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咱也捐(1/1)

    

    &esp;&esp;主簿报完了募集到的粮食数,又噼里啪啦拨算盘,这次算的快,

    &esp;&esp;“除了粮食外,还募集到了三千两银钱。”

    &esp;&esp;林书扬激动地拍着手,在厅堂里绕圈圈。

    &esp;&esp;“好,好,好。”

    &esp;&esp;“等天使来了,都不用等的时间,立刻就能拉着粮食走了。我再给圣上上一封请功折子,这个事情有戏!”

    &esp;&esp;福田县的各级官员和林书扬一样,开心不已。

    &esp;&esp;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esp;&esp;“林大人,年前我家成衣铺子做了几批防护衣送去北昌府赈灾,所有的布料都是沈家无偿提供的,这点您记得添上。”

    &esp;&esp;林书扬一怔,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他怎么不知道?

    &esp;&esp;“县君何不来县衙知会一声,我们也该出一份力的。”

    &esp;&esp;白夏笑笑,“林大人在这次的事上可是出了大力呢。”

    &esp;&esp;“此间事已了,我就先回了,各位大人先忙。”

    &esp;&esp;白夏微微颔首,县衙等人忙道:“恭送县君。”

    &esp;&esp;白夏的品级比在场所有人都高,因此所有人见着她都要行礼。

    &esp;&esp;出了县衙,周环道:“姑娘,咱们是回村还是留在府城?”

    &esp;&esp;“回村吧。”

    &esp;&esp;大过年的,县城里的商家都还没有开门呢,街上冷冷清清的。

    &esp;&esp;自家爹娘还留在村里,一个人住在诺大的县君府,也怪冷清的。

    &esp;&esp;一行人午食都没有吃,直接赶回村里。

    &esp;&esp;等回到村里,早已过了午时。

    &esp;&esp;得知白夏等人还没有吃饭,夏氏立马吩咐厨娘做了几个菜来。

    &esp;&esp;“竟是忙什么事情去了?连饭都顾不得吃。”

    &esp;&esp;看着狼吞虎咽的几个人,夏氏心疼得紧。

    &esp;&esp;白夏三两下吃完一碗米饭,胃里有了些饱腹的感觉,这才腾出嘴开口,

    &esp;&esp;“西北开始打仗了,户部拿不出粮食了,圣上下旨从南边各个府县调粮呢。”

    &esp;&esp;“咋?西北怎么打起来了呢?”

    &esp;&esp;方婆子大惊,那西北的羌族人高马大,特别彪悍,和草原上的胡人也差不离。

    &esp;&esp;且西北是一个很重要的关口,若是西北失守,羌族人可以一路打到京城来。

    &esp;&esp;白夏喝了一口汤,舒了口气,“北昌府这两年来多灾多难,这次又是很严重的瘟疫,卫家军十万兵马染上瘟疫的人足有几万人。我估摸着,西北是想趁此机会攻打进来。”

    &esp;&esp;西北打进来,卫家军因染上瘟疫无法支援。

    &esp;&esp;若是这时候全力攻打西北,西北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被攻破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esp;&esp;若她是羌族人,也会趁这个大好机会攻打进来。

    &esp;&esp;夏氏不解,“圣上让调粮,你去县城干嘛。”

    &esp;&esp;“此次调粮数目肯定不少。福田县里这两年间多次调粮,粮仓也就堪堪满吧。若是将粮食调走,我们县里若是发生什么事情”

    &esp;&esp;白夏没有说完,方婆子连‘呸’三下,“呸呸呸小孩子说话无状,冲撞了您老人家,老天爷您别怪。”

    &esp;&esp;说完还跺了三下大腿。

    &esp;&esp;白夏:“。”

    &esp;&esp;方婆子轻拍了下白夏,“话别乱说,咱福田县好着呢,老天爷疼宠我们,让我们年年风调雨顺。”

    &esp;&esp;白夏配合地点点头,“我阿奶说的对。”

    &esp;&esp;又道:“总之就是,咱县里的储粮不一定够,然后我就给林县令出了个主意,让他召集全福田县有钱有粮的人,开一个募捐会。”

    &esp;&esp;“有钱捐钱,有粮捐粮,筹集粮食给西北送过去。”

    &esp;&esp;夏氏瞪眼,“筹到了?”

    &esp;&esp;“嗯,一共七千八百石呢。”

    &esp;&esp;“嗬——那可不老少呢!”夏氏惊道。

    &esp;&esp;白夏笑笑,“我也没有想到能筹集到这么多呢。”

    &esp;&esp;这真真是出乎她意料之外了。

    &esp;&esp;“咱们福田县的百姓啊,都是爱国之人啊,就这份爱国之心,全大庆没哪个地方的人比得上的。”

    &esp;&esp;夏氏和方婆子狠狠点头。

    &esp;&esp;听了半天的白老头开口,“咱们家捐了没有?”

    &esp;&esp;“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以福田县君的名义捐了三千石。”

    &esp;&esp;白老头默念着孙女说的这一句话,连连点头。

    &esp;&esp;突然瞪眼,“咱家怎能不捐呢?咱家也爱国,咱也不用捐太多,捐个五十石吧。”

    &esp;&esp;“爷爷,我可是捐了三千石呢。”

    &esp;&esp;“你捐的是你福田县君捐的,又不是我老白家捐的。”

    &esp;&esp;白老头一摆手,背着手快步出去了。

    &esp;&esp;白夏隐隐听见他招呼着家里的小厮去库房里扒拉米粮的声音。

    &esp;&esp;白夏:“。”

    &esp;&esp;方婆子翻了个白眼,却道:“那西北若是守不住了,咱们这些百姓的日子才难过呢。”

    &esp;&esp;“小时候听我祖母说,她小时候啊西北人闯入中原,烧杀掠夺,不把我们汉人当人的。见人就砍,把汉人抓去当他们的奴隶。”

    &esp;&esp;白夏想这一段和历史上倒有些相似。

    &esp;&esp;夏氏道:“后来呢?”

    &esp;&esp;“后来就被赶跑了呗。”方婆子嗐一声,“你爹说的对,咱们做大庆的子民该当出一份力,就当是为了咱们以后的好日子。”

    &esp;&esp;“爷奶大义!”

    &esp;&esp;白老头一通吩咐,自有下人去做。

    &esp;&esp;白老头那动静颇大,因为家里的粮仓盖在晒谷坪那地方,见白家人在搬粮都有些好奇。

    &esp;&esp;“天心伯,你家做什么呢?”

    &esp;&esp;白老头背着手,“西北打仗了,朝廷缺粮,县太爷征集粮食呢,我家刚好有些余粮,也要为朝廷出一份力。”

    &esp;&esp;“西北打仗了?不是好多年没打了?”

    &esp;&esp;“西北什么时候开始打仗了?怎么没有听人说过呢?”

    &esp;&esp;“我也是今日才知道的,西北的消息传过来要很久呢,我家也是有别的路子。”

    &esp;&esp;众人想想白家发达了,一家三门官,肯定是能有一些小道消息的。

    &esp;&esp;有人道:“西北打仗了,粮价肯定得上涨,我们要不要多屯些粮?”

    &esp;&esp;白老头没好气道:“咱们福田县这几年风调雨顺的,粮食产量年年增长,自己种的地紧够你吃到秋收的时候了,你还屯什么粮?养老鼠啊!”

    &esp;&esp;村长也过来了,“说的是,今年这天气,一看就是个丰收的年景。”

    &esp;&esp;花那高价去屯粮,是不是傻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