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劫补给(1/3)

    

    &esp;&esp;冬日的太阳也变得慵懒起来,躲在云海里,迟迟不肯露头,天地间一片冷森森的阴暗。

    &esp;&esp;时近正午,李四维巡视完各部,信步走到团部大门外,差点和步履匆匆的卢铁生撞了个满怀。

    &esp;&esp;“团长,”卢铁生生生地刹住了脚步,抬头一望李四维,满脸喜色,“回来了……甘飞回来了!”

    &esp;&esp;“哦,”李四维连忙大步往院里走去,精神抖擞,“传令各部,立刻出发!”

    &esp;&esp;甘飞回来了,特勤连应该快行动了!

    &esp;&esp;“是!”卢铁生答应一声,匆匆而去。

    &esp;&esp;李四维快步往会议室走去,却见甘飞已经迎了出来,脸上汗迹未干,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团长,小鬼子的补给队一出运城,俺就往回赶……不过,俺跑不过小鬼子的汽车,想来兄弟们应该和小鬼子交上手了。”

    &esp;&esp;“无妨,”李四维笑着拍了拍甘飞的肩膀,“能把太臣的小鬼子引出来,反倒能省些事……只是,消息怕是莫得这么快传过来啊!毕竟,伏击点离太臣还有几十里地!

    &esp;&esp;伏击点是黄化早已选好的,自然在永运公路上。

    &esp;&esp;永运公路东起运城,西至永济,是日寇驻永济部队最重要的一条补给线。

    &esp;&esp;永济地处运城盆地西南端,南依中条山,西濒黄河,北望吕梁,东连运城,扼风陵渡之乃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之要冲。

    &esp;&esp;日寇为夺取风陵渡,抢占潼关,兵进西北,于三八年八月八日派出牛岛师团(第二十师团)一部三千余人从运城直扑永济。

    &esp;&esp;第三十八军先头部队――独立第四十六旅奋起反抗,在永济与日寇浴血搏杀至八月十七日,又退至韩阳镇坚守半月,直至日寇三面合围才奉命撤退,其中惨烈之状足以震动秦晋大地。

    &esp;&esp;此役,永济和风陵渡虽然丢了,但为第三十八军主力进驻中条山争取了时间。永济和风陵渡陷落之时,第三十八军已经在中条山西段布置起了三百里防线,让日寇不敢渡河西进一步!

    &esp;&esp;随后,第三十八军升格为第四集团军,所部扩编为三个军,牢牢地在中条山站稳了脚跟,日寇也只得止步于永济一线。

    &esp;&esp;永济成为了日寇窥视西北的前哨据点,补给除了就地掠夺,就只有靠永运公路另一端的运城供给了。

    &esp;&esp;作为日寇驻永济部队的重要补给线,永运公路沿线自然戒备森严。

    &esp;&esp;至六六战役以后,日寇的地盘又向南拓展了许多,永运公路已然固若金汤。

    &esp;&esp;至少,小鬼子是这样认为的!

    &esp;&esp;永运公路中段从一片低矮的山岭中蜿蜒而过,其中最为险要的一段便在寇家岭下。

    &esp;&esp;寇家岭高不过二三十米,只因此处公路蜿蜒曲折,加之公路的另一侧又是一条小河,地势狭窄,故而险要。

    &esp;&esp;时近正午,薄雾尽散,太阳却依旧没有露头的迹象,时有寒风轻拂而来,吹动岭上的枯树荒草,一片萧瑟景象。

    &esp;&esp;矮树枯草中,孙大力冒出头来,举起望远镜沿着山脚下的公路缓缓向东望去,一直望到了公路的尽头,失望之色渐渐在冻得青紫的脸上积聚,最终只得放下了望远镜,忿忿地骂了一句,“狗日的,怕是又要多挨一晚上了!”

    &esp;&esp;山中虽有一个破败的村子栖身,可那残破的房屋根本抵挡不住冬夜的寒风。

    &esp;&esp;“再等等吧!”一旁的黄化抬头望了望天色,“已经等了三天,应该快了!”

    &esp;&esp;“连长,”黑娃冻得嘴唇发紫,望着黄化苦笑不已,“俺们这好比是守株待兔呢!要不得哦!”

    &esp;&esp;黄化扭头望了黑娃一眼,笑着摇了摇头,“不一样的!至少,我们晓得兔子这几天肯定会往这里撞!”

    &esp;&esp;“对头!”孙大力也望了黑娃一眼,笑骂着,“黑娃,你龟儿……”

    &esp;&esp;“来了!”

    &esp;&esp;孙大力话音未落,一个惊喜的声音便响了起来,“车来了!”

    &esp;&esp;黄化精神一振,连忙往东面望去,就见三个小黑点沿着山脚下的公路缓缓地靠了过来。

    &esp;&esp;孙大力也举起了望远镜,望着公路,一抹笑意爬上了嘴角,“五辆车,和你说的一样!”

    &esp;&esp;“好!”黄化心中大定,“兔子总算来了……”

    &esp;&esp;“嘟嘟嘟……”

    &esp;&esp;碎石公路有些阴冷湿滑,五辆汽车缓缓驶来,车中不时地飘出叽哩哇啦的笑语声。

    &esp;&esp;自六六战役之后,这条补给线便再未遭遇过袭击,一众小鬼子显然没有察觉到今天的寇家岭上已然多了一份杀机。

    &esp;&esp;岭上,特勤连的伏兵一字排开,两门速射炮布置在两端,两挺歪把子居中,三十多条各式长枪夹杂其间,速射炮已经准备就绪,枪已子弹上膛,一双双眼睛正紧紧地盯着山脚下缓缓驶来的车队。

    &esp;&esp;近了!

    &esp;&esp;越来越近了!

    &esp;&esp;五百米,三百米……

    &esp;&esp;众兄弟的心慢慢地提了起来。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