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百姓 第76节(2/2)

    刘长寅:“……”

    刘长寅目光投向她身后的大木箱子,低声笑道:“你这可是大宝贝,要不是我们大老板实在脱不开身,来的就会是他。”

    粤西绿林道有不成文的规矩,海盗们白天为盗,晚上为鬼。遇上商船,船方不想喝破对面来路,便假称对方为“鬼”,而水手们点灯大喝,也是在壮己方声势,向对方扬威,意为我已经发现你们,你再上来化鬼为盗,咱们就拼个你死我活。

    若他们并没劫掠,有人斥其为“盗”,说不定有那耳朵尖的,听见了来杀个回马枪。

    春妮指着刚刚经过的海城道:“刚刚水下经过的那片暗礁群,不可能潜伏着你故事里说的海兽。是海里的鱼虾不够鲜?海兽要冒着被礁石刮到撞到的风险,等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人,再跳出来一口吃掉?”

    他哈哈笑道:“你叫我说这些,到末了,你又不信,这我讲起来就没意思了。”

    这人正是闻老板指派来,专门负责跟春妮签过合同的刘长寅。

    两方之所以选择在丰州交货,都是出于不想曝露温南这个真正出货点这一目的,宁愿麻烦一些,再换两次船。

    见春妮皱眉,刘长寅看了眼周围的人,道:“船东我认识,是可靠的人。在这一片行船,挂外国人的旗

    船商吃的是搏命饭,这方面讲究尤其多。比如行船最忌讳说“翻”,不能说“沉”,不准在船头撒尿招惹晦气等等等等。

    老实说,印象不是太好。

    刘长寅却看着春妮更稀奇:“你这小姑娘,怎么都不知道害怕的?”

    易老板放下心,哈哈一笑:“一定,一定。”再问:“你真不要我的人帮你带个路?”

    她下船之前,已经趁人不注意,将之前藏在空间里的轮胎和发动机等重要配件都替换进了之前装卡车配件的箱子里。而现在卡车的所有部件都安全地躺进了空间里。

    而还有一次,双方只是大声打了招呼,易老板请一位老水手在船头喊了几句土话。海商们都说,他们在对切口,应该易老板跟那些人有什么关系,对上了,对方就放了行。

    一次是船方派了条小船,给对面船上的海盗送了一箱货物。据海商们猜测,那一箱子里多半是盐,要么是烟土。这种只在白天冒头,收过路钱,不滋扰船方的海盗都好打发,算是盗亦有道的一种。

    春妮回头看了眼码头上那些穿灰制服的政府军,心中微微生寒。

    同易老板告辞之后,春妮带着她的货在码头上站了会儿,十来个彪壮汉子上前,为首的人向她笑道:“想不到是小顾姐亲自来押货。接到你的电报,我们马不停蹄地就赶来了,幸好没迟到。”

    刘长寅笑了笑:“记得睁着眼睡觉。”见她没被吓住,又低声道:“我实话跟你说,粤省沦陷之后,海西军队几乎断了供给。这一年多来,附近海船被劫掠次数比以前十年还多,你猜谁是最大的海盗?万一运气不好,东西丢就丢了,保住性命就好。”

    如此,三天后,船只顺利到了丰州。

    因为前朝海禁,许多活不下去的海西人偷偷打造私船,干起了平时为商,遇事为匪的活计。而海西山间也不太平,时常十人啸聚山林,开山拦路, 劫掠过路客商。

    春妮回头看了一眼,笑道:“也好。”

    此后两天,春妮又遇到两次类似事件。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刘长寅带来的人个顶个精干,春妮在茶摊上买的肉骨茶还没喝完,前头留下来搬货的人已经回话来说,船已经找好,东西也搬了上去,一个钟头之后就出发。

    这个关系不一定指的是同流合污的坏关系,有可能是双方谈好条件,约定在一段时间内供给多少物资,或多少大洋,对方保他们在这段路上的安全,诸如此类。

    几个人守住货物的几个角落,将周围探究觊觎的目光隐隐隔离开。

    春妮借机请教他:“那上船后我要注意什么?”

    100 重担

    同样是坐船,易老板跟刘长寅的风格截然相反。易老板极力淡化行程中的安全问题,而刘长寅从上船起,一个接一个的海上劫杀案和海上怪事谈,听得周围人脸色变去变来,春妮看着觉得好玩。

    端看刘长寅带来这么些人,便知他们也是同样的想法。

    如果说南江省是四分水三分山三分田的格局, 那么,与它一省相隔的海西省,起码有八分都是山, 一分是水, 剩下的一分田,也多是常年被海水浸染的盐碱地。

    走这一段路, 需要经过英属殖民地,倭占区, 国统区,以及大大小小的三不管地带。情况千变万化,能够平安顺利地走来, 足够证明易老板的处事能力,所以春妮对他很满意, 当然就敲定了合作意向。

    海西出巨盗。

    刘长寅一身粗布短打,带来的几个人清一色双目有神,一看就是精湛有力的练家子。再看他们腰间鼓鼓,显然都带了家伙。

    想到这里没有人会开车,她反正也要回海城,索性跟海城那边打好招呼,决定先去温南一趟,教点基础技术再回家。

    两人吃完饭去看,这是一艘正宗的华国龙骨帆船,船头上却挂着幅英国人的米字旗。

    春妮笑道:“不必,我还有些别的事,七天后不一定还在丰州。”

    说着,他右手往前虚引,道:“这里我们人头熟。你一路辛苦,不如随我去前边茶摊坐坐,等船安排好后,我们马上走。”

    春妮要下船了。

    早在怡兴车行将车全部打造完毕,春妮就曾通知过温南这边随时准备接货。

    不过她并非单枪匹马, 也只是暂时停靠,并不怎么担心出事。

    过不了片刻,果然听见前边有人传话,让客商们都回舱里睡觉,今晚不会有事了。

    “肯定是走了,你看易老板都没让我们上去帮忙。”这人腰下悬着把大刀,将它弹得铮铮响。

    大概正因海西人行事彪悍,海西又没什么资源, 倭军这两年多里只强攻过两次,没有攻下来,便转移目标,暂时放弃了这块硌牙的硬骨头。

    “等我回去就签合同,到时候咱们海城见,易老板到时候可要记得准备一艘大船哪。”

    帜,打主意的人会少一点。”

    春妮想起自己要做的事,不是别人能掺合的,拒绝得更加坚决:“不用。”

    易老板特地来送春妮:“小顾姐,一定要等我七天后来接你。”

    春妮笑道:“我也没想到,会是刘老板你亲自来。”

    “那……咱们说好的事?”

    春妮撇了撇嘴:“是你见识不够吧?”

    这是春妮出家乡一年多以来,第一次碰见有政府军把守的海关关口。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