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后升职记 第164节(2/2)

    穿着轻便的保暖作战装,大口吃着荤多素少的食物,大安各军将士都对这待遇满意至极。

    听到冯含宁读完文书中的内容,在场一众妃嫔都激动不已,有些甚至忍不住当场就抹起了眼泪,一双双麻木无神的眼睛,都明显亮了起来。

    听到耳边传来众妃嫔激动不已的感激身,柳明月抬手制止道。

    不理解也没办法,反正柳明月可不觉得他们死后还能再见,所以也不怕会得罪对方。

    膝下有子女的,好歹活着还有些盼头,没有子女的,真就是人生无望。

    先帝驾崩后,柳明月也没亏待这些后宫女子,都给她接了一级位份,出宫后,拿着相应的月例,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是只要能想得开,做对选择,绝对能有机会过上悠闲舒适的生活。

    郭锦秋毫不犹豫的回道,“母后做的当然是对的,您的决定,让这些娘娘们都能有个活路,将心比心,儿臣若是其中之一,肯定会觉得母后不亚于恩同再造。”

    “母后,新年新气象,这大过年的,您怎么能说这样的话?”

    郭锦秋闻言,只能无奈叹气,她也知道,事已至此,已是覆水难收,她婆婆会选在这个时候公开这个决定,就是为了确保这事能成。

    “好了,你们的心意,朕心领了,不用多做什么,等到朕将来驾崩的时候,能真心哭两声,就算是你们的感激了。”

    连郭锦秋都不会亲自过问,她现在也将大半精力都放在辅助柳明月处理政务上,剩下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分给两个儿子,没再亲自过部后宫事务。

    她只负责顶着压力,给这些女子提供一个选择机会,至于她们会如何选,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过得怎么样,就不在她的关心范围内了。

    西南驻军的一位中层将领,蹲在一群手下之,边吃边道。

    有子女,尤其是子女已成年,在宫外开府的妃嫔还好些,大半没子女,年龄却都不算大的几十号女子,就有些难以安置了。

    郭锦秋当然知道这番安排背后的好意,对宫中大多数妃嫔而言,说是让她们重获新生也不为过。

    如今一人独坐上首的感受,时刻提醒着她,以后只能靠她自己独撑这大安的未来,该做的事一定要做。

    这些人继续留在宫中,对柳明月的影响不算大,反正在她手下有的是人,早将没再亲自操心过这些人的事。

    “先帝去后,朕一直在考虑你们这些人的安置问题,朕让人拟了几种方案,趁大家都在,你们自己看着选一下吧,不管你们为自己的余生选择哪种生活方式,宫中都会让你们余生的生活无忧。”

    按照前朝惯例,像这种先帝留下的妃嫔,不是被打发到偏僻的别宫与皇庄中,就是被送到道观或是寺庙中修行。

    柳明月当然也知道,这件事一旦公开,势必会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招致大量的反对声,所以她在早有想法的情况下,特意选在这个时候公开,趁还没开朝,直接将这件事坐实。

    初一忙完祭祀活动后,柳明月回到坤元宫,高坐上首,接受宫中众嫔妃、皇子、公主及等人的参拜时,心中多少还是感到有些伤感。

    “招致反对,乃是在所难免,可是我们不能因为知道会受到反对,就不做,在你看来,朕做得可对?”

    “谢谢陛下的大恩,臣妾无以为报,出宫后,臣妾一定会为陛下供长生牌位,为陛下祈福!”

    除了必须举行,甚至还因先帝的驾崩,更加隆重的一场场祭祀外,宫中甚至还取消了辞旧迎新的宫宴。

    承天十三年过去,就是承中元年,新的年号,算是彻底将承中朝这一页彻底掀了过去,大安从此正式进入承正朝。

    虽然她与原主的丈夫没有什么夫妻感情,但是两人在朝堂上相伴多年,所积累下的友情,还是挺深厚的。

    所以妃嫔所能获得的月例份额,都是按照她们各自的品阶,在她们在宫中的待遇基础上,上浮三成。

    柳明月让继位,让这些本该升为太皇太妃的后宫女眷,都还保持了原本的身份,在宫中处于一个有些尴尬的境地。

    众妃嫔闻言,再次感激不已的磕头谢恩。

    像柳明月这样,直接给出多个选择,也就是多条生路,其中甚至还包括回娘家改嫁的出路,绝对可谓是史无前例的宽大与仁慈。

    让人知道她的态度,将这件事安排下去后,柳明月当然不会亲自过问相关细节。

    “母后这般安排那些娘娘,开朝后,怕是会招来许多反对声。”

    ……

    柳明月不好说,她是因为在心情不大好的情况下,被这些声音给吵得有些不耐烦,就随口说了这么一句,倒是忘了这些忌讳。

    “嗯,安王妃提醒的对,是朕失言了,如今条件都摆出来了,大家都自己的选一下吧,只要你们没有在外仗着宫妃身份作威作福,有违国法与道义在前,出了事,尽管找宫中给你们出头。”

    为此,宫中在各地的田庄与作坊,早为各军送去了丰富的物资,不仅有大量的鸡鸭鱼肉,还有大批的海鲜,令边境各军即便处于战中,也能抽空过个食物丰盛的春节。

    坐在她下首的太子妃赶紧双手合十祷告了几句后,才难掩郁闷的抱怨道。

    要知道从先帝受过那场重伤后,就很少再涉足后宫,这些后宫女子中,有大半基本是从不满二十岁起,就虚耗至今。

    柳明月笑着点头道,“这不就行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毕竟是关系到好几十个女子性命前程的事,不容忽视,想来你父皇的在天之灵,应该也能理解朕的决定。”

    所以柳明月甚至还给出了允她们选择改嫁的权力,就是这样做,肯定有些对不住先帝,可他也没怎么将这些女子放在眼里,甚至都认不出几个。

    “陛下仁慈,臣妾感激不尽!”

    只是她更担心自家婆婆此举,会给其自身带来的阻力、非议与负面影响。

    众大臣倒也能够理解柳明月的心情,不管是先帝的驾崩,还是边境正在进行中的战事,都让她无心设宴庆贺新年。

    但也仅此而已,想要享受荣华富贵,就需各凭本事了,宫中只负责给提供能保障她们生活的房子与钱物。

    热闹的午膳结束后,随柳明月来到梅园散步消食时,看着眼前的美景,郭锦秋却无心欣赏,而是忧心忡忡的开口道。

    即便是在过年期间,不管是边境前线的战事,还是前线的消息传递,都不曾间断。

    冯含慧拿出一份文书,当场宣读了起来,给出的选择有随子女出宫生活,回娘家改嫁,到宫中产业,或是慈幼堂任职,以及去道观、皇庄荣养等。

    可是与此对相对应的是,这些妃嫔得到的好处有多大,此举在朝中将会遇上的阻力就会有多大。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只是将心比心,她有些不忍心将这些人的余生,都困在宫中,让她们继续在宫中消耗生命。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