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1/1)

    没关系,宋晚甚至还有心情笑了笑,略带嘲讽。

    自己才应该是女主角吧,这一波三折的人生。

    “你好,请问有预约吗?”

    门口的警员礼貌地伸手询问。

    “有的。”

    宋晚在门口登记后,对着玻璃反光简单整了整自己的头发,然后便跟着来人的指引,往见面室的方向走去。

    “是不是你们拐卖了我?”

    对方刚一坐下来,宋晚便直截了当地问道,语气冰冷如寒锋。

    “你在说什么?”宋母瞥了一眼站在自己旁边的狱警,大声反驳道,“我可是你妈,亲妈!”

    “没想到你把我关在监狱里还不肯罢休,别什么屎盆子都往老娘头上扣!”

    “是吗?”宋晚知道对方当然不会轻易向自己坦白。

    她不慌不忙地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鉴定报告,将其贴在玻璃窗上方便宋母看得真切。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我和宋耀祖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呢?”宋晚勾起唇角,与其玩味,“我们不是亲生姐弟吗,妈妈?”

    在看到报告的瞬间,宋母的脸色变得煞白,狱警的眼神也逐渐复杂。

    “你好,我想要报案。……

    “你这是伪造出来的!”宋母依然嘴硬,还伸出手隔着玻璃指向宋晚,“你亲手把自己的家人都送进了监狱,无非就是想洗干净自己身上的罪!”

    她的声音尖利而刺耳,像一台失常的电锯,一声比一声高。

    “请控制好音量,否则会面将立即终止。”房间里的狱警用严厉的语气警告道。

    宋母闭了嘴,放下了手,但她充满愤恨的眼神,并没有从对面的女儿身上离开。

    “你脖子上戴着的,这是什么?!”

    忽然看到了什么,她脱口而出,由于过于惊讶,两颗浑浊的眼珠险些瞪出来。

    宋母从椅子上挪动几下,想要凑得更近,看得更清楚。

    “这个东西为什么会在你的手上?”她目眦欲裂,死死盯着宋晚的锁骨处。

    “你说这个?”宋晚摸摸自己的长命锁,面上故作毫不在意,“你认识?”

    一个两个的都见到她脖子上的东西反应如此之大,长命锁,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不,”宋母嘴上说着不认识,可所有的动作和神情都分别在指向和自己口中相反的答案。

    “不认识吗?”宋晚不由得往前探了探身子,不肯放过对方表现出来的任何一点细节。

    可正当她还想再问些什么时,狱警却走来说探视的时间已经结束。

    宋晚退回身,重新在位置上正襟危坐。

    看着宋母比之前更显瘦弱矮小的、身着狱服的背影远去,她疲惫地捂住自己的脸。

    长命锁是夏泽送给自己的,原本还以为是他偶然买的礼物,如今看来,这条项链恐怕并没有那么简单。

    重新回想那天的情形和对话,宋晚的眉毛愈蹙愈紧,夏泽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她的脑中纷乱复杂,迷雾重重。

    每一个人都好像知道些什么,总在自己身边或多或少地给出暗示……就好像,就好像只有她自己被蒙在鼓里一样。

    宋晚厌恶这种捉摸不透的感觉,可真正的罪魁祸首已经恨透了自己,必然不会告诉她当年的真相。

    她握住自己脖颈上的长命锁,手指越收越紧,黄金的棱角硌着柔软的掌心,但宋晚无知无觉。

    仿佛只有这样,她才能从迷雾中,找到些许安定。

    “你好,我想要报案。”

    从监狱出来后,宋晚索性直接将车直接开到最近的警察局。

    反正天色还早,没到夏泽的放学时间。

    她暂且按耐住自己想要刨根问底的心情,可又被心中的焦虑感催促,无法做到什么都不做。

    如果老宋夫妇当年真的是用非法的手段将自己“带到”家中,那么她现在报案也是为了修正当年的“错误”。

    不,应该是为了将犯罪的人绳之以法,维护正义。

    听到有受害人亲自来报案,警局几人不敢松懈,赶紧将宋晚请进专门的接待室。

    “我怀疑,自己是被拐卖的孩子。”宋晚将包里的血缘鉴定书放在桌上,认真道。

    “……这位女士,”一名工作人员拿起资料翻看了一会儿又放下,面露为难之色,“这份证据只能说明你不是父母亲生的孩子,但不能证明你就是被拐卖来的,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更何况,这份资料证明的是姐弟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也有可能弟弟不是亲生的呢。

    说话的男人看了看宋晚,只觉对方是病急乱投医。

    “我知道,但是……”宋晚能理解对方的意思,自己手上的证据的确没有那么多,但她还是希望能够引起他们的重视。

    她将自己戴着的长命锁摘下来,递了过去,“这是重要的证物,或许就是我在被拐之前随身戴着的东西。如果当年有人报案的话,肯定会把这条项链描述出来。”

    如果翻看卷宗的话,说不定就能找到当年的报案人。

    这样就能知道,自己小时候究竟是被老宋他们直接拐卖了,还是被转手卖给了他们。

    “女士,您可能没有明白我的意思。”男人无奈地笑笑,“报案的原则是真实准确,而您只是凭着自己的猜测。实话说,我们不可能会因为您的简单一句‘或许’,去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调查。”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