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不急(1/1)

    

    &esp;&esp;且不说这一处许继宗领了差事,谁又料得到他无心插柳,果然别做出一番事情,那一处范尧臣在垂拱殿中奏对一回,等到出了宫门,回得自己公厅之中,心里却忍不住叹了口气。

    &esp;&esp;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蠢货,竟是说那顾延章有心造反。

    &esp;&esp;此事十分荒谬,并不足挂齿,可今日在殿上的一番情景,却叫他不得不深思。

    &esp;&esp;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黄门口出乱言,不要理会便是,可先有赵昉,后有许继宗,最后便是杨太后本人,都帮着说话,帮着澄清。

    &esp;&esp;这顾延章,何时影响如此大了?

    &esp;&esp;范尧臣也不是杨太后那个蠢的,许继宗今日在殿上那一番话里耍的小聪明,他一眼就看了出来。

    &esp;&esp;一个只见过两回面,从前还是个并无半点起眼的阉人,那顾延章怎的会同他交好?

    &esp;&esp;连个阉人也要交好!

    &esp;&esp;这顾延章,行事也太过油滑!士人的面子都给他丢尽了!

    &esp;&esp;而那小皇帝赵昉……又为何会对其人有这样的好感?居然还帮着说话……

    &esp;&esp;若说威胁,以顾延章的官品并权位,并不可能威胁到范尧臣半点,可不知为何,他就是有些不舒服。

    &esp;&esp;上回满殿人攻讦弹劾自己,骂得那样难听,也不见小皇帝开口帮着说一句话!

    &esp;&esp;难道他在其心里,还比不上区区一个顾延章!

    &esp;&esp;杨太后还要来千叮咛万嘱咐,生怕给那顾延章封赏少了。

    &esp;&esp;自己是那种行事不公的人吗?!

    &esp;&esp;虽说顾延章今次办差,的是十分漂亮,难以挑出毛病来,只是若说得厚赏,却也太过了。

    &esp;&esp;一个二十出头的新进,爬得这样快,简直离谱,再要给他厚赏,岂不是再立下几回功,过上两三年,便能给他钻进政事堂了?!

    &esp;&esp;世间决计没有这样的说法,也没有这样的道理!

    &esp;&esp;还是要叫吏部从长计议,不能任由不懂国是的杨太后在此指手画脚乱指挥。

    &esp;&esp;

    &esp;&esp;另一头的顾延章,却是不知道宫中竟是有这样一起波折。

    &esp;&esp;他把最要紧的事情办完,一路又巡访了清淤通渠的关键点,另又去看了几处水匮、新田,虽是紧赶慢赶,等到回京之时,却也过去了好几天。

    &esp;&esp;因天色已晚,衙门已是下卯,他索性打发下头人各自还家,自己也匆匆回了金梁桥街。

    &esp;&esp;季清菱一路并无停留,是以比他要早回来三两日,此时正在檐下喂鸟吃米粒,听得门房的信,索性去得内院门口迎他,正正在半路撞上了。

    &esp;&esp;不过几日不见而已,夫妻两个倒真像是如隔三秋,黏在一起回了屋,简单吃了晚饭,复才回了书房里头慢慢喝着茶说话。

    &esp;&esp;季清菱一面交代自己回京之后的见闻,并做了些什么,复又有些疑惑地道:“五哥,我听得一桩奇事,这一阵子京城当有一色传闻,说的是当年延州事变,乃是三大王帮着敌寇入关……”

    &esp;&esp;顾延章面色微变,抬头问道:“你听谁人说的?传得厉害不厉害?”

    &esp;&esp;季清菱点头道:“传得很是厉害,便是柳姐姐那一处都听到了——你也知道,她眼下是个有女万事足的,又才得了新孕,并无心思去管其余。”

    &esp;&esp;顾延章听得一呆,没有去理会正事,却是忍不住喃喃问道:“又才得了新孕?杜兄何时又有喜了?我怎的不晓得?”

    &esp;&esp;她见得顾延章反应,不由得好笑道:“你成日在外头,杜三哥难不成要去沙谷口同你说?况且眼下又还未出生,师娘说,月份还小,莫要多拿出来说,小孩子金贵,容易被吓到。”

    &esp;&esp;顾延章连忙闭了嘴。

    &esp;&esp;季清菱略回了两句,复又扯回了正题,问道:“那三大王的事五哥可有听说?外头传得有鼻子有眼,边连当日敌寇入来的路径、人数、方法,谁人领兵,谁人何时在哪一处,另有买通的关卡、人名并官职,俱都清清楚楚,旁人不晓得,我们好歹也是细细梳理过好几回的,拿来同当时在延州任职的人一一对应,居然并一个官名、官职有错。”

    &esp;&esp;顾延章一向把事情分得很清,公事是公事,家事是家事,什么能回来说,什么不能往外说,心中自有一杆秤在,是以季清菱此时问了,他哪怕心中有数,却并没有多说,只道:“此事后头怕是另有波折,咱们不要去议论,叫下头莫要传散即可。”

    &esp;&esp;关乎延州的事情,两人一惯十分上心,见得五哥今日一反常态,季清菱自然知道其中别有不对,她也不去追问其中缘故,只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esp;&esp;正巧此时松香送了个包袱进来,道:“官人,这是明日要送去中书的奏章。”

    &esp;&esp;他一面说,一面便把包袱放在了桌案上,复又退了出去。

    &esp;&esp;季清菱看着有些好奇,问道:“什么奏章?给人请功的吗?这么快已是写好了?”

    &esp;&esp;顾延章颔首笑道:“他们拟单子都拟了许久,对着花名册一一去看,生怕漏了谁。”

    &esp;&esp;又道:“总归是百年难遇的大事,借着此事,光是官员得以升迁的都有三百余个。”

    &esp;&esp;忙了这许久,终于有了成事,请功也请得理直气壮,季清菱也跟着激动起来,问道:“总共能有多少人?五哥今次总能升五品了罢?”

    &esp;&esp;又扳着手指头算了半日,能有赏铜多少斤,每月可以多得俸禄几许,正值盛夏,能多分多少冰,又能有多少绢,忙得不亦乐乎,笑道:“今岁的新衣服有着落了!”

    &esp;&esp;顾延章好笑道:“那才几个钱,比不过你素日所得百中之一!看把你高兴的。”

    &esp;&esp;季清菱抿嘴笑道:“那哪能一样?五哥办差挣的,同我自家挣的,全不是一码事!”

    &esp;&esp;她想了想,又道:“咱们自家升官倒是不急,升得太快,怕要招人眼热,只是今次跟着做事的许多人,无论官吏,乃至出力多的民伕,封赏俱是得要足了,叫人晓得跟着五哥,不会被昧了好处,将来再要行其余时,自然就好做了。”

    &esp;&esp;顾延章应声道:“正是这个道理,况且今次旁的封赏我却不想要,只想着最好这一二年间,还是留在京城的好。”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