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68节(1/3)

    他们做这些生意的,和运输队那边都或多或少沾点儿亲戚关系,他就是帮姐夫卖东西的。小伙子说的也是实话,这两年劫道的猖狂,跑长途那是要命的事,对于驾驶员们在驾驶室里带带点儿私货,几乎成了业内心照不宣的事情。只要你不放到车厢里影响正常运输,上面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

    也正是因为这些劫道的,运输队损失大,所以外地货价格高,但自己人定然要便宜些的。

    “你不懂,我就喜欢这么个过程。”北平乐呵呵的道,她很小就喜欢杀价,觉得有成就感,但现在都是供销社明码标价,这点小爱好要找个施展的地方还挺难。

    有了这一遭,白露便把想买的东西和大致数量告诉北平,三人跟在北平身后,看着她在黑市上大杀四方,他们只要负责给钱和拿东西就行了。

    这一天北平过得充实,白露几人也看得乐呵,倒是何叔和蔡婶,看着一筐一筐送回来的东西,头都大了,这几个孩子,不会是把市场都搬空了吧。

    不放心的蔡婶也顾不得其他了,连忙去找孩子。等听到白露的想法后,蔡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想劝又不好劝,只能跟着白露搬东西。

    这一天下来比坐车还累,北平连家都没回,吃了饭就睡到了沙发上,等张澜找来,人都睡熟了,张澜只好自己回去看孩子。

    第二天是周日,陈刚一大早领着儿女过来,何东来兄弟也带着老婆孩子早早回家,还有得了消息的胡家,全都拎着东西聚在院子里,看白露买的东西咂舌。

    都是熟人,白露也没客人,招呼着大家帮忙分成小份打包,纺织厂的这几天就能送过去,其他的等去乡下的时候何东来帮忙拉过去。

    大家坐在小马扎上干活,讲完了木家堡的事情,白露又问起两家去下乡的儿子。

    “说起开,建华和南顺也去了好多年了吧,现在怎么样了?”

    陈刚和何明还挺有缘,都是三儿一女,何家的孩子白露不太熟,但偶尔过来运输队拜年,几个哥哥都会带着他们出去玩,拿自己省的零花钱给他们买东西吃。

    陈家不一样,大家住在一个院子里,比起沈建设的几个孩子,陈家兄弟几个和白露他们更像兄妹。

    陈建民大了白露七八岁,小时候陈刚交代他要照顾白露兄妹三人,在纺织厂那几年,他便带着他们玩。陈建民原本是个听话的孩子,但从沈建设再婚后,他便经常和梁满仓打架,白露两辈子遇见的人里,陈建民和陈建军两人是为她打架最多的。

    因为那个时候白露还没有拜师,年纪又小,只能依赖别人。后来到了沈家村,她跟着师父练武,便能自己打回去。

    也是白露他们去了沈家村后几人才陌生起来,后来陈建民去上大学,见面就更难了。他毕业后进了政府部门,前几年才调回来。

    陈建军比白露大五岁,他是顶替了母亲在罐头厂的工作。因为陈家两个孩子都有了工作,和白露同岁的老三陈建华又只比妹妹陈桂枝大两岁,陈刚便让陈建华下乡,去了边疆农场。

    何家这边也差不多,老大何东来进了运输队,蔡婶在国营饭店当大厨,把何西往弄了进去。当时老队长还没受伤,何南顺去了山西,何北平是前几年才毕业的,张家那边给她找了一个临时工,现在还没转正。

    “写信回来说一切都好,但具体怎么样我们也不知道。”陈刚叹了口气。

    “你之前说的事情我们也写信跟他们水过,只是这两个小子不听话,都在那边成了家,媳妇都是当地人,他们好走,可儿媳妇咋办。这样下去,也不晓得猴年马月能回来哦。”

    何明说起这事儿心里郁闷,这两年林市不知道多少知青找门路去木家堡,可见那边是真的不错。为了儿子,他们也想舔着老脸沾白露的光,把他们弄过去。

    但是知青的户口调动容易,只要木家堡能接收就行,农村人可不行,两家都头疼呢。

    “估计用不了多久了。”白露想到明年就是知青回城潮,也没有着急,只是跟两位长辈说好,哥哥们回来了如果工作不好解决,就去木家堡。媳妇孩子也可以带着去,只要能干活,当个普工是没问题的。

    北平两口子听着他们谈话,脸上的表情很复杂,几次想说什么,都被蔡婶给拉住了,白露一猜就晓得有事。

    “婶子,咱们都不是外人,北平想说什么您就叫她说,我不敢说大话,但能帮上的,我都会帮的。”

    作者有话说:

    毁三观的后婆婆

    白露这话一出,蔡婶想要再拦也拦不住了。

    “露姐,您那边厂子现在还收普通工人吗我在厂里是打包装的,速度比老工人也不差,张澜是三级焊工,但是其他的活计他也能干,我们要求也不高,有个临时工的位子也可以。”

    “你呀你,你让我说你什么好,你露姐这么照顾咱们,多少年才回来一回,张嘴提要求你也不害臊。再说了那工作是你婆婆留下的,凭什么你们让他们啊,好好在厂里待着,他们还能吃了你们不成!”

    “婶子您别着急,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先跟我说说。”

    这是家丑,蔡婶原本是不想说的,但见何北平把话说出来,白露好奇,只好跟她有解释。

    “都怪我那不着四六的亲家,好好的一个家愣是给他搞得乌烟瘴气。”

    这事儿提起来蔡婶就来气,给白露从头解释,也解释了为什么北平一毕业就结婚。

    “两个孩子是自己在学校里谈的,张澜是个好孩子,对北平好,我和你叔爷挺喜欢他。所以他们毕业那会儿亲家母重病眼看不成了,说想看张澜成家,我们虽然心里舍不得北平早嫁,但还是同意了。

    亲家母是个好人,前几十年又要上班干活又要照顾一大家子,她也知道我们对这事儿心里有意见,把工作的指标给了张澜不算,还去银行把嫁妆镯子项链给换了,从娘家那边给北平买了一个临时工的指标。”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