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第395节(1/1)

    时间真是转眼就流逝。

    一转眼夏季过去, 秋天到来。

    中秋节皇帝未能回京,大家留在了园子里过节,过了中秋便进入回宫的倒计时。

    宫里的翻修已经到了尾声, 当然这是指东西六宫,别的不需要避讳的还在修缮。

    拍完照的剩下的日子,宝音再无出园子的机会, 她能感觉到周围有人盯着。

    怀疑之后她派人去查,很快发现人是太皇太后院子里的,这一点这位老人家也没有躲躲闪闪。

    查到太皇太后, 宝音就知道之前她和皇贵妃出园子的事被这位长辈知道了。

    人家虽然盯她盯得紧了些, 并没有找她算账的意思。

    好吧,她只能当作不知道。

    北方局势听说很不错, 大清这边将准噶尔赶出了喀尔喀草原, 还越过杭爱山多驱赶了一段, 如今大军都陈列在边境, 越过边境五十里逼迫罗刹人退出雅克萨。

    当然黑龙江那边已经出兵收复雅克萨, 这次势必要打疼了罗刹人,打到他们不敢再侵占。

    上个月雅克萨胜利消息传来, 听说北面也悍然发动, 将战线推进到贝尔加湖北面。

    贝加尔湖自古被称北海, 也是苏武牧羊地, 这里是蒙古的后花园。

    皇帝坐在帐中, 听着罗刹人使节用正宗的蒙古语请求谈判。

    若不是知道罗刹人是白人,他还以为这是蒙古部落来的使者。

    实际上他早知道罗刹人的底细。

    罗刹人所占据的这一大片土地最开始都属于成吉思汗打下来的金帐汗国。

    当时的罗刹人的莫斯科公国其实就是一个小村子。

    后来成吉思汗的子孙不成器,这些土地反而被一个小小的罗刹国占据,之前他一直以为罗刹国是几百年前金帐汗国的遗留政权,现在才知道不是。

    那还有什么好谈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占优势,没有将罗刹国打疼打服之前,他肯定不愿意和谈。

    现在不是他要和谈,是对方要和谈,再听那使节的话,摆明了不愿意归还被占的土地,那还用说吗?

    他怕丢了土地,回去被人损一顿。

    使节见上方的清皇帝转动的玉扳指没有开口,心也跟着沉下去。

    果然就见清皇帝开口,“你们可没有想要和谈的态度。”

    罗刹人鬼鬼祟祟在背后支持准噶尔,是当他不知道吗?

    这件事都没个交代,还想谈和?

    ***

    “回宫了。”

    中秋节过去后,气温一日比一日低,下了一场秋雨,再穿着单薄的夏衣都有些冷。

    园子这边总不算是启程了,大家都有些不舍,住在园子里多自由,一想到回宫再被关进那个大笼子里,大家情绪都不是很高。

    倒是年幼的孩子们显得没心没肺,聚在一起打打闹闹。

    队伍在军队护送下回京,来时的一节土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大道。

    大道旁边还是湿润的泥土,水泥道上已经彻底干了,哪怕穿着布鞋也不用担心湿了鞋底。

    路面被清空了,不少路人早躲到草地上,离得近的有跪下的,离得远的冲这边张望。

    宝音透过窗户,她的心都平静无波,就好像这种事已经喜欢了。

    好似被这个时代同化了一样。

    她捂了捂额头,皇帝不在也不是没有好处,她不用再伪装真实想法,可以将心里惦记了许久的事趁着他不在全部安排下来。

    进了德胜门,就感觉出很大不同来,出去时还是黄土洒路,回来时道路已经换成了水泥路。

    路边移植了不少树,原本光秃秃的乡村气息有了些很大变化。

    当然树后面的空地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继续往前走,内城变化不大,就是路边多了不少水房和高立起来的电线。

    电线一个个不算高,但也比周围低矮的房屋高上半截。

    看着有点像六七十年代照片里的感觉,若是行人衣服发型再变一变,那就更像了。

    内城就这些变化,听说外城变化更大,可惜这次不经过外城,也没办法去看一眼。

    不过没关系,现在有照相机了,外面人可以拍照让她一观。

    队伍从神武门进的宫,没多久前面的人就来挨个传信,说太皇太后体贴她们劳碌奔波,让她们先行回宫安置。

    等明日再去请安。

    说什么劳碌奔波,水泥路上走一走,还真没有受什么罪,都明白这是太皇太后的体谅,东西六宫还不知道修缮得怎么样了,先让大家回去安置。

    皇贵妃听见后推开了窗户,“姐妹们就在这里散了吧,明日再一同去给太皇太后请安。”

