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母仪天下 第64节(3/3)
&esp;&esp;郑放感叹:“便是要救德音,那也要等将来再说,我也没什么法子。”
&esp;&esp;纪氏撇嘴:“你耳根子素来软,我也同你说一句,现在别犯傻,我们没能力从太子那里夺人。”
&esp;&esp;“知道了,知道了。”郑放说着。
&esp;&esp;次日又去徐太夫人那里请安,见徐氏立在徐太夫人跟前伺候,藕荷色的比甲,头上簪着过桥簪,腕上松松的戴着两个玉镯。拥有众多妻妾的郑放,岂是看不出来这徐氏刻意还描眉画眼了,只他大马金刀坐在那里,并不动心。
&esp;&esp;倒不是因为徐氏年纪大了,这只是一小部分的原因,而是他看到徐氏就想起纪氏,纪氏之前就因为他听从太夫人的话想接回徐氏,纪氏闹着上吊。
&esp;&esp;别看现在纪氏镇定自若,实际上是个火爆性子,她对别的妾侍不介意,只对徐氏不喜,说她不是好人。
&esp;&esp;徐太夫人在纪氏和徽音那里有隔阂,但是对自己的儿子是有什么说什么。
&esp;&esp;“你心里就是没有你的长女,我们都走了,倒把她孤零零的一个人扔在了那里。有你这样做爹的吗?”徐太夫人果然如纪氏所说老调重弹。
&esp;&esp;郑放揉着太阳穴道:“娘,儿子要是有那个能耐,哪能年纪一大把了,还投奔少年女婿啊?跟着女婿后面讨食。”
&esp;&esp;徐太夫人眼皮一跳,这就是以前的郑放,有些志气,但市井长大,总坦诚的很,后来有了权力之后才端着些,现在仿佛是恢复以往。她是严母,若是以前这般,定然教训儿子没出息,但现在她早已年迈,还要仰仗儿子,只能慢慢劝道:“哪里就到如此地步了,你也是一方诸侯。”
&esp;&esp;“我现在不是了,娘。”郑放说完,就告辞离开了。
&esp;&esp;等他一走,徐太夫人气的跳脚:“你看看他,纯粹就是怕老婆的软脚虾。”
&esp;&esp;徐氏心里却发酸,她才是他的老婆呢!
&esp;&esp;姑侄二人无法。
&esp;&esp;却说郑放不好再回屋里,怕徐太夫人啰嗦,径直去了裴朔家里,裴朔见郑放过来,让辛氏去请了两个唱的来家,又叫了一桌酒席,爷俩一起用饭。
&esp;&esp;郑放心里许多烦恼,也只能和单门独户过日子的裴朔吐槽了,裴朔早就来投奔妹妹了,一心一意为李澄打算,听郑放这般说,又道:“爹理她做什么,将来王爷若是真有一日荣登大宝,妹妹就是皇后,若大妹妹有造化,自是照拂她。若王爷不成,那咱们都是阶下囚,还不如跟着太子呢。”
&esp;&esp;“好儿子,真真是醍醐灌顶。”郑放竟然毫无愧疚了。
&esp;&esp;比起郑放这样很快就不会被良心谴责,也没什么心理负担的人是少数,李澄属于正常人,他虽然自立门户,但是听说谢九仪派去的冰被卫铎打伤,还是有点担心。
&esp;&esp;“我担心这谢九仪守不住门户,豫章王恐怕就不久于人世了。”李澄唏嘘的很。
&esp;&esp;徽音递给他一双用银白绫打底,绣的仙鹤的缎子鞋,又想起李敬:“也是可怜,魏王在的时候也并不宠他,对他平平,上次要不是你救他,怕他也早就去了。我看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也别太担心了。”
&esp;&esp;“是啊。这次我也只能袖手旁观了。”李澄之前是魏王旧臣,现下却要袖手旁观,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也要休养生息,不能一个劲儿打,他的军士也受不了。
&esp;&esp;徽音笑道:“虽说你瞧不上我爹,但有时候咱们都该跟着他学学,凡事不必强求。”
&esp;&esp;李澄一听也乐了。
&esp;&esp;前儿听说那徐太夫人聒噪的郑放在家里都待不下,今日人家就骑马去游览徐州风光了,还呼奴唤婢自在的很。甚至嫌弃纪氏给他准备的六方帽不够美,特地找李澄借了一顶绉纱帽。
&esp;&esp;作者有话要说:
&esp;&esp;大家都日常嫌弃的同时又羡慕郑放的精神状态。
&esp;&esp;第73章
&esp;&esp;◎双章合一◎
&esp;&esp;谢九仪这边也的确支撑不住了,许次妃当年很能拉拢人心,她兄长声称拿了魏王的亲笔信,拥护魏王二子李执。当时有一部分在谢九仪那里混的不如意又没捞到好处的人,当然又投了许家兄妹,他们甚至得到卫铎许多承诺,只要他们里应外合,日后让魏王次子李执做继承人。
&esp;&esp;这样的人寻常人都觉得不大可能,但是有了官禄,铤而走险的人不在少数。
&esp;&esp;这也是谢九仪这一仗败了的缘故。
&esp;&esp;内奸太多了!
&esp;&esp;殷丽仪帮着谢九仪上药,急的不行:“一群分不清好歹的东西,他们以为投靠卫铎就能得好处呢,殊不知人家是故意利用他们。”
&esp;&esp;“你何必生气,丽仪,我有个想法,你要不和豫章王他们一起去扬州,这样一旦建业失守,咱们还能去扬州。”谢九仪已经开始打算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