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 第59节(2/2)

    于是他坐在御书房认命看折子。

    柳海虾着腰实在不知该怎么回,讪讪笑道,“您是圣君,仁明睿智,没有什么事能难得倒您。”

    能怎么办,继续等。

    凤宁苦着脸道,“您别担心,您尽管叫师傅们上工,我想法子去司礼监抠些津贴补给师傅们。”

    兵部着实有监测边境异动的暗探,但这些暗探的消息快不过锦衣卫。

    匆匆忙忙回到养心殿已是夜里亥时三刻,平日这个时辰裴浚也差不多该歇着了,凤宁躲在养心门往东阁瞥了一眼,灯还亮着,不敢迟疑,回到梢间一通洗漱更衣,便往正殿来。

    凤宁这厢认认真真跟李老头盘算了流程,确认最快也得二月十二日方能刻印出来。

    如此,往后每日夜里均要多当班两个时辰。

    晕黄的灯芒从那盏“桃花依旧”的灯盏里倾泻而出,融融洒了一室,凤宁看着那盏花灯愣了一会儿神,她已十来日不曾进内殿,故而不晓得他留下了她的灯,心中忍不住溢出些许甜意,凤宁缓步往前来,柔声朝他福安,

    李老头能想象接下来有多忙,他发誓换了个人来他都不应这趟差事,谁爱做谁做。

    凤宁装傻,腼腼腆腆地拽着袖口,身姿袅娜,有几分撒娇的意味。

    片刻,这位同样年轻的羽林卫大将军进殿。

    她胆子越来越大,不仅明目张胆抗旨,还敢戏弄他。

    这两日锦衣卫的邸报他每日均要浏览,压根没有这一条,意味着什么?

    在杨元正看来,裴浚多少有些乳臭未干,虽然有几分聪明,对付太后那位老虔婆就差不多了,也想跟他这位历经三朝的老臣掰手腕,还是嫩了些。

    陈平是裴浚在王府的暗卫首领,如今的羽林卫大将军,当年陈平父亲在一次外出狩猎中勇救湘王牺牲,从今往后,湘王便将陈平带在身边,视若亲子,让他陪伴裴浚左右。

    将番经厂的事安抚妥当,凤宁又往回赶,玄武门这个时辰已经紧闭,夜里但凡要入宫的携令牌打东华门入宫,好在此前她经手番经厂,裴浚与柳海给她派发了一枚令牌,今日带着随行护送的小内使便从东华门入宫。

    他就是要叫裴浚瞧见,这个江山想要坐稳,终究得前朝这些大臣帮忙扛,得靠他杨元正兜底。

    裴浚抬眼,咬牙笑,“你觉得朕是那个意思吗?”

    明间只有韩玉守着,瞧见她来,颇有几分如释重负的苦笑,“您可回来了。”又胆战心惊往里指,示意她快进去。

    裴浚抬手将那串菩提子往前弹开老远,平静地声线里沁着昭彰的杀气,“按计划行事。”

    杨元正的意思很简单,裴浚登基已满两年,这两年大晋朝局已安稳下来,不必担心新旧交接出现动荡,过去这桩事都是他这个首辅顶在前头替裴浚担着,现在该由他自个儿应对了。

    那股子火尚在四肢五骸游走,他急迫想要见到小凤宁。

    先帝驾崩前,最信任的武将是京营团练使江滨,江滨见先帝病危,意图辅佐远在雍州的祈王继位,而祈王为了自保,立即上书言明他与江滨没有往来,就连江滨送来的书信也一并上交。

    裴浚嘲讽一笑,端着茶喝了一口,语气冷硬,“宣陈平。”

    凤宁嘟起小嘴,“您先吩咐臣女催促番经厂刻印,后吩咐臣女回养心殿等着,臣女这不先把番经厂忙完,赶紧回了养心殿,也算不得抗旨,要怪就怪陛下回得早了些。”

    裴浚何等聪明,自然看出杨元正背后真正用意。

    韩玉迎着他冷冽的声线,头皮有些发麻,“姑娘去了番经厂还没回来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这副表情落在杨元正眼里,便是压力颇大。

    杨元正心里冷笑一声,面上拱手告退。

    可一旦一位藩王牵扯入谋反案中,难免自危,而龙椅上坐着那位也未必没有猜忌之心,是以这些年两厢之间暗流涌动,就像是刚嫁进来的媳妇跟婆婆之间相互试探,试着摸清对方底细再定章程。

    很好。

    在乾清宫用过晚膳没多久,裴浚便回了养心殿。

    哪知回了御书房,压根不见美人儿身影,裴浚眉头一皱,折身问韩玉,

    拿边关危机和祈王来压他,让他认命立杨婉为后。

    裴浚给气乐了。

    待杨元正离去,裴浚脸上情绪收的干干净净,他忽然侧眸问柳海,

    “李凤宁呢?”

    “朕看起来像个很好相处的人吗?”

    凤宁咬了咬唇,提着裙摆行到御书房门口,一眼扫过,不见裴浚身影想必已进了内殿,悄悄吹了搁在御书房桌案上的宫灯,越过屏风往内殿来。

    新帝登基,祈王也很聪明,带头上表朝贺,这场风波消弭于无形。

    瞧瞧,所谓的社稷之臣也不过如此。

    “臣遵旨。”

    那人穿着一身明黄的寝衣屈膝坐在床榻看书,眸光被浓烈的长睫遮掩,瞧不清底细,头也不抬,语气干硬,“还知道回来?”

    当时裴浚尚未登基,臣子正赶往湘州接他,大晋帝位罕见出现三月的空悬,而就在这三个月内,杨元正为了稳住局面,接纳了祈王的自陈,果断处置江滨一党,不曾牵连祈王。

    “陛下,臣女有罪,臣女回得晚了些。”不认自己抗旨的事。

    裴浚进京后真正信任的人不多,陈平是其一。

    陈平与裴浚自小一块长大,感情甚笃,名为主仆实为兄弟。

    意味着这条密报被杨元正给截了,成为对付他的筹码。

    真不愧是三朝老臣,将他这个皇帝玩的明明白白。

    凤宁知道他闷了一肚子火,笑嘻嘻地递上一壶酒,“您多担待。”

    裴浚面上果然露出严肃甚至凝重的表情,“阁老说得对,这些事该朕亲自来料理了,朕自会好好思量,阁老若无事便退安吧。”

    但真正令裴浚生气的,不是杨元正的野心,而是他消息的来源。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