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1/1)

    &34;宣。&34;肇启帝点了点头。据肇启帝所知,军器监虽然归军政大臣所管,却一直以律条优先,这么多年肇启帝与晋王相争,军器监一直没有介入其中,明哲保身这一点上,军器监一直做得非常好,不知今日为何突然来了?

    &34;陛下……&34;监令低着头,肇启帝道:&34;抬起头吧,你何事禀报?&34;

    &34;臣带了一份监造图纸……希望陛下过目。&34;监令小心翼翼地看着肇启帝的表情,肇启帝知道监令在这种时候拿来图纸,应当是有什么特殊的目的,于是颔首道:&34;呈上来。&34;

    这是一份机械监造的图纸,看着图纸上的内容,肇启帝面色不变,只是道:&34;若是要让这机械动起来,需要什么作为核心?&34;

    &34;这……&34;监令没想到肇启帝竟然问的是这个问题,犹豫了半晌方道:&34;最好的动力……是传说中的灵晶……&34;

    &34;据朕所知,灵晶产自一个叫做化域骨冢的地方吧?传言太祖时代有人自化域骨冢带回数枚灵晶,为太祖所用,在曌国设下了庞大的守护结界。然而化域骨冢究竟在什么地方,却失传了,你可有想过用其他的东西来替代?&34;肇启帝对这图纸确实是感兴趣的。

    &34;陛下,只有灵晶才是伤害最小的。&34;监令道:&34;这是最复杂的机关木鸟,若是腾空,四海九州,我曌国无可匹敌。&34;

    &34;你想到的只有征战么?&34;肇启帝看着监令道:&34;若是此物用于我曌国百姓,会怎样?&34;

    &34;……&34;监令愣在当场。

    &34;若是不用灵晶会怎样?&34;肇启帝没有理会呆愣的监令,只是问了自己关心的问题。

    &34;驱策这机关木鸟,需要灵力,修道之人可以法术驱策……&34;肇启帝仔细看着图纸。

    &34;普通人……若是不用灵晶……可以用……凝晶石与凝魄石……&34;监令犹犹豫豫地说完了想说的,肇启帝看向监令,然后道:&34;什么事是凝晶石与凝魄石?&34;

    &34;就是……就是……&34;监令犹豫地不敢说出,肇启帝则是道:&34;凝晶石与凝魄石都是灵晶的替代品,但是凝晶石乃是懂术法之人以人力凝聚灵气缩成,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在曌国寥寥无几,其中多数均为正一天道的弟子。而凝魄石,则是炼化活人所得。&34;

    &34;陛下!&34;监令跪了下去,肇启帝微微摇头道:&34;为何在这种时候,将这东西给我看?&34;

    &34;这……&34;监令低着头,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34;随我去御书房吧。&34;肇启帝拢了拢长袍,起身,顺便拿起了监令呈上的图纸。

    欲要跟随的侍卫被肇启帝拒绝,监令跟在肇启帝的身后,两人到了御书房。

    &34;说吧。你心中应当有觉悟才是。&34;肇启帝坐在桌案后面,表情很平静,兵部尚书以及涂山城同时出这么大的事情,一向不参与任何党争的军器监监令突然来进献图纸,一定有什么问题。

    &34;陛下……&34;监令终于似是叹息一般道:&34;陛下是否想过,有一日军器监的东西,对百姓也有莫大的好处?&34;

    &34;自然是有,可惜并不是由朕来完成。&34;曌国自立国以来,对军器监的投入都是非常巨大的,每年都要选择大量的才子才女交由军器监筛选。军器监中所产的很多东西实际上已经对曌国产生了不少的影响。

    &34;陛下可听说过飞虹居……&34;监令突然道。

    &34;嗯?未曾听闻。&34;飞虹居还真的没有听说过。

    &34;陛下果然没有听说过。&34;监令难得松了口气,若是真的听说过,恐怕飞虹居是没法存在这么长时间的。

    &34;那你先来说说,这个飞虹居到底是个什么地方?&34;肇启帝觉得,此时监令将会给自己带来一个非常重要的筹码。

    飞虹居,实际上就是一群不属于正邪两道的江湖人组成的组织。一开始,飞虹居的人都是一些桀骜不驯身负奇才的人,或是一些不得志,看破功名利禄的人。他们组成了最开始的飞虹居。

    飞虹居主要对天文、历法、机关、术法等方面多有研究,并将成果用于百姓,随着精研的扩大,一个没有朝廷支持的组织,需要的大量经费,还有所需的材料来源自然就成了问题。于是有一部分人就组成了飞虹居中另外一个部分。

    这个部分的人负责四处收集材料,并将一部分飞虹居制造出来的东西卖出去,换来的钱再购入所有飞虹居需要的东西。久而久之,这部分的人在各方都有了人脉。但是这也意味着飞虹居为世人所知的可能增大。

