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章 思路不断稳如狗(1/1)
&esp;&esp;“哎哟我去,思路断了!”
&esp;&esp;做数学题就跟写小说一样,思路顺畅一天十更,思路若断十天一更。
&esp;&esp;沈奇即将破解第一道几何题的关键时刻,被副会长打断了思路。
&esp;&esp;“这个大叔真的好烦。”沈奇不得不重新梳理思路,这花费了他额外的五分钟时间。
&esp;&esp;求证过程写满了整张白纸,沈奇终于求出了sψ的值。
&esp;&esp;答案令他惊奇,sψ居然是1/2,这是个30度角。
&esp;&esp;拿尺一量,貌似是30度。
&esp;&esp;用罗巴切夫斯基作图法验证,果然是30度。
&esp;&esp;“我傻,我真的傻……”沈奇意识到一个低级失误,自己被复杂的几何图案所迷惑,正向推导花费了近1个小时的时间。
&esp;&esp;如果先用罗巴切夫斯基作图法直接算出ψ的度数,再去逆向验证这个ψ角为30度,至少能节约一半的时间。
&esp;&esp;当然了,罗巴切夫斯基作图法肯定不能在考卷上画,在草稿纸上画图没问题。
&esp;&esp;有了结论去验证结论,比推导一个未知数要容易一些。
&esp;&esp;这是一场博弈,出题者与答题者之间的数学游戏。
&esp;&esp;打仗是最好的练兵,考试是最好的复习。
&esp;&esp;虽然有系统的辅助,沈奇在难度极高的复赛中对于数学也有了新的认识。
&esp;&esp;假设与证明之间必然存在一种更深层次的关系,真理或谬论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对立,谬论或许是真理的一个逆推。
&esp;&esp;沈奇走神了,他想了很多很多,想了好几分钟,看来自己的数学等级还是太低了,很多问题想不明白呀。
&esp;&esp;“考试时间还有两小时,请各选手抓紧时间答题。”一位监考人员面向全体选手说到。
&esp;&esp;“两小时,还剩两道题。”沈奇回过神来,进入下一道题的解答。
&esp;&esp;这份复赛考卷是他做过题目最少的一份,仅有三题。
&esp;&esp;同时也是难度最高的一份,分值最低的第一道题就花费了沈奇1个小时的时间。
&esp;&esp;第二题是一道代数题,题面是这样的:
&esp;&esp;1
&esp;&esp;1-1
&esp;&esp;1-2-1
&esp;&esp;1-3-3-1
&esp;&esp;1-4-6-4-1
&esp;&esp;1-5-10-10-5-1
&esp;&esp;1、请计算出第1024行所有数字之和。(5分)
&esp;&esp;2、并证明第4021行中任意一数为分数或负数的情形都适用。(15分)
&esp;&esp;其实不少高中生都认识这个数字三角形,杨辉三角谁不认识,参加过数联、奥数竞赛的中学生都知道杨辉三角的规律性。
&esp;&esp;沈奇当然懂这个数字三角形,这个数字三角形在中国叫杨辉三角,在西方叫“帕斯卡三角阵”,分别以中西两位数学家的名字命名。
&esp;&esp;杨辉三角的规律性不难被观察出来,三角阵中的每个数是其上方紧邻两数之和。
&esp;&esp;依此类推,沈奇很快算出了第1024行所有数字之和为一百二十七万八千三百二十四。
&esp;&esp;第二题的第一小题简直就是送分题,所以分值不高,才5分。
&esp;&esp;难的是第二小题,分值为15分。
&esp;&esp;正向推导第4021行中任意一数为分数或负数的情形都适用,这就很让人头疼了,无从下笔啊,根本找不到一丝线索。
&esp;&esp;沈奇想要逆推,第2小题要求证明的内容,一定是能找到一条公式、定理或推论做为依据的。
&esp;&esp;“伯努利的排列组合或者是概率论?不对,不像。”
&esp;&esp;“韦达的三种特殊类型方程展开式?也不是。”
&esp;&esp;“玩这种纯粹的数字游戏,费马是顶级高手,没错,应该是费马,他跟帕斯卡是好基友,两人经常书信往来,而这题是基于帕斯卡三角阵出的题。”
&esp;&esp;“费马这家伙一生中提了几百个假设,99的假设都被后人证明是成立的,他被称为‘业余数学之王’,但我绝不相信费马的数学水平是跟我一样的业余级。”
&esp;&esp;“头大啊,费马的273个假设,我最多只研究过70个,到底是哪一个呢?是否触及到了我的数学知识盲区?”
&esp;&esp;沈奇放下圆珠笔,闭目养神,绞尽脑汁想办法。
&esp;&esp;副会长晃悠晃悠又晃到沈奇身后,他露出得意笑容,心中很满意沈奇现在这种状态:“小伙子,即便你能解出第一题几何题,熟知杨辉三角的规律,那又能如何?我出的第2小题,难度超出你的想象力了吧?”
&esp;&esp;就在这时,沈奇忽然睁开双目,双目炯炯有神:“我想到了,这是费马的(1 a)推论!他说这个推论肯定是成立的,不必加以证明,但他死后100年,他的法国同胞证明了这个推论。”
&esp;&esp;思路来了,思路来了啊!
&esp;&esp;沈奇的灵感如泉水涌出,他拿起圆珠笔,准备解题。
&esp;&esp;就在即将动笔之时,沈奇莫名感到背后袭来一股寒意,跟刚才一样一样的。
&esp;&esp;沈奇回头一瞥,非常不高兴:“卧槽,又是你!你又是路过?”
&esp;&esp;副会长故作镇定:“考场就这么大,我做为监考人员偶尔是会路过的。”说完负手离去。
&esp;&esp;“大叔你真的很烦诶!”沈奇以最快速度让自己冷静下来,进入第二题第2小题的证明过程中。
&esp;&esp;十分钟之后,沈奇写出了第二小题的全部证明过程,经费马(1 a)推论验证,这个证明是完全成立的,第4021行中任意一数为分数或负数的情形都适用。
&esp;&esp;“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都已破解,35分到手。”
&esp;&esp;连破两题的沈奇信心大振,他开始做最后一题。
&esp;&esp;副会长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溜达一圈之后迂回到其他选手身后暗中观察。
&esp;&esp;“贺涛,这个小伙子不行,除了懂个杨辉三角,别的题根本下不了笔。”
&esp;&esp;“罗明,来自南港市外国语学校,毕竟是名校学生,这个小伙子还可以,第一道几何题解答正确,但第二题的第2小题明显证错了,小伙子,你这是南辕北辙啊,方向性错误。”
&esp;&esp;……
&esp;&esp;副会长目测全考场答题进度最快、准确率最高的选手就是沈奇,他忍不住啊,实在是忍不住,便再次摸到沈奇身后,暗中观察。
&esp;&esp;沈奇忽然回头,他快要崩溃了:“大叔别这样行吗,你为什么非要跟我过不去?”
&esp;&esp;副会长还很无辜呢:“这份考卷是我出的,我就看看,不说话还不行吗?”
&esp;&esp;“卧槽,这卷子你出的?”沈奇万万没想到,他心目中的那位出题高手,居然是这位猥琐大叔。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