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起义老兵闹事了(2/5)

    毕克楠答道:“二十三个。”

    周忠贵感慨道:“历朝历代为官,嘴上都挂念着水,可是就是治理不好,把水治好了,粮食才能丰收啊!”

    “什么计划?”

    田震仰头叹息道:“难道都有可杀之罪吗?”

    田震却不太服气,说道:“一个省这么大,一个方针在这里是正确的,到了另一个地方,就两说了。”

    周忠贵早已察觉,喝过洋墨水的田震个性很强,但在原则问题上头脑还是清醒的,即便有自己的看法,也会服从大局,这是多年政治磨炼的结果,说明他已具备了一个基层干部的起码素质。因此,周忠贵在消除了紧张情绪之后,又跟他商量开了今后的工作:“老田,刚过了年,又是冬闲,我们借着剿匪反霸这个东风,尽快把村里的民兵队伍建起来,别忘了,拿枪的敌人失败了,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啊!”

    田震感慨道:“杀得太多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田震进了办公室,周忠贵赶紧关上了门,惊恐地对他说:“老田,你说话怎么这样随便,剿匪反霸是省委的统一部署,你这样乱说,是要犯错误的!”

    好话孬话田震也能听得出来,他心存感激地对周忠贵说:“好吧,我拥护组织决定,再说了,剿匪反霸属于政治问题,由你书记负责啊,我当区长的,主要职责是抓生产,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田震却说:“你搞你的吧,我也有个计划要跟你商议呢。”

    至此,田震才晓得妻子已经有了身孕。他犹豫片刻,还要去找周忠贵,毕克楠突然大喊一声:“站住,要去我去!”

    “有你赞成,我就更有信心了。”田震兴奋起来。“我同意你兴办民兵,那样,我们的水利建设就有主力军了。”

    对政治运动不太感兴趣的田震天天忙碌着水利工程,当闻出了空气中的血腥味儿,觉得有必要跟周忠贵交流一番。这天晚上回到家里,田震问在剿匪反霸办公室里任职的毕克楠:“现在区里枪毙了多少人?”

    历来服软不服硬的田震有点生气,当即呛了他一句:“老周,我支持你兴办民兵,你怎么一点宽容也没有啊!”

    田震蹙眉说道:“我修水渠,才体会到人力资源的宝贵啊。冰天雪地,几个残弱劳力就是砸不开一个硬邦邦的土坷垃。而抓起来的一些人,早就经过甄别了,再向他们问罪,我们还有什么诚信可言啊!”

    周忠贵扫了他一眼,又坐在桌前的椅子上,伸出手指敲着桌案说:“剿匪反霸,是上级的部署,政治任务,头等的大事啊!”

    “你修水利,可以啊,农村还有很多人,你动员他们呀。”

    田震疑惑地望着她。毕克楠又说道:“我出了事,你还能救我,你出了事,我救不了你!”

    剿匪反霸和水利工程几乎同时展开了,一个轰轰烈烈,一个浩浩荡荡,整个侨乡区几乎变成了一锅滚烫的开水,沸腾着、欢叫着,尤其是剿匪反霸的民兵,在区委干部率领下,扛着枪、排着队,不停地穿行在村落里和山岗上,一些有污点的人不时被揪出来,五花大绑,关押起来。当时枪毙的权力已经下放到了区里,只要周忠贵签字,那些土匪恶霸便被押到野外,跪成一排,让民兵“砰砰”地击毙了,一时间,人心惶惶,连空气里都飘着血腥味儿。

    “好吧,既然你这样说,我们就各尽其力吧。”田震临撤时,并没有留给主人异常表情,就像在自由市场一笔买卖没谈成,平淡地离去了。

    “什么?”周忠贵大惊失色地看着他。“你可要搞明白,我兴办民兵不是为了水利工程,而是为了剿匪反霸。”

    在田震说话间,周忠贵的神情就慌张起来,等他说完,周忠贵迅速拽了他一把,独自朝自己的办公室走去。田震知道犯了什么忌,也就跟随了过去。

    周忠贵看着他,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对他说:“脑子灵活是好事,可是滑到了自由主义的道路上那就危险喽!”

    说着,他站了起来。毕克楠问他干什么,他说要去找周忠贵,毕克楠着急地采住了他的衣服:“别去,县里刚处理了几个剿匪反霸不积极的干部!”

    “你脑子灵活点吗,让民兵组织一半剿匪,一半搞水利。”

    “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老周,”田震对方说,“你一个村不是一个民兵连就是一个民兵排,整壮劳力都抽走了,天寒地冻,你让我带着些老弱病残修水利啊!”

    田震用力移开了她的手,但她又跑到前头拦住了他:“你可以不管自己,但你要替自己的孩子想想。”

    “灵活?这是个政治方向问题,我没法灵活!”周忠贵态度突然强硬了。

    毕克楠:“咱们区一般般吧,临近的南流区跟咱一般大,枪毙了三十七人。”

    毕克楠:“反正都是敌宪特、土匪和会道门头目。”

    在一起久了,田震对周忠贵也有了逐渐深入的了解,他看起来随和,不太计较小事,可是一旦触及他的一把手的尊严,他就会发生令人诧然的变化。现在,田震十分清楚,他周忠贵强调的事情,再继续缠斗他,等于自己找气受,所以田震决定暂且避其锋芒,退一步再说。

    由于这里是地主大院改造的,地势较高,田震走到窗前,望着白茫茫的原野说道:“我们虽然靠近青云河,可是由于小农经济的模式存在已久,水渠支离破碎,不成体系,涝了水成灾,旱了不见水,我想利用冬闲这段时间,广泛发动,兴修水利,疏通干道,争取年时间,把我们区的主干道建成,水渠连接起来。”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