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1/1)

    可如今到了黎淮月和黎淮川的生辰时,他们家虽是想只家里人热闹热闹,得了消息的外人却是不“同意”的。

    黎家如今虽依旧是他们骨子里看不上的“士农工商”的末位,他们却又不得不承认,黎家格外得皇家青眼。

    更甚至提高了许多追随皇家/黎家的商贾的地位。

    不单是在国内名声大噪,便是在周遭小国,替皇家办事的黎家也是声名鹊起。

    眼下有这拉进关系的机会,不管真实想法是如何,他们也都得“上赶着”去送礼道贺!

    想当初边境互市一事,在朝堂之上提起时闹出怎样的风波?

    可偏一步一步,叫这黎家的人,将事情办成了!

    纵然背后有皇帝的大力支持,可黎家人就一点本事、一点功劳都没有吗?

    莫说这黎家的家主黎成周,便是他的夫人宣蓉与妻妹宣姝,一个女人的生意都经营的如火如荼!

    外界说起时,谁不是既羡且妒?

    他们既然打压不下黎家,自然也要拉拢、搞好关系。

    而在这些人的眼中,最好的拉拢与搞好关系又是什么呢?

    黎家的孩子年岁尚幼,黎成周夫妻咬紧了牙关不松口给孩子们说亲,可妻妹宣姝年纪正好,甚至越发的超龄,谁不想与黎家攀上亲事?

    就凭宣姝自己手下的生意,也有不少人家惦记!

    纵然一些世家看不上抛头露脸的女人——哪怕有贺风仪珠玉在前且诸多努力,女子的地位稳步并缓步地有所提高——可舍出去一个庶子,且只要宣姝成亲后安于后宅相夫教子,他们自然也是愿意的。

    对此,宣姝看的清明。

    面对这等皮脸不要的人家,宣姝纵然有着教养与体面,却也垮起个批脸对待,主打一个“你什么货色我什么脸色”,一点也没碍于名声而委屈自己。

    “往日里我碍于名声,当场委屈了自己,事后我的日子又好过了?当时的委屈我受了,往日的苦日子还是我过着,我又得到了什么?”

    宣姝说出豪言壮语,“便是日后无后,我将这毕生经营的身家送入国库,给百姓保上一时半刻的衣暖食足,不比落到这等子心眼污糟的人家手里,奢靡浪费了强?”

    可见宣姝不单是要出一口被人算计、被人恶心的恶气,她也知道要如何打这场“舆论战”。

    黎淮星打马回京的路上,听到不少百姓对那些算计女子嫁妆的人家的骂骂咧咧,提着的心这才稍松。

    ——宣姝一个女子,手中握着那诸多生意,不少人要说那不是她自己的本事。但不管这些怎么来的,只要她嫁人就总归都是她的嫁妆。在眼下这个时代,花用女子的嫁妆的男人,就叫人看不起!

    虽说在黎淮星看来那都是宣姝的家产,被称作“嫁妆”,是不得已对时代的妥协,但眼下的风波对宣姝的“伤害”降低到最小,他也能松一口气。

    自家人知自家事,如今的黎家人不但同心协力,还各有各的强大,理应不必再忧心这点小事会有什么伤害。

    但理是理,情是情,出门在外半年有余,骤然听到这些传闻,黎淮星心底哪能平静?

    就算宣姝处理得当也出了一口恶气,等黎淮星回了家,也得找机会将那一家子收拾一顿!

    什么叫他小姨年岁大了,有人娶就该知足了?

    什么叫他小姨抛头露脸的行商贾之事,于名声不好?

    什么叫他小姨出身微末,却被他们家的庶子看上,便是天大的幸事、福气?

    既然话里话外都看不上他小姨,还来求娶?

    当真以为旁人与他家人一般,既无脑无耻又自命不凡?

    黎淮星刚转过街角,守在门口待客的小厮就看清了他,顿时喊道:“大少爷回来了,老爷夫人,大少爷回来了。”

    一边喊,还飞奔着迎上前去给黎淮星牵马。

    实际上黎淮星外出办事,怎可能不带着人手?

    不但事情要人手去办,他需要人保护,更需要人照顾啊!毕竟也才十五六的少年郎,爹娘如何放心?

    纵然知道自家儿子有神仙老爷“梦授机宜”,可那毕竟不是随时守护不是?而且生活上的方方面面,也不好麻烦人家神仙老爷。

    实际上自己生活方面的小事,都尽力自己动手的黎·神仙老爷·淮星:“……”

    黎淮星下了马,后头的车马都不必他关心归置,只要将给弟弟妹妹带来的生辰礼,给父母舅姨的伴手礼拿下来即可。

    “哥哥没失约吧?”

