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将化为乌有的冬天生活组诗(1/1)

    

    &esp;&esp;我那将化为乌有的冬天生活

    &esp;&esp;1

    &esp;&esp;冬天百花残,喝酒到天亮。

    &esp;&esp;明月磨损在夜空的乌云之上

    &esp;&esp;我坐于小镇的桥头

    &esp;&esp;浑身乏力,无从谈起。

    &esp;&esp;发廊门前的灯管永远转个不停

    &esp;&esp;几个洗头妹忙碌的身影

    &esp;&esp;我们从前一样

    &esp;&esp;毫不猜疑地生活。也许,还记得夜

    &esp;&esp;这桥下的河水,曾离我很深

    &esp;&esp;饿死的鱼骨,水草

    &esp;&esp;黑褐色的淤泥,其上的一团波光粼粼的黑影

    &esp;&esp;河水搬动它们

    &esp;&esp;我搬动自己,走来走去

    &esp;&esp;有时点着烟,和人们走在小镇的街道

    &esp;&esp;在冬日下耳鬓厮磨着。

    &esp;&esp;2

    &esp;&esp;广东的冬天不会太冷

    &esp;&esp;抱着小棉衣,站在车牌前

    &esp;&esp;眯着眼瞅对面来个女的

    &esp;&esp;小二说:那身材叫爽

    &esp;&esp;我说这算个鸟

    &esp;&esp;我从前认识一个

    &esp;&esp;哺乳的,直立时有我耳朵高

    &esp;&esp;白净,手指如钩

    &esp;&esp;胸口有痣

    &esp;&esp;向往大海边的白房子

    &esp;&esp;引为憾事的是

    &esp;&esp;我现在就站在离海不远的地方

    &esp;&esp;吐口水。跺脚。扔烟头。说她们。

    &esp;&esp;3

    &esp;&esp;做一个消极的人,是多么不容易。

    &esp;&esp;一个人呆在小饭馆看电视

    &esp;&esp;肆无忌惮地喝酒,弹弹烟灰

    &esp;&esp;和老板聊聊“温州港”

    &esp;&esp;有几人在外面打台球

    &esp;&esp;夜几乎从头顶掉下来

    &esp;&esp;蚊虫体内的灯光,开始闪烁不已

    &esp;&esp;这不悲惨也不斗争的生活

    &esp;&esp;去了,生动而亲切的去了

    &esp;&esp;喝酒的我,在明月的异乡

    &esp;&esp;明快自然起来。

    &esp;&esp;注:“温州港”小镇上妓女集居的巷子。

    &esp;&esp;4。

    &esp;&esp;有时,我想在昏暗之中发生些事情

    &esp;&esp;不要很大,不要死活

    &esp;&esp;平原在北方辽阔,南边是月色如华

    &esp;&esp;我无敌无友地坐在渡口

    &esp;&esp;把包裹里放满象牙,玉石,骨头

    &esp;&esp;这些杂碎,和我一样

    &esp;&esp;独一无二地活在世上,坚硬而无辜。

    &esp;&esp;有时我都忘记它们会说话

    &esp;&esp;活生生地,被荒唐的年月磨损掉

    &esp;&esp;孤月楼空的晚上,我戳穿自己

    &esp;&esp;横置的乌云,溪水会长流不止。

    &esp;&esp;2006-3-4整理

    &esp;&esp;影子记

    &esp;&esp;我们的生活,养着一地的影子。

    &esp;&esp;在小饭馆,我看到几个黝黑的汉子

    &esp;&esp;坐在昏暗的灯泡下,喝酒、划拳

    &esp;&esp;举着大小不一的脑袋

    &esp;&esp;被一片光削得兴奋而狼狈

    &esp;&esp;酒瓶空着,影子凹在水泥地上

    &esp;&esp;滴满烟头,若被烧成灰烬

    &esp;&esp;哪些是骨头,哪些是皮肉,哪些是毛发

    &esp;&esp;哪些又是衣物?这让我感到悲伤

    &esp;&esp;其间那让我聊以自慰的幻觉呢?

    &esp;&esp;它们如鸟雀的啁啾。还有那些

    &esp;&esp;曾重叠在我心上的影子

    &esp;&esp;现在羞于提起。如果我画出自己的模样

    &esp;&esp;我像目睹影子丢去。而在小饭馆

    &esp;&esp;我置身事外,他们从背后

    &esp;&esp;向我举着惊慌而无畏的眼睛。

    &esp;&esp;旅馆一夜

    &esp;&esp;在广州,在回家的前一夜。我,行囊,还有回家的心情

    &esp;&esp;都压在这一刻。2007年2月10日。

    &esp;&esp;我是那涌动人潮中的一员。不孤独,不响亮

    &esp;&esp;被广州的夜色包围,带进虚幻的良田

    &esp;&esp;祖国的建设真好。我和李晃相见于人行桥下

    &esp;&esp;华灯初上,车流如水。奔忙的人们

    &esp;&esp;交织的肉身,我移着像山谷一样空阔的步履

    &esp;&esp;不问行人与去处。

    &esp;&esp;年关在袖套里荡着冬风北上。我们就着复杂的夜景

    &esp;&esp;李晃说他奔忙的一年。在这之前

    &esp;&esp;事物以不相同的速度苍老

    &esp;&esp;死掉。相逢路,可预想的少之又少

    &esp;&esp;11点,或许更晚。我被那些声音淹没

    &esp;&esp;虚无缥缈。仿佛推我于众山之顶

    &esp;&esp;火车站,人,灯,包裹。我被一点酒意渲染

    &esp;&esp;活在旅馆的铁板床上,动弹不得。

    &esp;&esp;2006-3-4整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