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第403节(1/1)

    “你跟她不是挺好?”他都看见两人一起拍的照片了。

    说起拍照,皇帝心痒痒,他还不知道这照片是怎么拍出来。

    他也知道自己安全最重要,不能让印着自己真容的照片流入民间。

    若是到了反贼手中,怕是闹出事端出来。

    不过在宫里拍一些无妨,留在自己手里欣赏。

    宝音面上露出了一丝烦恼,“哎,不知道怎么回事,她最近看我眼神有些怪怪的,你自己去说,要是可以帮我问问原因。”

    他抿了一下嘴,掩盖掉嘴角的上扬。

    可惜没成功,对上了她愤怒的眼神。

    “好好好,我帮你去问。”他笑呵呵道。

    ***

    “可真是罕见呀,皇上竟然想起来我承乾宫了?”

    看见皇帝大步走进来,卫氏领着抱着小阿哥的奶嬷嬷退下。

    佟佳氏看见皇帝走进来,行了礼后,带着打趣口吻开口。

    皇帝嘴角噙着微笑,“朕听说表妹开了一家女子学院,还放在了东三所?”

    佟佳氏微笑回答:“暂时放在这,等选了合适的地方再搬过去。”

    皇帝摇摇头,“朕没有说东三所不行的意思。”

    说着他提起了宝音的建议,“回头在西岸选一块地,也不需要多大,宗室女和官家女去哪里也合适。公主们到时搬到慈宁宫附近,去上学也方便。”

    佟佳氏眼镜一亮,脸上笑容真切许多,微微一蹲身,“那就谢谢表哥了。”

    她起身笑道:“臣妾以为您不会同意,还是宸妹妹劝了我,说您心胸宽广,不是那种见不得女子读书,恨不得困在家里的人。”

    皇帝摇头,“行了,也别为朕戴高帽子。”

    他端起茶杯顿了一下道:“现如今世道变革太大,离京半载,再回来差点认不出京城。”

    “皇子们该出去见见世面,公主们也一样,不能困在宫里坐井观天。”

    “公主们肩负抚蒙的重任,待嫁之前让她们多宽松一些,见过了世面,也不会困住自己。”

    想到自己女儿多是早逝的命运,皇帝心里也不好受,想要蒙古稳定,只能一代一代将自己的血脉强行融入进去。

    这是无法改变的国策。

    唯一让他欣慰的是如今交通便捷,等铁路修去草原,嫁过去的公主想回来就回来,不用像现在这样来去就得两三个月。

    佟佳氏眉眼低下来,她想到要是自己那个可怜的孩子还活着……

    皇帝没有察觉到她的情绪低落,突然笑了一下,提起了宝音说的那些话。

    “……她让我问问你原因。”

    佟佳氏一扫颓废,挂上了幸灾乐祸表情。

    “什么呀,怎么能说我看她眼神奇怪,明明是她做的那些事就很奇怪。”

    她一一点评,然后忍不住道:“跟您比,她更像是一位合格的丈夫。”

    皇帝脸上的笑容消失。

    好家伙,出去一趟,后宫差点被人端了。

    ***

    新年临近,到了封笔的时间。

    皇帝叫了几个看重的人一起去外城走走,主要是看看京城的变化,这其中便有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变化很大,原来还有文人气息,现在也多了杀伐果断的气势。

    也是没办法,在山西官场沉浮一番,若不是没有快刀斩乱麻的决心,他怕是也得被拉下水。

    山西官场只能说烂透了,全然是王朝末期的做派,京中外派过来的,没多久就会被拉下水,很难有明哲保身的人。

    倒是有几个山西出去做官的都是廉洁作风。

    只能说见识到家乡为官混乱,这些山西出去的反而能够廉政,因为官方的妖魔鬼怪提前见识过了,出去后注意些再难中招。

    纳兰容若捡了一些事说了,哪怕只是管中窥豹,也足以证明山西官场的混乱。

    皇帝叹息一声,“又岂止是山西,多个省还是明朝时的做派,连潜规则都没变,朕信赖的满族官员过去后也会迅速被同化,有时手段重一点,又有不好的声音传进京。”

    这也造成一个奇怪现象,有的过山虎,地头蛇打不过,就上下串联送对方高升。

    特别是山东,都快成了孔家的天下。

    聊了一会儿山西,皇帝心里有了底,然后站在路边看着路灯。

    随后发现了什么问道:

    “城里看着人少了不少,摆摊的也少了。”

    这个纳兰容若知道。

    “在北边,今年的冰赛结束后,那边圈了个固定场所用来摆摊。因为只收摊位费不收税,小摊小贩都去那边了,临近年节火车做活动,一文钱就能进京。”

