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节(1/2)

    

    &esp;&esp;哥哥亦无需为弟忧心,弟本不惧牢狱,奈何眼下牵扯太深,弟若不能脱身,便是打了陛下的脸面。

    &esp;&esp;是以,此非弟不能忍,实乃陛下不能忍。陛下站我,大哥与爹爹只需想一周全之策为陛下献梯,此难可解。

    &esp;&esp;还有,宴安、淮之师傅必会为我忧心,还请大哥替弟解释一二,请其勿念。

    &esp;&esp;……”

    &esp;&esp;放下信纸,宋景茂眼圈泛红:辰哥儿是真的长大了。

    &esp;&esp;这边宋三郎一个人在南州府,儿子长这么大,还从未离开过他的身边,哪能不想,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儿子大概没功夫想他这爹,除了刚开始来过一封信,再没来过信问候。

    &esp;&esp;“老爷,老爷,京城来信了。”管家从厅外兴冲冲报喜似的跑进来,他可是知道自家老爷老早就盼着京城那边的信呢。

    &esp;&esp;宋三郎闻言眸子一亮,不由从椅子上站起来,心说这小崽子总算是想起他这老子来了。

    &esp;&esp;似乎是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宋三郎淡淡朝管家道:“拿来我看。”

    &esp;&esp;第214章 动我儿子试试?

    &esp;&esp;宋景辰在大理寺卿府上该吃吃, 该喝喝,有空了便抄两篇律法,没空了躺在逍遥椅上养神。

    &esp;&esp;吴正也不知道他年纪轻轻养得那门子神,不过他更好奇这小子为何如此这般胸有成竹, 他道:“小子, 十天已经过去六天, 今天已经有人开始在朝会上拿你说事儿了。”

    &esp;&esp;宋景辰打了个哈欠, “有何大惊小怪,施国公沉不住气了呗。”

    &esp;&esp;吴正瞪他:“他沉不住气了,你为何还能这般沉得住气, 你难道不该为自个儿担忧吗?”

    &esp;&esp;宋景辰:“我担什么忧?应该担忧的是施国公才是。”

    &esp;&esp;吴正凑过大脑袋来:“此话怎讲?”

    &esp;&esp;宋景辰瞅他一眼:“你猜。”

    &esp;&esp;吴正不耐烦:“少跟老夫卖关子。”

    &esp;&esp;宋景辰反问道:“难道不是你先跟我卖关子的吗?”

    &esp;&esp;“我什么时候跟你卖关子了?”吴正胡子一翘。

    &esp;&esp;宋景辰:“陛下要惩治我,必然也跑不了你这个收受贿赂的包庇犯, 咱们俩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你都不急,我急什么?

    &esp;&esp;吴大人从头到尾就没有表出丁点担忧,可见是胸有成竹自有脱身之法, 大人能脱身, 就证明没包庇我, 既然没包庇我,谁敢治我的罪?”

    &esp;&esp;吴正先是一怔, 随即哈哈大笑,道:“不错, 算你有点脑子, 这样吧,咱俩打个商量, 你出钱我出力,如何?”

    &esp;&esp;宋景辰摇头:“不好?”

    &esp;&esp;“为何不好?”吴正不解。

    &esp;&esp;宋景辰:“你能想到的法子我早就想到了, 为何还要白给你钱。”

    &esp;&esp;吴正忙道:“你想到了什么?”

    &esp;&esp;宋景辰朝他一笑,“我其实一直就在想,你为何会不怕那施国公发难,想着想着我就想明白了。”

    &esp;&esp;……

    &esp;&esp;子时刚过。

    &esp;&esp;静谧的夜色中,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在东榆街巷口突兀响起,一人一马朝着宋府门前飞奔而来。

    &esp;&esp;两个守门的门房见状忙挑起灯笼查看情况,同时高声询问,“什么人?”

    &esp;&esp;“南州府三爷给大少爷的信,三匹马跑了三天三夜,十万火急的事,赶紧的,速去禀报!”

    &esp;&esp;门房一听这都赶上官家的八百里急报了,定是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不敢耽搁片刻,朝着院里撒丫子飞奔……

    &esp;&esp;翌日早朝。

    &esp;&esp;天子登銮,文武百官山呼朝见,还是那老一套程序过后,赵鸿煊照旧例行一问:“诸位卿家可有事奏?”

    &esp;&esp;下面为首几人,施崇信老神在在,如今他既是国公,更是当朝宰辅,他要表达什么意思,自有下面人替他张口。

    &esp;&esp;有人在前面试探皇帝态度,他在后面进可攻,退可守,不至使事情毫无转圜余地。

    &esp;&esp;事先得了授意的御史中丞上前一步,要求彻查宋景辰一事以正法纪,又说什么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可因其父兄对朝廷有功便赦免其罪,等等诸如此类。

    &esp;&esp;赵鸿煊直听得面色阴沉如水。

    &esp;&esp;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种话,天子可说,臣子不可说,你把话怼皇帝脸上说,谁给你这么大脸?

    &esp;&esp;还不就是你背后的施国公吗?

    &esp;&esp;皇帝在心里给施国公又重重记上一笔。

    &esp;&esp;张璟出列,“陛下,钱中丞此言完全建立在外面流言之上,身为监察御史,更应谨言慎行,如何能听风便是雨,臣以为不妥。”

    &esp;&esp;“张大人又如何得知在下没有派人调查,莫要以你猜测胡乱断言钱某。”

    &esp;&esp;不愧是监察御史,钱中丞亦是个难对付的。

    &esp;&esp;不等张璟说话,宋景茂面无表情出列,他向上拱了拱手,道:

    &esp;&esp;“陛下,中丞大人口口声声我宋家贿赂大理司卿包庇舍弟,臣敢问中丞大人,舍弟何罪之有?”

    &esp;&esp;他这话一出口,问得满朝文武均是一愣。

    &esp;&esp;御史中丞狐疑得看了宋景茂一眼,道:“自然是囤积居奇之罪,这是陛下亲口定论,怎么?宋学士是在质疑陛下吗?”

    &esp;&esp;宋景茂朗声道:“陛下所言自然不错,舍弟的确有囤积居奇之行为,只是中丞须知依照我大夏朝律法,这囤积居奇之罪只针对粮食,并未有对其他事物做出相关律法规定。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