    他毕竟出门在外,虽算计着时间,却也敌不过路上的不可抗力——虽说如今有了水泥路,道路通畅许多,可面对大雨滂沱该耽搁的时间也还是避免不了。

    索性紧赶慢赶地,没错过开宴的时辰。

    但这路上的辛劳,就不必跟家人细说了。

    而两个小寿星,本也是提心吊胆地,生怕哥哥不能按时赶到,又是急躁又是担忧。

    不过这些也不必与哥哥讲,半年未见,两个孩子对兄长也惦记的紧,这会儿有说不完的有趣话题,何必提那些不高兴的事儿?

    便是今日来客,都不会没眼色的提那些扫兴的事儿!

    ——说来他们也说黎家有“病”,那大家都觉得是喜事的结亲,在黎家,大多时候竟还是“扫兴”的事儿。

    这难免就让有些爱琢磨的人瞎联想,觉得黎家是替皇家办事儿的,风头如此之盛,是否也就有了些不可宣之于口的难处?

    “你便于我说说,这是有何难处,难以宣之于口?”霍徵作为宣霖的师父,哪能没人来问一问宣霖的亲事?

    这些风言风语,便是霍徵都有所耳闻了!

    宣霖一脸的一言难尽的嫌弃:“都是些胡说八道、胡思乱想罢了。”

    这些人的话,有什么可在意的?

    他不成亲无非就是还没遇上那让他想成亲的人罢了!

    “我便只是想‘愿得一人心’,如师父师娘这般罢了。”这一句话,既表明了心迹,又夸了霍徵与大公主的鹣鲽情深。

    霍徵是既被夸的心满意足又气的无语凝噎。

    但没办法,自己教出来的徒弟,还不是得受着?

    再者,他这徒弟如今还未过而立,功劳却是一件接着一件的立,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又有何不满意的?

    若是其他皇家,他倒是还得担忧一下功高盖主,该教教这小子藏拙,但对皇室贺家,他却是有着十足的信心的。

    当然,仅限于妻儿,岳父岳母及大小舅子和妻妹。

    所以在蒸蒸日上的当下,虽不必因怕功高盖主而藏拙,却也不能毫无顾忌地随地树敌。

    宣霖自也明白这一点,他身后可也还有亲眷,怎能不防着那些小人狗急跳墙?

    黎淮星出门,不但有家里人安排的小厮护卫,更有皇帝安排来的护卫,或者也可以说是暗卫。至于到底将之看做保护还是监视,那就见仁见智了。

    反正黎淮星用起来不但毫无心理负担还觉得格外顺手,毕竟这些人的本事都是真的!

    不过即便防护的如此面面俱到,在当爹当娘的心里,只要离了家,还是危险重重。

    “咱们家毕竟处境特殊,还是得小心行事。”宣蓉道。

    她自己倒是不担心什么,可对上黎淮星,还是出远门的黎淮星,她恨不得人手再多少十倍、百倍。

    他们家既得皇帝重用却又没什么根基——哪怕这些年发展不错,有了人手,又有宣霖圣眷正浓,可比起那些世家大族还是“无根浮萍”。

    这是好处也是坏处。好处自然是只能依附皇帝的盛宠,是皇帝的纯臣,就能多得皇帝几分信任。

    坏处自然也是皇帝的盛宠,惹了别人的眼,碍了旁人的路,他们根基薄弱就处处如履薄冰。

    事事都找皇帝,那皇帝还要他们来做什么?

    黎淮星无奈喊了一声娘,他娘对他出行有多战战兢兢,搞起其他人的钱袋子就有多强势出击!

    “虽说北地路远,可皇上迁都这事儿三年前就在铺路了。”

    “且此次我也不过是比皇上早行三个月,前去探路、布置。”

    除去路上的时间,他在北地那边待不满俩月,皇上便要亲临,他又能有什么危险?

    “而且,北地再是边境,也曾是皇上的封地,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何况他们家也曾在北岚郡生活许久,虽不是最边境的地方,可对那边的气候、地理也尚算熟悉,也算不得是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是吗?

    他先行,也不过是去将北岚郡的繁华程度往上提一提,好叫皇上前去时,不至于满目萧条。

    ——虽说作为皇帝曾经的封地,这几年北岚郡已经有了不小的发展,但相比于繁荣大城还是相差甚远。

    “说句不好听的,我去了还是给知府提供政绩,他还能给我使绊子?”

    ——北岚郡是封地时,自然是归当时的王爷现在的皇帝所辖,管理一应有属官。等新帝登基的时候,有功之臣自然一应封赏,北岚郡也重改,提了新的知府。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