    “拉了不少天津卫和通州的百姓过来,城里见那边更热闹,应该是去凑热闹去了。”

    皇帝意外,“走,去看看。”

    西山车站已然发生了很大变化, 围绕着车站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城镇。

    十字街道,就这么一圈一圈围绕着车站向外蔓延。

    一行人先去了东城花费一文钱坐上了火车。

    车上人都挤满了,最后还是纳兰容若派人跟车站那边商量, 最后在新一班火车上多加了一个封闭式车厢,他们上的便是最后这个封闭式车厢。

    车厢内放置了桌椅,摆放得跟旁人家的大堂一样, 桌上放置了玻璃花瓶,里面竟然放了一束鲜花。

    当然走近后才发现花是仿花。

    这种车厢在车站算是常备,就是为某些身份贵重的人准备。

    车厢挂上, 不到十分钟就抵达了西山。

    下了车, 就是一阵烟火气息,不知多少人在站台售卖东西。

    皇帝等人被侍卫护着, 旁人看了他们身份不同, 自然是没敢靠近, 其他人没有这个优待, 耳边叫卖声可谓是震耳欲聋。

    出了车站就是长达近半里路的吃食街, 各种吃食,全都是上不了台面的, 可坐下来的吃客多, 都愿意坐下来吃个油条喝一碗热乎乎的汤汁。

    “电都通到这了?”看见了沿途的电线杆, 皇帝随口问道。

    当即就有人回答了, 还顺便夸赞了一下太子。

    “太子殿下心善, 见外城道路破旧,特意想了法子将路都修缮一番,民间百姓对殿下也是心怀感恩。”

    皇帝笑着摇头,“这银子钥匙用来多建一些房屋,让百姓度过严寒更好。”

    路修得再好, 也是面子工程。

    这话让这人愣住,不知道该怎么回事好。

    皇上离京之前可是对太子宠爱有加,现在怎么反而像是对太子有些不满。

    有人猜测是不是太子做的太好,引出了皇上的危机感。

    自古可没有几个太子能顺利登上皇位。

    这次西山之行,最大的变故出现了,皇帝对太子的不满也私下里悄然传开。

    转头过了新年,一开大朝就是砸下一个大雷,多地官员联合六部要求审查这次军需补给,理由是某家供给粮草的商行有以次充好的行为。

    这目标俨然对准了泰山商行,这次大军出行,哪有什么某家商行,实际上就一家,这不就是跟宸贵妃干上了吗?

    还看什么皇帝当众表露对太子的不满,现在最重要的是朝堂对于泰山商行的宣战。

    养心殿内,宝音很快得到了消息。

    毕竟就发生在隔壁乾清宫,她想不知道都很难。

    手中的墨水掉落在纸上,她也没有了闲心雅致练字。

    很显然,儒家一派终于忍受不住她在皇帝耳边的蛊惑,建立大学城就是挖儒家的根据,这些人悍然出动就是要她的依仗。

    不然也不会一出手就以雷霆之势直冲泰山商行。

    泰山商行已经不完全是一个普通商人,更像是后世的财阀,手下经营着数不清的商业,还掌握多个城市的衣食住行,养着数不清的人。

    已然成为庞然大物。

    这个庞然大物已经捆绑了国家的金融,不能倒塌,也不能倒塌。

    十万漕工就能让朝廷对于漕运束手无策,就更不要提绑定上千万人的泰山商行。

    宝音走到窗户边,院子里还残留着未化干净的雪,院中央也只清扫出了一条十字形的路供人方便。

    一枝梅花放置在窗台前的瓷瓶里,跟瓷瓶上的梅花相呼应。

    她兴致来了,想到了昨日收到的迟来惊喜,她张罗人在墙壁上挂上白布,然后又拉上了窗帘,在昏暗中,摇动仪器让光打在白布上,一段不算清晰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镜头出现在白布上。

    她低估了用胶片做动画的速度,因为从未有过之举,浪费了不少时间,有时候几张胶片之间不连贯就会显得动作奇怪,有时候人物图像大小不一致又得重来返工。

    还有上色问题,总之忙碌了好几个月,才弄到她手里的这个成品。

    这算是她私人定制,花了不少钱,可是千金难买她高兴。

    隔壁乾清宫就泰山商行一事闹得不可开交,满臣大部分是站在泰山商行这边,他们有不少人投了银子靠着泰山商行吃饭。

    汉臣拿到这个把柄咬死不松手,就是要彻查,还得要求户部一起动起来,查泰山商行的税。

    满臣中又分三派,一派中立,一派站泰山商行,还有一派倾向汉臣。

    汉臣这边有一部分中立,还有一部分是打定主意要咬泰山商行。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