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节(2/2)

    晏辞耸了下肩,谁知道呢。

    至于为什么要把顾笙的名字放在前面,因为他是绝世好夫君呗,当然要把夫郎的名字放前面了。

    乔哥儿听罢,死死咬着唇没有开口,不知在想什么,一阵纠结后,许久才小声道:

    顾笙默默叹了口气,他坐到晏辞身边,看他执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是我们的名字”他轻声说。

    等到移开印章,顾笙白皙光滑的手背上便出现了一个干净清晰的红印,在他雪白的皮肤上十分显眼,还带着一种独特的美感。

    不多时,顾笙抬起脸看向他,漂亮的眼尾不出所料染上一抹红。

    顾笙仔细读着两个字,认出了上面那个是他的名字,而另外一个是夫君的名字。

    “别想那么多啦。”他牵过他的手把他拉到身侧,劝慰道,“反正我们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下的便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了。”

    乔哥儿不好的脸色最终还是一点点缓和过来,等到晚一点的时候,他从里屋出来,走到顾笙面前,踌躇道:“要不我还是回去吧,他保证以后再也不打我了”

    顾笙知道这是印刷术,以前爹爹读书的时候,书本上面的字就是这样。

    他又看了看屋里已经回香房研究香方的晏辞,忍不住问他:“王猎户说的是真的吗?”

    上面是一上一下两个连在一起的小篆,笔迹大气,字样设计的十分古朴。

    第91章

    “夫君”顾笙喃喃着,嘴唇动了动,然而半天没有发出一个音节。

    也许是因为同为哥儿,若是自己的这个身体里还是原主,说不定此时乔哥儿的命运就是顾笙的命运。

    小篆他也不是不会写,至于商标起什么名字,他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用他和顾笙的名字,然而私心将顾笙的名字放在了前面。

    然而在官府的干涉下,王猎户好说歹说,费劲口舌说保证以后绝不会再对他动粗。

    晏辞没有回答他,而是伸手拿过一边的一盒换了新包装的香膏,这装香膏的盒子用的是印着青花的陶瓷盒,上面卡着铜制的锁扣,外表看上去精致漂亮。

    晏辞将它反转过来,只见平坦的底部赫然印着印章上的两个小字。

    如同有一只无形的手拨弄了一下他心里的某根弦,让他的心脏都跟着颤动了一下。

    晏辞捏了一把他的脸,假装没看到他泫然欲泣的样子,宠溺道:“这字好不好看?”

    那印章拇指大小,很明显是新刻的,底部是两个手写的连在一起的小篆,不过是反着刻的阳文。

    乔哥儿缩在屋子里无论如何都不肯出来,就这样僵持着,直到那衙役将王猎户带了进来,乔哥儿看见他神色就不自然。

    所以晏辞淡声道:“如果你和他真的和离,我会想办法给你在镇上安排一份生计,至少不会让你和你的孩子饿死。”

    “以后我准备将我所有的香品包装上都印上这两个字。”

    “这个叫做‘商标’。”晏辞与他解释道。

    乔哥儿到底是跟着王猎户回去了,顾笙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王猎户一直跟乔哥儿说着话,顾笙从没见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如此殷勤。

    晏辞说完这句,便拿起笔继续在纸上写着什么,很显然不想再讨论这件事。

    不出所料,顾笙垂着眸子,手里迟迟没有放开盒子,晏辞就安静地等着他。

    顾笙知道他在做什么,夫君这两天去镇上联系了雕刻匠,将每一个香品的字都刻了下来,然后像印章那样印在香品包装上。

    晏辞笑了一声,然后把那印了鲜红印泥的印章在顾笙洁白的手背上轻轻按下。

    他抬起眼,看见晏辞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扬起,漂亮的脸上染上一丝开心的笑,由内向外升腾起一丝暖意。

    晏辞停下手,他从顾笙手里接过印章,然后在一旁的印泥上浅按了一下,接着拾起顾笙的手。

    顾笙以前没见过这东西,好奇地拿起来在手上把玩着。

    顾笙看着他一笔一画地写字,这时又注意到他桌子角的位置上,放着一个竹子编成的小篮子,那篮子里很空,只放着一块儿小巧的印章。

    顾笙不大认识小篆,歪着头看了半天,问道:

    顾笙接了过来,细细摩挲着底部凹陷进去的小字。

    晏辞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毕竟他尊重每一个人的想法。

    晏辞很认真地写着字,将他之前做的香品的名字十分工整地写在纸上。

    真是可爱的小哭包啊。

    顾笙看着他,欲言又止。

    正是“笙辞”两个字。

    顾笙睁大眼睛看着他的动作。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这样以后不管他的香品给哪个铺子代理,大家只要一看到这两个字就知道是出自他手。

    而且若是他也被判入狱,这叫他一个哥儿怎么活啊,肯定会被人说闲话的

    “不,不行,如果我去告他,那以后,以后,我会被镇上的人看不起”他可不要像镇上那个应怜一样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夫君,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字?”

    这两个字是他亲手写的,而且在这之前还设计了好几个版本,最后发现他擅长的瘦金体虽然好看,但却不够古朴,还是小篆更有韵味一些。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