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节(2/2)

    姚冉正色问:“节使在信上将此事告知了长孙氏家主?”

    “家主……趁常岁宁不在此地,我等还当速速设法离去!”

    “不,并非诓骗,不算诓骗……”长孙寂道:“常节使先前所言李家人选确有其人……那人正是她自己。”

    此时,他们最在意的是:“她所择究竟何人?”

    他们路上便听闻了常岁宁收复洛阳的消息,自然也未曾错过范阳王李复那封《告罪书》,常岁宁作为洛阳之战的最终得利者,摧毁了荣王的计划,并将之公诸于世……这显然不是对待支持者的态度,而分明是敌对的立场。

    “节使亲笔书信……”王岳看了眼四周,确定无人靠近,才道:“正是令我转交给长孙氏家主的那一封!”

    “直到侄儿见此信……”少年看向族人手中那封书信,而后忽然抬眼,神情愈发笃定:“却生豁然开朗之感!”

    “……先皇幺女?!”一名族人几乎失声道:“怎么可能?”

    见王岳点头,姚冉敛容道:“既是节使所言,自然不会有假。”

    有风从窗缝中钻入,烛火摇曳间,可见少年人眉间竟满是惊人的坚定之色。

    长孙寂一路沉默地回到了落脚的客栈中之后,并未与族人们谈话,而是将自己关了起来。

    褚太傅的人品可信八九分,常岁宁所言是否为空穴来风,他们之后一探便知。

    “我在此静坐许久,心有所感……长孙氏之所以徘徊观望至今,冥冥之中,或正有祖父在天之灵指引!”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少年人眼角微有些发红:“诸位叔父,重振长孙家荣光,或就在此举了!”

    这般年纪的少年说出这样一番话,似乎显得热血有余而谨慎不足。

    原本几乎无解的问题,突然出现了这样一个预料之外的答案……他先是震惊,而后便疑虑尽消,只余下了莫大欣喜!

    长孙氏一族虽被流于黔州,但根基人脉尚在,想要间接向名单上的“知情者”求证此事,并非没有门路。

    “她年岁几何?”

    先太子李效的分量不言而喻,然而先太子已不在人世,自然也无从当面求证,可是褚太傅等人尚且健在……

    族人们走进昏暗的房中,将油灯点燃,压低声音问:“……如何说的?常岁宁所择何人?不是荣王?”

    房内再次静了静。

    他们的第一反应皆是此乃造假之言,长孙寂已将那封书信捧起:“请几位叔父先行过目。”

    姚冉提步,继续往外书房的方向走去,在无人看到的角度,她眼睛闪闪发亮地凝视着前方,口中无声呼出一口长长的白雾。

    一直等到天色暗下,几名心中不定的族人再次前去敲响了房门,长孙寂才终于肯将门打开。

    姚冉一脸信念感甚坚的模样,让王岳全然摸不透她事先究竟是否知晓此事。

    “女史可知……”王岳压低声音,并竭力让语调听起来不那么失常:“女史可知,节使本姓李?”

    “先皇过世多年,从未听闻过竟有流落在外的皇女……”

    那几名长孙氏的族人并不意外。

    “我等已然观望至今,何来轻率之说?”长孙寂道:“一直以来,面对荣王招揽,我心仍有诸多疑虑……而这一路赶赴江都,我亦时常在想,究竟常节使所择何人,才能真正说服于我?思来想去,竟不得答案。”

    引起了长孙氏族人们重视的是,常岁宁在信上自行列出了可证此事的知情者名单,而其中竟赫然出现了大理寺卿姚翼、褚太傅等人……乃至先太子效的名号!

    若常岁宁果真是先皇之女,他们又待如何?

    盘坐于矮几后的长孙寂身上系着的披风甚至仍未除去,他道:“不是。”

    长孙寂说话间,站起了身来,直言坦白了自己的心意:“诸位叔父,若此事为真,我愿代长孙氏上下选择扶持常节使为大盛新主!”

    正要再问时,只听姚冉道:“先生,我等无需为事实真相而过分惊讶。余下之事,且等大人来日示下便是。”

    几人下意识地看向长孙寂,有人不禁道:“退一万步说,她是个女子……”

    几名长孙氏族人慢慢冷静下来,将那份质疑暂时压下,转而去思索另一个问题:查证之后呢?

    “果然不是……”

    尤其是皇室血脉之说,先皇故去多年,想要证明其身份,少不了作证之人。

    房内霎时间一静,只闻少年人字字清晰地道:“常节使自称本姓李,出身皇室正统,乃先皇幺女。”

    此等大事,自然不能单凭常岁宁一面之词。

    长孙寂看着族人:“常节使所择,乃常节使自身。”

    “大盛曾有皇女为帝的先例。”少年人目色灼灼地道:“彼时我长孙一族中亦有人出任右相,算得上君贤臣明。”

    几名族人纷纷上前,共看罢信上内容,神情起伏各异。

    他必须要找个人分担一下自己震荡的心情,才不至于将脑子震出个好歹来,而放眼整个江都刺史府里,数这位冉女史最得节使信任……再没有比对方更合适的人选了!

    几人倏地愣住,很快有人露出被戏耍愚弄的恼怒之色:“……早就猜到她不过是在故弄玄虚!回信所言,不过是为了将家主诓来江都!”

    片刻,一名族人才道:“家主,此事轻率不得——”

    忽闻此言,姚冉捧着册子的手指微微抠紧了些,面上却未见异色,近乎平静地问:“敢问望山先生是从何处得知到的这个说法?”

    听她微微咬重了“事实真相”四字,王岳一个激灵,忙不迭点头:“王某明白……”

    “祖父临终托付之际,亦未曾将女子剔除在外。”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