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1)
这件事按理说是要谢义道或者徐氏拿主意的,谢义远就这样回绝了,于情于理都不大合。
所以谢素月来找阿母了。
徐氏安抚道:“你阿兄他和瑶姊有些不对付,故而说了些胡话,你不要往心里去。”
又看女儿好像是有这份心的,继而说:“你若想读书,又有公主的命令,去便是了。宜瑶阿姊多少也会照顾一些你的,不怕被欺负。”
谢素月用力点点头:“我知道了,果然还是阿母对素月最好了。”
徐氏淡淡地笑了,又问:“公主府那边可有没有提什么要求,
比如需不需交束脩呢?若有的话,阿母这就去让人给你准备着。”
“不用,只要准备些纸笔就可以。多谢阿母挂心。”
谢素月甜甜一笑,徐氏的心都软了几分。
与此同时,柳宅。
柳幼慧成婚之后,时常归宁侍奉父母。
她平日里飞扬跋扈,在长辈面前却是乖巧可人的样子,固然有一点小任性,却也得称得上可爱。
这日恰逢她的族妹柳希度到柳涛家中拜访,柳幼慧对这个才十岁的阿妹格外喜爱,拉着她说了好一会话。
柳希度是柳绾的孙女,柳绾则是柳涛的族兄,兄弟二人血缘上不是最紧密的,就连私下的关系也算不上大好。
但二人从前朝起,就是和衷共济的政治盟友,一同为了柳家的利益谋划。而正是有了柳涛、柳绾的努力,柳家才能在如今皇权日盛的情况下,仍然如日中天。
两家小辈,来往也十分密切。
因此吴郡公主的人登门请柳希度到学馆读书时,柳幼慧也在场。
家中的成年男性都在官署办公,女眷们好生招待了公主府的官吏,没出一丝纰漏。
柳幼慧虽然不问政事,却也知道如今吴郡公主权势地位不同常人。而且谢宜瑶的行为,未必只代表她一个人的意思。
她拉着阿妹的小手,含笑道:“希度,这是天大的好事!”
柳希度眨巴眨巴眼睛:“阿姊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在家中也有师傅呀。”
“哎呀,”柳幼慧道,“你以后会明白的。等到了学馆里,切记要和别人和睦相处,万万不能生出事端来,知道了吗?”
柳希度点点头。
这样的话从柳幼慧嘴里说出来,实在有些奇妙,可见她确实敏锐地参透到了一点背后的玄机。
若是让柳幼慧知道,柳希度存在于贵嫔拟好的太子妃名单中,且被皇帝重点关注的话,此刻估计要抱起柳希度转个七八圈,才能表现出她心中的喜悦了。
柳希度也很兴奋,却只是单纯地对到学馆里读书这件事生出了期待。
听刚才那位女官话里的意思,学馆里会有许多和她同龄的,或是比她略大一些的学生,一同与她听师傅讲课。
柳绾子嗣单薄,柳希度在家中并无同龄姊妹,若非如此,也不会时常往柳涛家中跑了。
她一直被养在闺中,与同龄人毫无交集,因此心中也有一丝小小的希冀。
萧弦那边,却是灵鹊亲自登门。
原因无他,萧凯过世没多久,谢宜瑶料想萧家恐怕会以此为由拒绝。
但她很希望萧寿安能来,所以让灵鹊亲自去劝。
以此和萧弦、庾氏保持来往是其一,谢素月和谢宜臻能多个伴是其二。
萧弦见过灵鹊,知道她是谢宜瑶身边的人,也就知道了谢宜瑶的态度。他回灵鹊话时,自然是表示了同意,但刚一送走灵鹊,他就关起门来,和妻女们商量一个正当的借口来回绝。
父亲萧凯去世后,萧弦行事可谓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皇帝对他们越是礼遇,萧弦就又是觉得瘆得慌,好像“先礼”必然会“后兵”一样。平日里更是处处小心,生怕被人被参不孝。
庾氏却道:“我倒觉得挺好的。二郎还是离不开我的年纪,我平时总要疏忽了寿安的。而且既然是公主的意思,那想来陛下也是知道的,不必担心被人指点。”
现在萧弦身上没有官职,但方才灵鹊说了,选人时是要看父兄的品秩的,可见他们家是个特例。
萧寿安也说:“阿父,我想和素月她们一起读书嘛。”
思量再三,萧弦还是松了口。
他嘱咐萧寿安:“你要真是去了,不是为了和公主她们玩的,是去学习的,知道吗?”
