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第14节(2/2)

    真是把什么都考虑到了,比她肚里的蛔虫还要懂她。

    谁知六七年过去,哪怕放在后世,也早成年了,可他还是老样子。

    石静觉得这个潜规则的漏洞,不是陈典能够发现的,很可能是胤礽交代下来的。

    这样一来,不必麻烦皇上,也省了兵部的事,还达到了就地养病,延期回京的目的,同时给她的阿玛树立起以大局为重的良好形象。

    难道是因为她咬了他,才让他怀恨在心,并且记恨了这么多年?

    内务府办事简单粗暴,蛮横无理,办完事容易留下隐患,一个不甚就可能闹到御前,给皇上留下不好的印象。

    不,不是老样子,是变本加厉。

    从源头想,那天她并没做什么出格的事,事前都没有见过胤礽的面。是他忽然闯进她的闺房,抱着她亲吻,把她压倒在床上想要做点什么。她情急之下才咬了他的肩膀,迫使他停下。

    出事了

    二老爷:“……”

    原来是这样,石静点头,遂安排人与陈典带来的人交割。

    比如延迟她阿玛返京这件事。胤礽完全可以去求皇上,或者直接找兵部的堂官,几句话就能解决。可他既没有去求皇上,也没去找兵部,而是派人去催接任者赶紧上路。

    长房这边人来人往,一连几日都有人员和财物进出,很快引起了隔壁房头的注意。

    “可我们家大姑娘是指婚。”二老爷壮着胆子辩驳,“按宫里的规矩,恐怕不能抬这么多嫁妆过去。”

    二老爷不敢招惹詹事府的人,又去烦石静。石静还没说什么,陈典抢着接过话茬:“太子爷说了姑娘的嫁妆早晚要抬到夫家,早抬也是抬,晚抬也是抬,早抬早省事。”

    一百八十抬已经是极限。

    二夫人没办法,搬了二老爷,也就是石静的叔父出来与詹事府的人交涉,得到的回复简单粗暴:奉命行事。

    当时胤礽还在青春期,石静以为是激素作祟,等他长大一些就好了。

    反正二夫人只敢打嘴仗,不敢阻拦,石静装听不懂,统统不予理会。

    回忆过往,胤礽这种让人难以捉摸的性子,好像是从那晚他闯进她闺房开始的。

    多么细心,多么周到,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她面前总是阴晴不定,动不动就暴跳如雷。

    当二夫人听说石静似乎在转移嫁妆的时候,气得跑过来找她理论。

    而詹事府的人都是读书人,骂人不用脏字,办事更稳妥。面对隔壁房头的质问,也能心平气和应对。

    再比如这回接手她的嫁妆。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直接派内务府的人过来,交割之后强行运走。

    石静顺着陈典的话,摆出一副任人宰割的可怜模样,二老爷也不好再说她什么了。

    这种说法太子也料到了,陈典不慌不忙解释:“太子爷说那不是规矩,是恩典。这样的恩典他想给就有,不想给就没有。”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这混不吝的强调很像胤礽亲口所说。

    詹事府奉谁的命,不言自明。

    譬如上个月的龙舟会,他们之间才解开一个误会,气氛正好,她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又让他撂下狠话,拂袖而去。

    “我之前听太子说,他打算把我的嫁妆以他的名义寄存在内务府,由内务府出面打理,怎么又派了你来?”不是石静不相信陈典,而是她的嫁妆实在不少,且组成复杂,詹事府的账房人不多,怕他忙不过来。

    就像石静所说,她的嫁妆不仅量大,组成还复杂,交割起来费时费力,不是熟人还真有点麻烦。

    指婚不送太多陪嫁,很多人都以为是宫里的规矩,其实只是一种潜规则罢了。

    陈典闻言笑道:“姑娘的嫁妆仍旧送去内务府,我只负责带人与姑娘这边交割。太子说姑娘认识我,交割起来比内务府便宜。”

    胤礽满周岁被立为太子,同时成立詹事府。

    隔壁拿宫里的规矩说事,陈典像是早有准备,及时搬出太子镇压,成功把她择了出来,避免了她与家人起冲突,甚至背上忤逆长辈的恶名。

    她是咬了他,他也把她弄疼了,当晚她的小日子就来了,疼得她额上直冒汗。

    如果胤礽愿意,他便是这世上最贴心的人,能把你想做的事办得格外妥帖,并且把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情况都考虑进去。

    从三月到六月,石静想了三个多月,也没想出问题在哪里。

    “大姑娘这是做什么呢,有事不能等大老爷回来再说吗?”见到来人身上都挂着詹事府的腰牌,二夫人有气也只能憋着,与石静说话都不敢大声。

    詹事府是东宫的僚属,主要负责辅导太子,建制比六部还完整,独立于毓庆宫之外有自己的账房。

    可胤礽没有这么做。他先是派了詹事府她认识的人过来交割,避免了交割过程中的吃拿卡要,和一些不必要的猜忌。

    先犯错的人明明是他。

    再拿青春期解释,恐怕不行了。

    詹事府里的人员不是胤礽的智囊,就是他的左膀右臂,石静对这些人非常尊重,不愿意用庶务耽误他们办正事。

    可话里话外都在提醒,这些物件虽然是她的嫁妆,也是石家的财产,在家主返京之前她无权处置。

    而且在詹事府供职的官员都是两榜进士出身,文化素养相当高,忽然被派来给她管嫁妆,怕陈典心里不自在。

    递拜帖的人石静刚好认识,是负责詹事府账房的主事陈典。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