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第431节(1/1)

    四阿哥对外面好奇极了,却没有往外看。

    马车很大,不,或许说很长,有平常三个车厢大。

    宝音跟四阿哥两个人,都觉得有些空荡荡。

    没一会儿车再次停下,一排排人站在车外迎接。

    四阿哥先下的车。

    青珞见状有些意外,等到宝音出来,忙上前扶住了她手臂。

    “不用你付,我又不是站不稳。”宝音微笑地拍拍她的手。

    几个丫鬟里青珞最稳重,想到紫翡,宝音不由叹了口气。

    一步错步步错。

    校长办公室在顶层,占据了半个楼层,里面很空旷,装饰很古典。

    虽然皇上没来过,却还是给他留了一个地方。

    这次谈话就定在了这里,一进内,四阿哥就被那一整面的落地窗给吸引住了目光。

    宝音推了推他,“想看就走近了看。”

    落地窗下面是偌大的人工湖,湖非常大,从西山引过来的水源,还养着莲花。

    湖中心是个雕像,一本展开的书和一杆长枪。

    宝音没有再关注四阿哥,而是问起了青珞。

    “黄老先生还没到吗?”

    青珞看了看时间,“正常是十点到,老人家来这后会停一会儿,再跟随学生一起用餐,中午小憩一会儿,下午有时在图书馆,有时去听课,偶尔还去看看学生们的社团活动。”

    宝音莞尔,“老先生还挺会打发时间。”

    “要奴婢派人去催吗?”

    宝音嗔怪一句,“说什么奴婢,我做了这么多,不就是让你们摆脱奴婢身份吗?怎么还越活越回去了?”

    “不用催,我们等等,一切按照老先生的时间来,吩咐下去,等老先生过来将人请过来。”

    “来,我们说说话。”

    “听说皇家女学那边也在这附近买了地?”

    皇家女学就是皇贵妃开的那座,因为捧她的人多,这人数一下子就超了。

    本来是在城内,可城内怎么都空不出那么大地方,最后听说城外这边的大学城,建成高墙后可自成一城,便改了主意改建在城外。

    宝音划了很大一块地,还修了个小型跑马车,连皇家科技大学都没这个待遇。

    用皇贵妃的话来说,要建就建个大的,不要扣扣索索,比不上大学城也不能弱了女子的威风。

    目前地址设在了大学城三里外,不算远也不算近,建设之初先建了高墙,三米高的墙,让贼人都望墙兴叹。

    宝音还答应了等建成后在墙头上拉电线,保证没有一个小贼能进去。

    “开春时已经在建了,还从咱们这边抢走了不少熟工,下面有人闹,被我压下去了。”

    宝音点头,“这边慢点就慢点,让着那边点。”

    她看重大学城这边,可也看重女学那边,现在大学城已经上了正轨,女学那边自然得了她更多关注。

    如今的熟工不好找,铁路如虹吸一般吸走了大部分青壮年人口。

    还有修水泥官道有带走一部分,剩下了又有不少达官贵人抢。

    他们也要修庄子。

    不得不说,火车出现后,京城北面的地价是越来越贵了,人就喜欢扎堆,全都聚集在这修园子。

    这等着开工的园子多了,京城的工人都不够抢,没办法有的人只能从老家招人。

    一来二去,这京城里面人多到扎堆,一个小小的大杂院住上四五十户人家都成了常态。

    宝音盘算着再过几年,这城就可以往外扩了。

    聊了一会儿,宝音注意到四阿哥凑了过来,她指着边上了椅子让他坐。

    宝音又聊起了农学院的种子来,可真是不容易总算是让这些人找到了不育父株。

    泰山商行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功成身退,宝音的势力也由明转暗。

    泰山商行被剥夺了多个业务,如今就只剩下粮行,还保持着跟农学院和大部分农户的合作。

    未来泰山商行主业是种子和粮商。

    她要从现在就开始布局,将粮食都掌握在手中。

    桌上的时钟指向了十点,宝音看向青珞。

    青珞笑着起身,“我这就去迎一迎老先生。”

    宝音点头,“态度恭敬些,要全了利节。”

    青珞退下来去,四阿哥好奇地询问,“我们要见谁?”

