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2/2)

    &esp;&esp;郭大有哭是有原因的。

    &esp;&esp;一个开了头,就有第二个,有第二个就有第三个,马太效应,买的人越多就吸引越多人买,呼啦啦无数人拥进店铺里争相购买,别家铺子都是稀稀落落,就这家里三层外三层围得人挤人,这得多大个便宜占才能让大家伙这么激动?

    &esp;&esp;这都没算上在大相国寺附近开铺子一天的租金多少钱, 雇来的伙计、账房工钱几何。

    &esp;&esp;话音一转, “当然,此乃本官私人行为, 多少亏损自当由本官一力承担,属于你的分红该是多少还是多少。”

    &esp;&esp;第153章

    &esp;&esp;站在帝王身后,替其揉捏肩膀的范芷兰闻言,手下的动作一顿,脸色难看。

    &esp;&esp;……

    &esp;&esp;买了就是做善事,不喜欢还可以退,关键这水钟是真实用,看个时辰点儿的多方便呀,那更夫两个时辰才敲一次,这水钟都精准到了刻钟,关键还随时能看

    &esp;&esp;“对对对,这是必须的,有大用,我可听说这东西造出来的数量有限,先买先得,后面来晚了买不着呢。”

    &esp;&esp;“见过吗?这可是全京城头一份儿,不光是全京城头一份儿,全天下都没有这新鲜玩意儿,咱普通老百姓竟然先用上,你就说这钱花得值不值。”

    &esp;&esp;这话听得张公公心头一跳,他自然知道这是皇帝随口之言,兴头上有些许夸张成分,可正因为是随口之言,才是帝王为数不多的真情实感。

    &esp;&esp;“啥?”郭大有咽了口唾沫,喃喃道:“您, 您的意思?”

    &esp;&esp;皇宫帝王寝殿内,宫灯通明,殿内传出帝王爽朗的大笑声,文昭帝眼前摆了一件造型精美的青铜水钟,此时那浮标正指向戌时三刻。

    &esp;&esp;如今店里的成品分高、中、低三档, 分别作价文银十二两、五两、一两。

    &esp;&esp;“嗯”,宋三郎点点头, “中州老百姓现下连草都没得吃了, 饿殍千里,惨不忍睹。本官想略尽绵薄之力。”

    &esp;&esp;“不光新鲜,还能买回去跟人显摆显摆呢,哈哈哈。”

    &esp;&esp;“说得对,我也买一套回去新鲜新鲜去。”

    &esp;&esp;“您看这……是不是想个什么法子补救一下?”

    &esp;&esp;宋三郎笑了笑,没多说什么,他没必要事事向郭大有解释说明,肯说上一两句已经是顾全了郭大有的颜面。

    &esp;&esp;文昭帝想了想,道:“给个郎中干着吧。”

    &esp;&esp;不止是售卖一空,就连预订的单子都排到了两个月以后。

    &esp;&esp;她尽心尽力地讨好伺候眼前这个比自己亲爹岁数还要大的男人,不得他半句夸奖,宋景辰小崽子不过是献上一口破钟就讨了皇帝的欢心,当真气人。

    &esp;&esp;皇帝自己都说兢兢业业了,张公公自然顺着他的意思说话,陪笑道:“陛下英明。”

    &esp;&esp;整个马街都炸了,买了的人为了彰显优越感,自动替店里做宣传——

    &esp;&esp;文昭帝斜靠在金丝软垫上,面色十分愉悦,朝旁边张公公笑道:“这满朝文武,无一人比得上辰哥儿更得朕的欢喜。”

    &esp;&esp;郭大有想管宋景辰叫爹的心情都有了,可真是个祖宗。

    &esp;&esp;专门为大户人家打造的青铜水钟不在其列, 那个光是请名师雕刻花纹的费用就已经超过千文, 更不要说制造水钟的原料乃是比铁更为珍贵的青铜。

    &esp;&esp;祖奶奶,祖爷爷,这得赔进去多少,我算算,我算算……

    &esp;&esp;……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esp;&esp;郭大有看着店里红火沸腾的场面,一张老脸哭丧成了菊花,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苍天啊,他想吐血!

    &esp;&esp;不等外面的人反应,屋里的郭大有吓一哆嗦——

    &esp;&esp;我滴个败家祖宗呀,最败家的纨绔少爷都得磕头管您叫祖师爷,老郭我呕心沥血折腾一顿,好容易积攒了两个月的货一下子拿出来卖就是为了大赚一笔,您这小嘴一开全给我祸祸没了不说,还得倒贴!

    &esp;&esp;另外这家店可是开在大相国寺的大铺子,这么大一门面,也不用担心他跑掉,买到就是赚到!

    &esp;&esp;郭大有心里滴血,嘴上忙道:“三爷这说的哪里话,大有虽爱财,亦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如今中州百姓遭难,自当如三爷一般,能帮一把是一把。”

    &esp;&esp;啥,开张一个月内卖出多少就捐多少?

    &esp;&esp;宋三郎:“不必, 是我的意思。”

    &esp;&esp;不行,得赶紧去看看,手头上的事可以晚点儿办,热闹必须得先看,看热闹这种事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就得趁、热、看!

    &esp;&esp;这会儿郭大有见宋三郎进屋来,忙紧地拉着人去后堂,苦着脸道:“三爷, 辰哥儿一片为国为民之心是好事儿, 可咱真亏不起呀。”

    &esp;&esp;洛京城繁华,光人口就有一百六十余万,郭大有积攒两个月的水钟短短十天内便售卖一空!

    &esp;&esp;“照你这么说,若是抢到了再转手高价卖出……”说话之人,话说一半儿猛地捂住了自己嘴巴,而旁边听到之人毫不犹豫,就一个字:抢啊!

    &esp;&esp;“你们这帮买椟还珠的,人家这水钟是有大用的。”

    &esp;&esp;制造水钟的生铁四十文一斤, 这一套水钟最简陋的要用到两只铁皮壶,若要精准计时则需四只铁皮壶,而打造一只铁皮壶至少得需用到二斤铁。

    &esp;&esp;正是宋景辰趁着交书法作业的机会,给皇帝献上这件金色青铜水钟,顺便说了要将卖水钟的收入全部捐给朝廷之事。

    &esp;&esp;她正兀自郁闷,就听皇帝又对张公公道:“他爹宋文远在户部主事的位子上兢兢业业干了三年,也该动一动了。”

    &esp;&esp;按照小祖宗放出去的豪言“卖多少,捐多少!” 也就是说每卖出一套水钟,低档亏二百, 中档亏四百,高档至少三两银子起亏!

    &esp;&esp;这还不算加工费,若要再加上加工费, 这一套水钟的成本约莫在二百文到四百文。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