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节(1/2)

    灯光亮起,杨部顿时惨叫一声:“啊,有鬼!饶命!”

    马明从楼下拿来一瓢凉水浇在他头上,说道:“我们是听天监,王大人已经斩杀了缠着你的鬼,哪里还有鬼?”

    杨部叫道:“屋子里有鬼,不止一个鬼!对,不止一个鬼!”

    王七麟立马横刀,他警惕的扫视四周问道:“不止一个鬼?”

    杨部哆嗦着说道:“是的大人,是的,不止一个,我想明白了,铜镜里有个鬼,我刚才进屋前其实也有个鬼,因为我推开门进屋之前,有一阵阴风吹的油灯摇晃来着!”

    王七麟想了想,道:“你身子太虚,之前我们离开后,又有孤魂野鬼爬到了你身上。不过既然你说有阴风吹过,那它已经离开了,没事了。”

    “它怎么会离开?”杨部不信。

    王七麟道:“很简单,你是进屋之前被鬼缠上的,当你打开这扇门,那鬼发现屋子里还有个更狠更凶的自然被吓跑了,你以为只有人怕鬼吗?鬼亦怕鬼!”

    听到这话,杨部欲哭无泪:“王大人,我家怎么变成鬼屋了?”

    “因为这个玩意儿,”王七麟指着铜镜说道:“这玩意儿你哪里来的?”

    杨部道:“是我收的呀,我看它样式古朴好看,品相保存完整,就收回家来给媳妇做了梳妆镜。”

    “从哪里收的?”

    杨部说道:“狼山乡收的,我从狼山乡返家时在二郎村后的小路上收的,有个老妇人在路口摆摊,我看这铜镜价格合适就收了。如今想来着实古怪,当时天刚蒙蒙亮,我急着回来所以才早早上路,那时候路口怎么会有人摆摊呢?”

    说到这里他拍拍脑门,有些疑惑:“但我之前一直没感觉不对劲,真是奇哉怪也。”

    王七麟道:“以后小心点,别乱收东西,这铜镜是个邪秽,它能养鬼,吸你阳气的鬼就是它养出来的,所以我得带走。不过我不白白带走你的东西,给你一张符,你最近阳气大虚容易引鬼上门,有了这张符就没事了。”

    他给了杨部一张蜃炭镇秽符,这符驱逐个孤魂野鬼跟玩一样。

    这次算是把案子给了结了,三人带着铜镜回了驿所。

    铜镜是椭圆形,上下高有一尺、左右宽有大半尺,外面有一圈雕花,后面密密麻麻刻了一些篆体字,王七麟研究了一下没研究通透,不过能感觉到铜镜有邪气。

    他问道:“怎么处理?要不要连夜去问问道长?”

    徐大知道要去找谢蛤蟆这活会归自己,于是赶紧出主意:“七爷你也发现了,这铜镜就是一面邪镜对不对?那童子尿辟邪嘛,咱把它泡童子尿里,泡一天不行泡十天,不管里面是什么邪佞,我不信童子尿弄不死它!”

    “万一就是弄不死呢?”

    “弄不死也能恶心死啊。”

    马明点点头:“有点道理。”

    王七麟沉默了一下道:“那去找个盆子。”

    徐大道:“马爷你去找盆子,大爷我去把黑豆叫过来。”

    “用不着叫黑豆,”王七麟笑着解开了腰带,“我尿多,我来弄它。”

    马明抱拳:“卑职也能助力一把。”

    徐大道:“那我也来。”

    “你八岁就不是童子了,来凑什么热闹?”

    “我不是童子,可也能恶心它啊。”

    独特的拳术(5/5)

    第二天,杜猛被请来,王七麟将马头明王镂神图拿出来,让他给马明纹到背上。

    果然,看到这张神图杜猛的眼珠子一下子红了,跟兔子似的:“正神图?王大人,能不能割爱啊?”

    王七麟道:“下一次我再弄到一张就给你,这一张不行,得给我这手下。”

    “我也可以做你手下啊。”杜猛激动的叫道。

    马头明王可是狮子无畏观音,它的镂神图太宝贵了,纹在身上相当于有个明王分身守护,世间妖魔鬼怪多如繁星,可是又有哪个敢跟狮子无畏观音大士瞪眼睛?

    王七麟一听来兴趣了。

    他现在是大印,手下缺人,要是有个杜猛这样的猛人做下属也很好。

    杜猛也是老江湖。

    王七麟心动的问道:“给你一张这种镂神图,你愿意给我做下属?”

    结果杜猛刚才只是一时激动随口说的,他是杜家家主,怎么可能给听天监当差?

    不过他愿意安排家族里最出色的晚辈来当差,但王七麟看不上杜家晚辈。

    当天谢蛤蟆被叫回了县里,王七麟派他去监督杜猛,防止杜猛捣鬼。

    另外他也把放有铜镜的木盆拿了出来,问道:“道长知不知道这铜镜是什么东西?”

    谢蛤蟆凑上去一看便皱眉:“它是哪里来的?怎么会有好大的味道?刺眼睛啊。”

    “刺眼睛的是尿骚味,我们用童子尿在镇压这面邪镜。”王七麟讪笑。

    他把关于铜镜的消息说给谢蛤蟆听,听后谢蛤蟆感叹道:“这铜镜中的邪祟遇到你们,真是命中有此一劫。”

    “里面还有邪祟?那它到底是什么?”

    谢蛤蟆沉吟了一下道:“直接说你或许不懂,我先给你介绍一下古镜,你知道镜子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吗?又是谁第一个制作的吗?”

    王七麟摇头。

    谢蛤蟆道:“轩辕作镜,相传镜子最早诞生于轩辕黄帝时期,起初这东西没有流落民间,是给帝王和诸侯贵族用的,用于江山社稷。唐太宗有句话你应该听过吧?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