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说书人(1/1)

    

    &esp;&esp;一行人一路走,一路看。

    &esp;&esp;不时停下看看看路边上的各种杂技表演。

    &esp;&esp;就算站在外围什么也看不见,也要跟着人群鼓掌喝彩。

    &esp;&esp;白夏对这些表演没什么兴趣,倒是路边的小吃吃了不少。

    &esp;&esp;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玉箫歌舞。

    &esp;&esp;此情此景,只想吟一首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esp;&esp;“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esp;&esp;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esp;&esp;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esp;&esp;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esp;&esp;回首,她的那人,并未出现。

    &esp;&esp;轻叹一声。

    &esp;&esp;“阿姐,那位可是温先生?”

    &esp;&esp;本欲转身的白夏,顺着丫丫所说的方面看去,入目是一位穿着简朴面容枯燥两鬓白发的老人。

    &esp;&esp;细细一瞧,的确是温乔。

    &esp;&esp;今日的温乔装扮成一位说书先生,惊堂木一拍,讲起故事来抑扬顿挫,情感充沛,引人入胜。

    &esp;&esp;白老头等人已经围住了他的说书摊子,听得津津有味,一边鼓掌交好。

    &esp;&esp;白夏抽了抽嘴角,“你是怎么认出他的?”

    &esp;&esp;打扮成这个样子,若不往温乔身上猜,可真是不像。

    &esp;&esp;丫丫撇撇嘴,“一般的读书人,哪里有温先生那么大的体格。”

    &esp;&esp;白夏恍然点头。

    &esp;&esp;这温乔身材高大,四肢发达,其貌不扬。

    &esp;&esp;偏偏身上还有点文气,看着忒违和了。

    &esp;&esp;一般的读书人,还真没有这样的。

    &esp;&esp;温乔深谙说书人的‘美好品质’,说到正精彩的部分,惊堂木一拍:

    &esp;&esp;“欲听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esp;&esp;吊足了听众的胃口和期待感。

    &esp;&esp;围观人群正听得起劲儿,哪里肯依。

    &esp;&esp;一个个纷纷抱怨起哄,更有直接打赏者。

    &esp;&esp;奈何人温先生是个有原则的说书先生,说不讲了就是不讲了,快速收拾好自己的物品。

    &esp;&esp;一个转身,隐没在茫茫人海中。

    &esp;&esp;白夏看着一脸失意的白家众人,摇头失笑。

    &esp;&esp;“这个说书先生真是与众不同,这么多听众呢,说停就停了。”

    &esp;&esp;“可不是,忒奇怪了,若是我,肯定继续讲下去。”

    &esp;&esp;白老三道:“有钱不赚是傻子。”

    &esp;&esp;白夏觑了眼自家三叔,人家这才是手段高呢,吊着你们心,让你们恨不得天天光顾他的摊子。

    &esp;&esp;不过吧,明日族学开始上课了,估计这‘后续’可能没有后续了。

    &esp;&esp;“这温先生可真是不同,哪有先生会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说书的呢?”

    &esp;&esp;丫丫不解,“是温先生太穷了吗?”

    &esp;&esp;白夏摇摇头,“不是吧。”

    &esp;&esp;族学一个月给五两月银呢,笔墨纸砚都是族学提供,更不用说温家本身也是个大地主呢。

    &esp;&esp;“估摸着,是个人兴趣吧。”

    &esp;&esp;丫丫若有所思,这个温先生和一般的读书人真的很不一样呢。

    &esp;&esp;不似一般读书人的迂腐,也没有那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酸儒气息。

    &esp;&esp;丫丫意外地觉得,说书先生和温乔很搭。

    &esp;&esp;·

    &esp;&esp;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esp;&esp;元宵一过,田间地头忙碌起来。

    &esp;&esp;猫了一冬日的动物植物纷纷露头。

    &esp;&esp;王老根每日田间、小院讲课,教述大家种植土豆,如何整地,如何挖沟,如何施肥以及各类注意事项等等。

    &esp;&esp;亦或是教那几家院子种植双季稻的人家,如何育种,地里该怎么规整。

    &esp;&esp;白夏在一旁看着,王老根在种田方面确实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esp;&esp;讲课的同时,还提出自己的一些心得以及一些小改动,一点儿不藏私。

    &esp;&esp;她也收获颇丰。

    &esp;&esp;忽如一夜春风来,光秃秃的枝条上生满了嫩绿绿的小芽儿。

    &esp;&esp;过了一冬,山上的果树苗又长了不少。

    &esp;&esp;入冬时节,又买入了不少的树苗,直接将剩下的山上栽满了树。

    &esp;&esp;县郊那边的山上还盖了几座精美的亭子,以供赏花的游人们歇脚。

    &esp;&esp;别庄游客一直不断,就如白夏所想,冬日里赏梅的游人无数。

    &esp;&esp;入春后,万物复苏,踏青游玩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esp;&esp;而别庄又能看又能吃,是外出游玩一个很好的选择。

    &esp;&esp;白夏从天龙山下来后,就带上她的黑铁进山了。

    &esp;&esp;养了一冬的膘,山鸡野兔等又大又肥。

    &esp;&esp;白夏准头好,不一会儿就抓了三只野鸡四只野兔。

    &esp;&esp;雷花:“姑娘,为什么我都抓不到。”

    &esp;&esp;语气颇为沮丧。

    &esp;&esp;小七凉凉道:“学艺不精,再接再厉。”

    &esp;&esp;雷花自闭。

    &esp;&esp;怒瞪他一眼,自发的拿过他手里的猎物。

    &esp;&esp;“我来拿猎物,你跟着姑娘吧。”

    &esp;&esp;她和猎物真的没什么缘分,她家姑娘用一个小石子能砸死他们。

    &esp;&esp;而她,不说也罢!

    &esp;&esp;白夏一路走走停停,大的野物没有见到,小东西到是打了不少。

    &esp;&esp;本想继续往深处走走看看,谁知途径一蛇窝。

    &esp;&esp;五彩斑斓的蛇密密麻麻的缠绕在一起,缓缓蠕动,看得白夏头皮发麻。

    &esp;&esp;“姑娘,我们回吧。”

    &esp;&esp;雷花的气音颤颤抖抖,显然也被那窝蛇恶心到了。

    &esp;&esp;白夏立刻转身,甩了甩脑袋,将那一窝蛇的画面摔出脑海里,再待下去,她怕会吐出来。

    &esp;&esp;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esp;&esp;北昌府瘟疫全面治愈的好消息和西北战事胜利的消息追随着春风吹过大庆的大江南北。

    &esp;&esp;举国上下自是喜悦一片。

    &esp;&esp;而伴随着云南王英勇不输当年,将羌族二王子斩于马下的消息传来,这片喜悦达到最顶峰。

    &esp;&esp;“云南王爷果真是我大庆第一战神!”

    &esp;&esp;说话的是终于说服娘亲,来白夏别院里赏花的潘若。

    &esp;&esp;此刻,满脸钦佩。

    &esp;&esp;云阳则是一脸自豪骄傲,“我云南王府在战场自是勇猛无敌。”

    &esp;&esp;只是心里到底是有些担心。

    &esp;&esp;祖父年纪大了,征战沙场几十年,身上大病小病不断,这一次也不知道是否受了重伤。

    &esp;&esp;“听闻那羌族二皇子乃是羌族最强的勇士,还是此次带兵攻打我大庆的大将军呢,如今他一死,那么西北的战事应该快结束了吧。”

    &esp;&esp;白夏点点头,“若没有意外,应该快了吧。”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