    飞虹居本身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组织,在飞虹居精研的很多东西甚至本身就有极大的危险性,飞虹居若是被世人所熟知,这就意味着将会被各方势力所觊觎。为了保证飞虹居的隐秘和安全,一部分飞虹居的前辈最终决定,将飞虹居的一部分人通过科举或是各种方式暗中加入朝廷。

    这样能够更好帮助飞虹居隐藏,也方便了解江湖各大势力的动向,并且若是发生什么意外也可以照应。

    &34;也就是说,飞虹居实际上不属于朝廷,也不是正道或是邪道门派,反而却派了很多弟子,成为了朝廷的官员?&34;肇启帝微微皱眉,若是监令并非信口开河,就简单了,拖出去杖刑就完事了。

    不过看样子,监令可是一点儿开玩笑的意思都没有。这样的一个组织存在了应该很多年才是,居然一直都没有人发现他们的存在。

    &34;是……&34;监令很清楚自己说出的话,都是非常危险的话。

    &34;该不是这次飞虹居很多人都卷入了兵部尚书通敌的案子里去了吧?&34;更糟糕的情况是,不止是卷入了兵部尚书通敌的案子,还可能卷入了这场皇权角逐。而监令是迫于无奈,才向自己坦诚。

    &34;……&34;监令原本在路上已经想了很多的措辞,没想到这个时候竟然发现,很多话并不是事先想好就能说出口的。

    &34;嗯?&34;肇启帝双眉终于猥琐,面上露出了微寒,看得监令退了一步,立刻躬身,不敢与肇启帝对视。

    &34;恕你无罪,说罢。&34;肇启帝收回了方才的表情,略微带了点无奈道。

    &34;陛下,飞虹居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时间了,难免有人初心不复,为世间繁华所扰,忘记了先辈们的初心。&34;监令小心翼翼地说出这番话,肇启帝是何等聪慧之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不知多久以前,飞虹居终于有一部分人耐不住寂寞,决定放弃先辈们一直秉持的大隐于市的想法,有人甚至妄图染指朝政之事。为此飞虹居分成了两派,开始内斗。

    &34;那么你所说的这些人妄图干预朝政之人,他们做了些什么?&34;肇启帝闭目问道。

    &34;据臣所知,其中一人曾与晋王殿下的人在曲河镇接触过,似乎是进行了什么交易。&34;实际上监令并不知道,在曲河镇的交易,便是肇启帝得到的那封密信。

    &34;晋王……&34;肇启帝思考了片刻,然后道:&34;你们不觉得,在晋王手下,你们更能施展才华,将所学得以所用么?&34;

    &34;陛下……&34;监令对肇启帝行了大礼,然后道:&34;非是如此,我们所学,不过是遵照先辈之训,为民所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并非是作为兵器诉诸暴力。&34;

    &34;朝廷征战四方,本就无可厚非,若否,四方便会吞噬我曌国。&34;肇启帝道。

    &34;以陛下之才,以及方才陛下看机关鸟之意,实际上不也已经了解,国之利器也会成为民之大害。陛下难道没有想过,晋王殿下若是得到这些,会发生什么吗?&34;监令有些焦急。

    &34;……&34;肇启帝看着监令,皱眉道:&34;还有很多?&34;

    &34;不止这些机关鸟……还有很多……&34;监令低着头。

    肇启帝揉了揉太阳穴,真是多事之秋啊……然后道:&34;朕也是一国之君,何以此时你来找我?&34;

    &34;陛下虽是一国之君,但是陛下素来仁慈……&34;监令实际上是来赌一次,肇启帝看着监令道:&34;以你们的能力,应该是确定就算今晚我一怒之下杀了你,也不可能在朝廷中找到你们飞虹居的半点蛛丝马迹,而你只要一死,就不会有人泄密了?&34;

    &34;陛下!&34;监令一愣,确实没有想到肇启帝会猜到这个用意。

    &34;你先将这图纸收着吧。&34;肇启帝起身,将图纸交给监令道:&34;现在时间太短,也来不及将此物进行监造,何况灵晶难寻,除非朝廷内乱之后派人前往找寻灵晶所在的下落,否则无从处理。&34;

    &34;是……&34;监令接过肇启帝手中的图纸,肇启帝沉思片刻,然后道:&34;据我所知,三弟曾在涂山城出现过,以三弟的性格,涂山城若是出事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你可前往涂山城找寻三弟的下落。&34;

    &34;陛下是有何任务交托臣下么?&34;监令觉得奇怪,馨王素来就不过问任何朝政,对朝廷之事根本就不了解,除了地位尊贵,实际上根本就是个在野闲人。就连晋王也从来没有把馨王当成过什么对手。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