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1)

    黎成周顿时扶住她的肩头,让她面对自己,轻声问询到底怎么了?

    宣蓉抬起头来,双眼已经泛红,神情十分复杂,似是委屈、似是释然,又很是悲痛,她终于颤抖着声音问道:“房子里不透风,点了炭盆,不管放多少水,都是不能解炭毒的,是吗?”

    虽然她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但这是黎成周说的,是从神仙老爷的口中得知的,那这就一定是真相。

    黎成周没有询问她为什么这么问,只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答案。在她潸然泪下的时候,温柔地给他擦拭眼泪,许久,宣蓉渐渐平静下来,他才开口询问。

    床边的黎淮星虽觉得旁观父母谈恋爱不太好,但宣蓉这情况很是不对,他这时根本不可能睡着。

    他不出声,这俩人也没有觉察。

    宣蓉平静了许久,这才开口说了一直梗在心头多年的旧事。

    就是宣于氏口中的那个孩子。

    那时候宣姝和宣霖也就比现在的黎淮星大几个月,而宣于氏的孩子早产了近三个月,虽说看着比寻常足月的孩子也不差什么,宣于氏还是照顾的无比尽心。

    那也是冬天,给孩子准备了足足的炭火,生怕冻着一点,因为是个儿子,宣大牛虽不会上手照顾,但这些东西却不省着。

    但最后,孩子没了,宣于氏说是因为宣蓉没去换水,才导致了孩子中了炭毒。

    此前已经无声哭过一场,所以此刻宣蓉的声音还算清晰,她道:“我还记得,那时候她并不让我和弟妹们进屋,说是我们进进出出会带了冷风。”

    那屋子里那么暖和,哪里是他们能享受的起的?

    “等要喂奶时,宣于氏回屋看到孩子没了崩溃大哭,把我叫去打骂的时候,桶里还有水,但她那样骂,我以为那些水,就是不够的。”

    那时的她,不过也是十岁出头罢了。

    因为都不懂,大人那般说,她便以为都是自己的错。

    ——哪怕一开始宣于氏就说了不准她与弟妹进那屋,她与弟妹只能羡慕着那间屋子的温暖。

    黎成周听出宣蓉虽是不喜欢宣于氏,但对那个孩子是惋惜的,便道:“我现在去跟村长说这个事情,今晚怕是不少人家要用炭,你在家好好照顾儿子。”

    黎淮星原以为黎成周会说出什么安慰宣蓉的话,这个时候宣蓉不该更需要陪伴吗?

    宣蓉却是连连点头,开始帮黎成周准备衣服。

    今年家里富裕了些,他们都做了不只一身衣服。

    这冒雪出门可不容易,她也怕黎成周受寒。

    而这一夜,落花村近乎无眠。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信,只是事关人命,总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过了这一夜,大家继续欢欢喜喜地准备过年的所有东西,一直到了年廿三,一切欢笑戛然而止。

    这一日本该做糖糕、祭灶王,可晴空霹雳一般,皇帝驾崩的消息忽然传来,将一切的喜悦戛然斩断。

    皇帝驾崩,天下缟素。

    自皇帝崩逝这一日起,上至皇亲贵胄、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皆百日内不得宴饮作乐。

    七七之日不得屠宰见血。

    一月之内不得有男女婚嫁、纳妾之事。

    而至亲之人,则披麻戴孝、茹素守灵,若有违逆,则是大不孝。

    落花村倒是离得远,只要不是载歌载舞,关起门来吃几口肉不叫旁人知晓,倒也不会有什么性命之忧。

    只偏在这新年临近的时候,不知多少人肚子里颇有怨言,毕竟待百日一过,这都进了三月,忙于春耕的时候了。

    不过,这事儿对还不能吃大鱼大肉的黎淮星而言,唯一的影响大概就是,白做了那一身红艳艳的衣裳了。

    你等我长牙!

