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节(1/2)

    见那青袍女子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天镜眼底一片清明,了然含笑道:“以实言告知天下,乃贫道本分,不为相助。”

    无绝斜睨向天镜——话还没说呢,这老道士就明白上了?

    商谈罢常岁宁“认祖归宗”之事,无绝与天镜一同离开时,无绝想到那卦象,心中好似始终扎着一根刺。

    天镜看出他的心思,叹道:“你分明也知道,避劫不是长久之计,唯有破劫才是真正解法……”

    “此劫是那么好破的?”无绝没好气地向天镜伸出一只手去讨要:“你说的轻松,可有破解之法?拿出来给我瞧瞧。”

    天镜挽着拂尘慢行,与随时都有可能气急败坏的无绝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他道:“此劫与殿下之命数紧紧相附,按卦象来看,唯有破得此劫,才能完成与此至贵八字的真正契合,方为真正圆满……”

    所以,这一道劫,是承下这份至贵命格的命劫。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倒像是已故之魂魄,欲以这至贵之命格在世间重新扎根,所需要经历的考验与代价。

    然而此劫无比凶险,甚至有命星明灭不定、或陨落于此的迹象——如若不然,无绝也不会生出这样强烈的阻止之心。

    “契合圆满与否,并不影响殿下活着……”无绝态度明确:“我只知道,殿下不可以命犯险。”

    余光扫到天镜转头看向了自己,无绝甩袖负手于背后,道:“你不必这样盯着我瞧,我早就说过,我没什么大志向,也没兴趣见证你口中提到的什么圆满奇伟之相……我换殿下回来,不是为了让她再死一次的。”

    他已经很老了,不能再失去一次殿下了。

    况且,这天下苍生也不能承受再一次失去殿下了。

    是否要完成同那八字的契合,真正成为那八字的主人,未必有那么重要,殿下平安活着,才是最圆满的事。

    见无绝坚持,天镜也不与之唱反调,但他私心里觉得,此劫是避是破,应验与否,恐怕并不会因为他们二人的渺小意志而改变。

    其中的关键,只在这劫数的主人身上。

    无绝嘴上说得坚定洒脱,心中实则也是矛盾的,一来他很了解自家主公那不服输的德性,二来他也怕贸然干涉此劫会引发什么预料之外的差池。

    在军中安置下来后,无绝饭也没吃,便又扑在了卦象上,试图找出更细致的线索,以及更妥善的解决之法。

    直到日落时分,又有士兵隔着帐帘说话:“大师……”

    迟迟没有进展的无绝听到声音就心烦,盘坐在那里,一把将面前的卦象挠了个稀巴乱:“叫魂儿呢,都说了别喊我,怎么就不听话呢!”

    那士兵的声音却未因此消失,只稍微压低了些:“玄阳子大师,是崔大都督……”

    崔璟?

    无绝立即扭头看向帐帘。

    片刻,那帐帘被打起,一道颀长挺拔的身影走了进来。

    青年换下了沉重的甲衣,穿一件寻常的鸦青色长袍,乌发以玉冠束起,一眼看去,尚未看清面容时,唯见整洁清贵之气,却已然让人移不开眼睛。

    无绝下意识地便起身相迎。

    “大师。”崔璟向他抬手行礼:“许久未见了。”

    面对崔璟这聪明人,“死而复生”的无绝也很从容笑着道:“是啊,一别数年了。说起来上回见面时,还是……”

    说到这里,无绝的寒暄之言顿了一下,才又道:“还是在京师……”

    若细说的话,是在京师大云寺中,再细一些的话,那就是崔璟拿着他给的机关图纸去破天女塔的阵法……因为他记错画错了一处,害得对方受了伤,且伤得不轻。

    想到这件往事,无绝有些愧疚心虚地咳了两声,主动倒茶,请崔璟坐下说话,询问其来意。

    诸多事务在身的崔璟也不曾迂回:“大师此来军中,想必是有要事。如今已至最要紧关头,倘若事关殿下,而有崔某可为之处,还请大师尽管交待。”

    听得这无有不从的“只管交待”四字,无绝看着眼前神态认真诚挚的青年,心头不禁闪过诸多想法与猜测。

    若他没看错的话,这崔家小子对他家主公……

    但不管了,只要人中用就行!

    崔璟的中用及好用程度,无绝是相当认可的。

    作为引殿下魂魄归来的机缘者,对方曾为殿下寻得铸象之玉,又曾孤身为殿下破阵……没准儿在殿下此时的这一道劫数上,也能帮得上什么忙呢?

    无绝掂量了一番之后,选择与崔璟言明了那一则卦象。

    此时帐外天色将昏,风沙将北境的天际染上了一层薄薄的暮紫。

    值此暮时,剑南道也起了一阵晚风。

    天色虽已暗,但荣王府前后门外停放着的车马轿子却不比白日少,来者依旧络绎不绝,多见行色匆匆。

    这些来自各处、特地前来拜见荣王李隐的人,分属不同势力,但他们的来意所求却是大致相同的——

    “请荣王殿下出兵,讨伐卞贼!”

    “请荣王殿下拨乱反正,还天下安宁!”

    “请荣王殿下为天下苍生主持大局!”

    “……”

    看着下方陆续施礼拜下,恳切相请的众人,李隐自上首起身,抬手执礼,宽大衣袖垂落,声音里有一丝对天下苍生的怜悯叹息:“承蒙诸位信赖,李隐义不容辞。”

    昔日赠剑

    得“天下人”相请主持大局的荣王府,顺理成章地开始着手准备动兵事宜。

    而在那之前,荣王府需要先打通横在山南西道的那一层阻碍,也就是那些未能归京救驾的朝廷大军。

    李隐亲自动身去往了山南西道。

    同上一次雪夜单独约见柴廷不同,李隐这一次是公开出现在朝廷大军面前,并诚恳相邀大军中的近百名部将共商大事。

    这近百人中,包括柴廷,包括监军太监,也包括听命于女帝的武将,他们曾试图拼力赶回京师救驾,却被先前只守不攻的山南西道兵力绊住了脚步,就连黔中道也出兵截断了他们的归路。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