萧寿安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她还是藏不住心事的年纪,很容易被父亲母亲猜中心思。
庾氏摸了摸女儿的头,道:“阿母知道你并不喜欢读书,但既然去了,就要好好做,不要闹事。那里不像家中,随时有阿父阿母给你兜底。而且念在你们年纪又小,不会像阿兄念的学堂那样严厉的,闲余时间肯定还是可以和朋友们一块说说话的。”
这样一大段话,萧寿安并不能全然理解,但听到最后一句,她的心情好了不少,点了点头。
萧弦又和女儿讲,什么话该说,什么人该避开,什么事不该做。
萧寿安听得云里雾里,但还是都应下来了。
……
谢宜瑶坐在公主府中,等派去通知的专人们回话。
她担心这事不被小娘子们的家人当回事,故而并不是派人送一封帖子就完事,而是让人一个个登门传话。
这样效率肯定会慢很多,需要几天才能全部通知到位。
但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在明面上,绝大部分人都是给了肯定的答复的,至于之后会不会以各种奇怪的借口推脱,那就是后话了。
公主开府(六) “丢车保帅,也只能如……
庭院中, 目光所及之处,均栽着杏花树。
可惜杏花开得早,已经过了花期, 只能等到明年方能一观美景。
但谢宜瑶却不觉得可惜。
只因今日林下堂有更好的风致在。
初夏的风微凉, 她的心却莫名有些燥热。
数月前还只是一个念想的女学, 在众人的努力下,终于成为了现实。
为了不打扰到这些女学生们,谢宜瑶选择白龙鱼服,和沈蕴芳在学馆中视察。
“林下堂”这个名字是谢宜瑶想的,取“林下风致”之意, 又暗合院中景观, 颇有雅趣。
今天是开讲的第一天,谢宜瑶特意安排了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师为学生们讲课,既是考虑到教学经验丰富, 也是怕像崔朝华俞妙兰这样的年轻一辈,虽然也年长几岁, 但未必能压得住这么多正值青春的学生。
谢宜瑶和沈蕴芳噤声立于窗外,偷偷摸摸地旁听了半堂课, 也顾不得此举是否有些诡异。
看着并未出什么岔子, 等到崔朝华过来找她们,才转身离开。
林下堂的学生们大都已经有些学识, 当中年纪最小的, 是袁敬亭和柳希度, 她们都才十岁而已。
第一堂课还算不上艰深, 学生中也没有跟不上的。在座的又都是清贵出身,虽然年幼,却也都被家里人千叮咛万嘱咐过的, 因此纪律也是不需要担忧的。
直到课间,台上的师傅离开了,轩敞的屋内才有了一阵阵欢声笑语。
“阿臻,”萧寿安喜眉笑眼的,“方才我看着你走神了!”
谢宜臻不好意思道:“我只是一时被窗外吸引……左右师傅讲的是我会的东西,这不算什么罪大恶极的事吧?”
“好啦,你就别逗她了。”谢素月把萧寿安随意丢在地上的书拾起,放在她的案上,念道:“你不随处乱看,又怎么知道阿臻她在走神呢?”
萧寿安一时语塞,没了办法。
三个好姊妹你一言我一句的说着,让坐在她们后面的柳希度好生羡慕。
可是……她记得兄长和祖父们都不大喜欢萧家人,她还是不要插嘴了吧。
于是柳希度默默地听着她们的话题越飘越远,从窗外的杏花树,到刚才那位老师的口音,又到谢素月兄长前些日子带回来的新奇玩意儿。
萧寿安道:“他不是出去自立门户了么,竟然还这样念着你。”
谢素月摩挲着鬓发道:“阿兄他待我还是不错的。”
但萧寿安可没法从谢素月的语气里听出喜悦的色彩来,松阳侯谢义远的荒唐声名可是穿遍了京城的,几乎没有哪家的小娘子是没被父母叮嘱过离他远一些的。
因此身为谢义远的胞妹,谢素月起初也有些羞于和京中女郎们交往,直到萧寿安对她说“你是你,你阿兄是你阿兄”,她才渐渐放下芥蒂。
谢冲去世后,萧弦一家仍没有和江夏王府淡了联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两家女儿的关系,因此庾氏和徐妃私底下已经开始商谈起了结姻亲的事。
虽然江夏王府以前涉及了一些不大好的事情,
但看皇帝现在的意思,并没有牵连旁人的意思。
萧弦的长子就大谢素月两岁,也曾见过几面,可谓没有什么不合适的。
谢素月已经隐约感知到了些母亲的想法,就连谢宜臻也因着敏锐的心思察觉了些许,反倒是萧寿安平日大大咧咧的,对于密友将来或许会成为自己的长嫂这件事毫不知情。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