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古人直播日常 第79节(2/2)

    薛珍对图书馆很好奇:“妈妈,图书馆里有很多书吗?”

    曾经对多出来的五分钟通感时间不屑一顾,真吃到好吃的了,又开始后悔,尤其是嘴里那个馋劲儿,止都止不住。

    她说她想看书,阿爹笑着说,想看什么书跟他讲,他会给她买。

    以往的这些经历在薛珍的记忆里已经淡去,但是在王府藏书楼看到多少书她还是记得的。

    薛珍有点失落,明明阿爹很好,可她为什么高兴不起来呢?

    妈妈这里的书都很漂亮,有好多彩色的图片,还有各种画。

    一家人饱餐一顿,薛皎和薛珍两个吃得比薛青山和冯英还多。

    薛皎听见女儿拿王府的藏书楼跟她们的图书馆比,忍不住笑了。

    薛皎试图给女儿解释一下两者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线,张了张嘴,又觉得没办法解释清楚,这些要亲眼看过了才能理解。

    真的有特别特别多的书,有几间屋子,架子上摆放的全是竹简。

    爸妈和珍儿都还在睡,薛皎起床写了半张数学卷子,提神醒脑,神清气爽。

    [不知天人国度边疆何处。]

    小孩子的胃容量是个迷,尤其是这个年纪的小孩,有的超级能吃,有的根本不爱吃饭,可能吃着吃着饭量反而减了。

    把点的饭菜都光盘了,一点不浪费,看看时间还早,先回家睡个午觉。

    经过多次翻修改建,如今的宁远市图书馆已经完全是一所现代化图书馆,整个场馆加上地下停车场,一共九层,薛青山直接将车开到b2,找了个位置先停下。

    薛珍想,她知道里面是书呀,不是进来玩的。

    [吾曾对照天女娘娘地理学习中给出的信息,发现天人的国家似乎有许多地域与我丰朝重合。]

    这一回薛皎和薛珍都去睡觉了,天幕全黑屏,没有再刺激到那些没能通过考试和没参加考试的人。

    阿爹说,这些多亏了她阿娘。

    [竟然如此?]

    [说来也怪,咱们都跟着天女娘娘吃了这么多顿,怎么天人的美食,跟吃不尽似的。]

    [这么说来倒也合理。]

    现在回想起来,她也只记得曾经的家里书很多。

    等大家先后从午睡中醒来,喝上半杯提前泡好的薄荷茶,又一起出门了。

    “有咱们家书多吗?有……有阿爹家里书多吗。”

    齐王府的藏书馆在丰朝应该算大的,她也进去过,但哪怕薛皎再谦虚,也说不出王府的藏书楼能跟现代图书馆相比。

    “马上就到了,你自己看吧。”薛皎说。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除了皇室,恐怕只有那些传承了千百年的世家大族,家中会有更多藏书。

    薛皎属于重新入学后学习压力给胃部扩容了,吃得多饿得快,不过她这个情况,都巴不得她多吃,长肉了大家才高兴。

    幸好当时梁桓在府里,他赶过来抱着女儿进了藏书楼,带着薛珍转了一圈,告诉她里面全是书,没什么好玩的。

    但是她阿爹府里,有一栋藏书楼,三层呢,全部用来装书。

    因为她阿娘献上了造价更低技术更完善的造纸术,让官府也能造纸,书籍的价格变得更便宜,民间才会流通更多的书。

    薛皎笑道:“当然,不然怎么会叫图书馆呢?”

    [火锅是川菜,今天吃的是粤菜,似乎是按照地域分的。]

    [天人的国家疆域更为广阔。]

    也有很多很多的新书,阿爹告诉她,这些新书一部分是古籍的摹本,一部分是近几年收集来的。

    别说他们今天要去的市图书馆,哪怕是她学校的校图书馆,齐王府的藏书楼也没法比。

    她觉得自己家里书已经很多了,光是她的书就有三四十本,有阿公阿婆给她买的,有舅婆姨婆买的,还有亮亮哥哥送的,她都看完了。

    薛珍对王府的藏书楼也很好奇,先生教的她都学会了,她想去看看连先生都夸的藏书楼里面是什么样,或许能找到她喜欢的书呢。

    那些话当时的薛珍听得似懂非懂,她只知道她阿娘特别厉害,但是她兴冲冲跑回去跟阿娘讲,阿娘却并不开心,薛珍就不敢再提了。

    薛珍进家学开始读书后,听先生提起过王府的藏书楼,言语间满是欣羡,还感叹过只有齐王府这般底蕴深厚的王族,才能有这么多的藏书。

    不过那些书她也看不到,有没有,对她而言区别不大。

    [高价收题,有彩色弹幕的优先。]

    可是守着藏书楼的侍卫不许她进,还向上禀告了主子。

    [天幕出现那天,吃的那个蟹粉狮子头说是淮扬菜。]

    午睡薛皎比薛珍先醒,虽然只回到学校一周时间,她的生物钟已经快养成了,学校的午睡时间比较短。

    宁远市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始建于1917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当然,纸质书更多,大部分都很旧了,有的甚至已经破破烂烂,好像随便翻一下就会散成纸片。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