    宝音笑笑,“见一位教育大家,强国要先启民智,我带你来是听听这位老先生的观点。”

    四阿哥似乎是有些意外,“可是书中说百姓只要安守本分各行其是,若是都读书了谁来种地,也没有那么多官分给这些人。”

    宝音挑眉,“你可知道当今有多少人口?”

    四阿哥抿唇,宝音给了他一个数字,“马上要破亿了,皇上从江南回来前还免除了丁钱,以后人口数量还会爆发,这么多人口本来也没有那么多地分给他们种。”

    “不识字他们连找个像样的工作都没有。”

    “而我们需要人才,农学院需要人才来研究更加高产的种子,这个农民自己能做到吗?他们大字不识一个,只能凭借祖传经验一年复一年,不敢更改。”

    “更改说不定会耽误一季的收成,他们没有这个底气,而我们有。”

    “不仅是高产良种,我还要能研发机器的人才,像照相机工匠能做出来吗?”

    “或许造办处的工匠能够依葫芦画瓢做出来,但他们只知道其制作办法却不知道什么原理,更加不知道怎么改进,这些都需要人才。”

    “人才从哪里来?”

    “从底下的百姓子女中筛选出来,从蒙学再到中学,再到高中、大学,一层层筛选出来,将我们需要的人找出来。”

    “实在没有读书才能的人会留下种地,这世间永远不缺种地的人。”

    四阿哥若有所思,“所以我们是要把聪明人筛选出来,把笨的留下种地吗?”

    “额,也可以这么说。”

    扣扣扣,敲门声响起。

    宝音看了一眼厚厚的实木门,这么厚应该听不见吧?

    “请进。”

    门被人推开,宝音看到青珞,以及她身后的老人和两位中年人。

    宝音起身走了两步。

    “老先生请上座。”

    黄宗羲见来屋内一貌美夫人和一岁数不大的童子有些惊讶。

    哪怕知道对方是位女子,在没有亲眼看到前都会怀有疑虑。

    方才他站在门外听了一会儿,有些意外对方竟然想要开办蒙学甚至口出狂言要全民启蒙。

    这种话恐怕是圣人在世都办不到。

    “夫人是赞同有教无类乎?”

    如今盛传的封神演义里三教之争也是当前教育现状。

    一派是师徒派,也就是老子一派,只收嫡传。

    一派是原始派,只收精英,人少为贵。

    最后一派就是学堂派,有教无类。

    黄宗羲是最后一派,他在多地开设学院讲学,广收弟子。

    而这位就更加激进了,好似要将天下英才进入她手。

    “老先生请入座。”

    黄宗羲在进来之前可是看到外面防守严密, 但是真进来,又有些意外,竟然只有两人。

    一位是女子, 一位是孩童。

    众人入座,围着不算太大的树根茶几坐下。

    青珞沏茶后,走到宝音身后立着。

    “老先生说的有教无类倒也不算, 我这里主要崇尚的是全民教育,不说人人科举,最起码上过蒙学识些字出门在外不会上当受骗。”

    宝音笑眯眯问, “我跟老先生不同, 听说老先生在家乡也多有开设学院收弟子,可有收蒙学的学生?”

    “到老先生面前的怕是无一不是久经考验。”

    “才不是!”万斯选开口打断, “我兄弟等人就是年幼时追随老师!”

    宝音瞥了他一眼, “我知道你父为万泰, 甬上支派的创始人, 家学渊源在, 在地上刨土求生的农户子弟能比得上吗?”

    黄宗羲冲着弟子训斥一声,“公择, 莫要插话!”

    “这次来京, 听闻京城变化甚多, 朝廷取才方向要有更改, 是以过来领略一番。”

    宝音伸出手, 请他们喝茶。

    “这事应该跟你们学派关系不大,你们又不是一心奔着科举而去。”

    清高得很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