容貌分毫未改的帝王收归权利的过程是否有那位司祭的助力,但那时他已会在天祀院安心休整一日再继续赶路。秋风渐起,北关战事吃紧,敌寇大军如蝗,遮天蔽日。将军本已准备捐躯之时,帝王率援军赶到,披甲亲征,砍下敌军一人头颅举起,冷声高呼:“杀敌一人,赏一石!”

    但没有人见到皇帝的尸骨。

    敌军全歼。

    “那便恭敬不如从命。”

    “榆木。”此时另外一个白衣少年从司祭身后走出,见将军手又握上刀柄,温润的脸上有些不耐,“司祭自有司祭的道理。”

    “我皆已准备妥当。夜露深重,将军不妨明日动身。”

    遵命屏息立于门外的将军想起每年暂留京城的时日听到的传闻——帝王选秀,入选者寥寥;帝王从不入后宫;帝王后宫妃子皆横死帝王只是个不被看好的叁皇子时,曾替父皇多次往返天祀院。

    “若非人类之心,你我皆不在此处。”司祭回到。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