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1/1)

    懦弱又无能的人多了,这不就是群居动物的本质吗?蚂蚁多了,偶尔也会咬死一头猛兽。”

    我再一次震惊了。

    全方面的,以至于我甚至不知道该从何想起。

    我们之前没有见过,她不认识我,我不认识她?

    只是一句话,她凭什么判断出“造谣者”是学生。

    再者,她在试图拉住我。如同我想做的那样,甚至,她的语言更具有魅力和说服力,就连她那寡淡的语气,也更让人听得进去。

    而且,她说得很有道理,我能想到,但我知道很多人都不明白,哪怕是活了几十年的人,但她一个活了十几年的人……

    “当然,你似乎不是因为这个来的……嗯——”

    她在沉吟,我则直直看着她。

    “都是自己的决定,也没什么好说的,你想清楚就得了。”

    她转头对我随便扯了个笑,而后又转回去看江面,“你想说的话我可以当个倾听者,哑巴还是聋子随你选择。”

    其实很多时候,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我也能看清楚一些事情。

    就如此刻,我很清晰地看到了世界的入口,来自她——一个仅有一面之缘,说了没几句话,小我好几岁的女生。

    “其实我是想当那个哑巴的,而不是让你当。”我直言。

    她笑了笑,不是开心,是……怅惘。

    “我就算了,既然你都有这个想法,我想我也不需要多说或者多做什么了。”

    她第四次看向我,“那我换个地方吧,希望你如愿。”

    她是惆怅的,她在哀伤。她的确想撒手人寰,却也伸手来拉我。

    至此,我还可以理解。

    可她第四次看向我的眼神,我没看懂,也没有理解。

    她是温柔的、善良的,那她为什么这么轻易就放弃劝说自己了?

    甚至,既然已经选择了末路,为什么又要给自己让路。

    她已经走开了几步,披散的头发被阵阵江风吹拂,洗发水的香气幽幽飘入我的鼻腔。

    我看着她的背影,忽然喊:“不想聊一聊吗?”

    鬼使神差的,我补充:“跟我聊一聊。”

    她于是回头看我第五眼,“也好。”

    奇迹一般,我听到自己的心脏落了地。

    我才后知后觉明白,刚刚我是期待的。

    ——也好。

    我琢磨这两个字,在看到她准备走回来时,立刻道:“这里风大,我们换个地方。”

    她头发还湿着,我怕她感冒或者发烧。

    私心里,我还是希望能劝说她活下去的。就如同她那句“也好”,指的也许是希望能通过聊天,让自己活下去。

    我们都在试图拉住一个陌生人,意识到这里,我莫名有点愉悦。

    她闻声似乎愣了下,慢吞吞应了句好,站在原地没动,我快走两步和她并肩。

    当然客观来讲没有并肩,她有点儿矮。

    我顺手指了桥尽头那片街区,问:“那儿有个便利店,去那里可以吗?”

    她声音低低的,又很清脆,很好听,比江水流动要好听。

    “嗯,好。”

    语气也很悦耳,像水面下躲猫猫的云朵钻出水面。

    我如同春心萌动的少女,或许我们两个该调换年龄。

    不过我知道这只是我的激动,我遇到了一个可能会理解自己的人,又赶上自己准备离开世界的节点,在认同感的驱使之下,自己才会这样。

    我热烈又理智地迷醉着。

    路上,我和她开玩笑,“小朋友,你这样会不会太没有警惕心了,不怕我把你拐走吗?”

    她飘给我一个眼神,淡淡的。

    我心跳如雷。

    真是头一次,这辈子也值了,还不算到头来什么都没感受到。

    我们都是学生,她依据我的年龄和气质判断出来,我是大学生,且可能是刚入大学,想来这也是她判断“造谣”那件事的依据。

    同样,我也能看出她的一些信息。只是相比于我,她的身份太好猜了。

    初二,或者初三。

    根据她身上的状态可以看出,应该是初三。

    我没有用“年龄大,所以请客”这套说辞,不过到底怕她身上没钱。

    正在斟酌措辞,她似乎察觉了,“没关系,我的确没钱,不用顾忌很多。”

    惊喜一个接一个来,我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那我就请客了?”

    她嗯了声,话还是不多。

    便利店和超市是我很喜欢待的地方,轻车熟路拿了一些吃的,她在店里靠窗的桌边坐着,盯着窗外的车水马龙看。

    我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在她察觉前走过去,把食物放在一边,推给她一杯热水。

    说实话,我还想帮她吹干头发,不过不用想也知道会被拒绝,也就不去自找没趣。

    她再次用她那让我着迷的寡淡又生动轻盈的声音说:“谢谢。”

    我没有恋童癖,让我着迷的只是她,和她的年龄无关,甚至我觉得我们之间,年龄甚至成为了一种虚无缥缈、无需考虑的东西。

    在这种诡异的放纵一般的迷恋中,也有她引导的因素,我几乎把我的事情交代干净了。

    我装作我在意那些事情。只有我知道,我说这些只是为了观察她的反应,而不搏取任何情绪价值。

    客观来讲,我的经历的确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