    大家自是应下,四五个月,还不知道自己宫里什么变化,自然心里惦记。

    皇贵妃摆摆手,身边的小太监贴近。

    “去跟着四阿哥。”

    小太监自是躬身应下。

    很快混入队伍中,朝着前面的阿哥队伍靠近。

    太子的队伍自然是当仁不让去往乾清宫。

    四阿哥侧侧头,听到小太监的传话后点了点头。

    他先领着身边人站在甬道里恭送太子离开,然后和大阿哥三阿哥告别,再和六阿哥一同往后走。

    永和宫在承乾宫边上,四阿哥站在门口目送六阿哥和身边的奴才们往里走,六阿哥站在永和宫门口停下,转头看四阿哥还在,冲他挥挥手。

    四阿哥冲他点点头,这才踏进乾清宫大门。

    永和宫,德妃正在打量院子里竖着的两排路灯,路灯是石柱子,内部凿空了,将线引上来,最顶部玻璃罩下是一个圆柱灯泡,对罐头瓶的那种。

    这要是让宝音看到非得吐槽太简陋不可。

    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却觉得很新鲜。

    正殿内宫人们陆陆续续搬箱子将物品归位,德妃看了片刻,发现六阿哥站在门口不进来也不知道看谁。

    等他满脸欢喜地走进来,德妃笑着询问。

    六阿哥连忙道:“是四哥,四哥看着我进来,他才回承乾宫。”

    德妃闻言笑容有些牵强,“你四哥是个好哥哥。”

    可惜她不是个好额娘。

    正感慨着,屋子里的小魔星哭闹起来,六阿哥跳脚道:“我去看看十四弟!”

    这边永和宫被夜哭郎十四阿哥闹得一点忧愁都没有,旁边的承乾宫两母子也凑在一起看照片。

    “这个放在你屋里可好?”

    佟佳氏指着四阿哥踢球的照片,因为抓拍不太好,脚有点糊影,不过放在照片上却很好,有种速度飞快的感觉。

    四阿哥就不爱运动,也是几个兄弟里力气最小的,连五阿哥都能拉圆两石的弓,他只能拉大半。

    跟病弱的六阿哥算是难兄难弟,明白人私下里谁不说不愧是两兄弟。

    四阿哥也不是不爱运动,他四肢有点不协调,这毛病多练练也不是不能改善。

    可宫里人多眼杂,被笑话几次后他就抗拒练武射箭,没想到踢球中了他的喜好。

    在园子里踢了几个月,人也壮了起来,也没有之前的单薄。

    小孩在自己眼皮底下,很难发现变化,不少宫里留守的宫人都说自家小主子变化很大,这才引起主子们的注意。

    当然这些暂且是后话。

    佟佳氏和四阿哥选了几张,有母子俩人一起拍的,还有佟佳氏端庄的单人照,剩下都是四阿哥的玩耍照片。

    选完后,母子儿子取来了相框,将照片放进去。

    然后去了四阿哥屋里选择摆放的地点。

    四阿哥看到屋里多出来一个立起来的东西,上面还垂着一根细绳,他好奇地往下一拽。

    “啪”灯亮了。

    四阿哥眼睛一亮,“额涅是乾清宫和养心殿有的电灯,咱们宫里也有了!”

    要说四阿哥最羡慕什么,就是电灯了,可惜只有乾清宫有,旁的宫晚上只能点蜡烛,因为防走水,蜡烛也不能点太久。

    这晚上睡得早,起得也就早,既然睡不着,那就起来读书吧。

    宫里阿哥都习惯了这种早睡早起的生活作息。

    佟佳氏早知道这件事了,一回乾清宫,留守的宫人就禀报了。

    乾清宫之前修缮过,这次不用大修,换了几块松动的琉璃瓦,拉了电线装了灯后就离开了。

    基本上每个屋子都装了,后来搭建给宫女住的屋子都装了。

    她还听宫女禀报,说屋里屋外是两套供电,屋内白天夜里都能亮,外面的只有晚上才开。

    若是哪个灯坏了,需要上报上去,内务府会派人来修。

    佟佳氏是知道内务府是落在了养心殿那位手里,自己可以命令养心殿做事,却不能插手内务府的运转。

    说什么是皇贵妃,连经济大权都没能掌握。

    唯一让她舒服的一点就是,当然以前两位皇后,内务府在皇帝手里在宸贵妃手里其实区别还是挺大。

    起码宸贵妃掌握内务府后,宫里的日子好过不少,俸例是没涨,其他新鲜东西隔三岔五往东西六宫送。

    若不是这位也是嫔妃,她都以为是个出手大方的一家之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