    所谓“天高皇帝远”,百姓们虽为驾崩的皇帝不宴饮、不嫁娶,可实际上却也没太多悲伤。

    对于年仅十七的、刚做了两年太子的太子因“国不可一日无君”而灵前继位一事,也没什么意见要表达。

    他们只希望不要是一位横征暴敛、穷兵黩武的暴君,只希望他们现在的日子,还能安稳平顺的过下去就好。

    但这些,也不是眼下就能看出来的。

    再是有“远见”的人,不与新皇朝夕相对过,也并不能知道他的脾气秉性,所以作为黎民百姓,大家的日子都还是照样过。

    就是黎成周做的那些米花糖,不好卖了

    本是为了新年而做,这糖价格不高,又是年间,大家也都愿买一些甜甜嘴。

    可现下天下缟素,不得宴饮,这年也就过的“无声无息”了些。

    ——已经准备好的东西,大家当然是关起门来该吃还得吃,可那些还没来得及准备的东西,也就不好大张旗鼓的采买了。

    哪怕是离着盛京远着呢,原本年底该日日开的大集,也是廿三之后就停了。

    以前十日一次的大集,之后还会不会开,也还没个准信。

    到最后都过了一个月的婚嫁禁止时间,有推迟了婚期而不得不抓紧办的人家,也是不吹吹打打,原本的喜气都被压了下去。

    但好在也没发生别的大事,也算是顺顺当当过了这百多天的“沉闷”日子。

    这日,黎成周一家重新开始做米花糖,一边商议着宣霖到底是去镇上读书,还是县里读书。

    ——此前他们家那些米花糖,除了或送亲朋或低价卖于一些村民外,就是自家吃。吃的现在闻着这糖味,也根本不馋了。

    黎成周道:“你莫要管那束脩的事情,只是想好如何读书就好。只是,若是去了县里,便是要离家了。”

    “不过我也问过人,那县里的书塾,有些是有住宿的。”

    但不提住宿、生活都需要银钱,便是那许多人一起住着,也不会有特别好的环境就是。

    当然,读书的环境必然是不错的。

    ——其实这不过是黎成周的固有印象,觉得都是学子住一处,还能不一起读书?可实际上,只顾玩乐的也是大有人在。

    宣蓉听着就有些心疼,即便过了年,如今的宣霖也不过十三岁。哪怕在他们家好生养了大半年,可此前亏了身子,这短短时间也是养不回来的。

    黎淮星手里握着手指长的磨牙饼干,乐呵呵的看着这一切。

    这饼干就是羊乳混着精白面,搓成条烤干的。虽只有一点羊乳香气和精白面的回甜,可对黎淮星来说已是别样的美味。

    而且还专治他这出牙导致的牙龈痒痒。

    ——作为快周岁的孩子,才出牙,已经算是晚的了。

    正看着“小学生上学”的乐子,却没想到黎成周话题一转,看向黎淮星道:“这么快,我们星星已经快周岁了。”

    “之前不论是洗三还是满月,咱们都没有给他办,这次周岁便办起来吧?”

    一说起来,黎成周便觉得自己对儿子很是亏欠。

    ——有人会说因他的到来而使母亲生病,可黎成周看到的却是,孩子的到来让他坚定了分家的决心,此后,他们一家的日子可谓是风生水起。所以黎淮星不仅是黎淮星,还是他黎成周的小福星。

    既然如此,宣霖读书的事情就又往后推几天,一来是依旧还没想好,二来自然是等黎淮星抓周以后。

    虽说是“吃瓜吃到自己身上”,但抓周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儿,黎淮星并没有放在心上。

    甚至抓周的当天,黎淮星还睡的很香。

    直到宣蓉抖抖他,将他的瞌睡都抖飞,哄他说是出去玩,他才发现他们的准备。

    ~~~~

    黎成周没想到霍徵在春耕后,竟然又来了落花村。

    更没想到的是这位贵人,竟然还有意参加他儿子的抓周宴。

    但,好在他为了“弥补”儿子,这一次的抓周宴虽没请特别多的人,却准备的很是丰盛。

    而且,他没记错的话,这位霍郎君还颇有口腹之欲,这次准备的东西虽在贵人看来或许不值当什么,但绝对能叫霍郎君图个新鲜。

    抓周宴上,黎成周虽只请了村长、方家、李同家和几个黎家族亲,但来的人还真不算少。

    ——黎家族亲此前并不管黎家二老如何对他,但主要原因是各家过各家的日子,族亲们却不苛待他。

    当然,黎成周对他们也并不如何亲近,只是表面上过得去罢了。至于日后会不会有什么变化?那就且看他们日后的相处了。

    来的其他人,当然是想跟黎成周修好的。

    要说没有巴结黎成周的意思,那显然不可能,但只要不是此前积怨的人家,在这个时候,黎成周也不愿落人脸面。

    这可是他们家小福星儿子周岁的好日子。

    老村长请霍徵上座,虽是年轻人可人家身份贵重,又是他们村的大主顾,怎能不给予十成十的敬意?

    ——那大批量购买他们油坊的油的骆管事,就是霍郎君属下。

    “这是馓子、沙琪玛、鸡米花、猪肉脯。”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