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母仪天下 第73节(2/3)

    &esp;&esp;他头一次去了书房歇下,没和妻子睡在一处。

    &esp;&esp;崔月环不高兴了:“这叫什么为难?娘娘对我二哥还有我姐姐都很好啊。”

    &esp;&esp;这句话刚出口,郑无恒就变脸了:“你也该长进一些了,功臣叙功,我们本就因为娘娘的关系,竟然和宇文当郭钊一样封了国公,我们家赐的宅子还是最大的,连豫章王的宅子都偏僻狭小,比我们的差远了。娘娘屡次嘱咐我们要好好跟着陛下办差,切勿只顾蝇头小利,你若去说了这话,岂不是让娘娘为难。”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甚至她还拿徽音举例子:“您看皇上对郑家如何?”

    &esp;&esp;她对纪氏等人不能露出不满,却和郑无恒道:“那宇文当封了国公,郭钊封了侯这些功臣倒也罢了,荀家也封了侯爷,偏我们家……”

    &esp;&esp;崔月环哭了一场,荣嬷嬷劝道:“二奶奶,其实说起来大爷那里还只封了个骠骑大将军,比咱们姑爷可差远了。崔家的事情,老奴虽然是崔家的人,但也要说一句,自古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您还是别在人家面前太过提及娘家。”

    &esp;&esp;不过,荣嬷嬷问起:“那豫章王的王府很小吗?”

    &esp;&esp;还有一种可能,也许他就是针对崔家,甚至都没想起来。

    &esp;&esp;但只要她在,别人就甭想在中间左右什么。

    &esp;&esp;现成的人她都不学,还自以为是。

    &esp;&esp;“也是,总比去皇陵强,看来咱们当今圣上是个念旧情的。”荣嬷嬷道。

    &esp;&esp;原本这是一件令人觉得十分值得庆贺的事情,偏偏崔月环的父亲并未有任何封赏。

    &esp;&esp;之前李澄起事,崔家就跟死了似的,而且崔月环的大哥可是在卫铎幕下。

    &esp;&esp;荣嬷嬷笑道:“皇后娘娘越不偏私娘家,皇上反而对皇后越好,您心中虽然记挂着娘家,其实早把自己当成是郑家人了,所以才向姑爷说心里话,导致让姑爷以为您不在意郑家,只在意崔家。”

    &esp;&esp;“好。”崔月环当然知晓皇上对郑家是挺不错的。

    &esp;&esp;荀家是吴太妃的娘家,吴太妃的父亲兄弟几乎都不在人世,现在袭爵的是她的侄儿,现下吴太妃已经是太皇太后,偏偏就只有他岳父崔训没封。

    &esp;&esp;这话就让荣嬷嬷惊讶了:“那大姑奶奶秉性温柔,说话轻声细语,送的一对荷包也很合您的心意,怎么您会更喜欢皇后娘娘呢?”

    &esp;&esp;所以,他也道:“明儿父皇早些过来,把你和你皇兄接过去。”

    &esp;&esp;今夜,夫妇二人歇息在一处,倒是没有亲热,都眨眼就睡着了。

    &esp;&esp;“这太皇太后就在跟前,皇上只是口谕,现在都没还没有正式册封。如今咱们还有一战要打,等将来回来肯定会大封特封你们家的。你看除了皇后娘娘有册封礼,太子都只是圣旨下了旨意,正式的册封礼还没有呢。”郑无恒道

    &esp;&esp;显然荣嬷嬷是往好了劝,希望崔月环能忍一时之气。

    &esp;&esp;崔月环点头:“是啊,不是很大,现在还在修缮中。虽说豫章王是宗室,但我听说当年皇上在魏王去世之后回徐州,豫章王那一派可是对陛下不客气,后来几个人衣衫褴褛的过来投奔,又撺掇魏王部下在徐州作乱,就这样,皇上能看在已经死去的魏王的面子上安置他们已经是皇上仁厚了。”

    &esp;&esp;荣嬷嬷见崔月环醒悟过来,也松了一口气,自家小姐因为是幼女,即便平日看着似大家闺秀,蕴藉秀丽,可是总有些转不过弯来,还好她是个听劝的。

    &esp;&esp;但当着妻子的面不能这般说起。

    &esp;&esp;崔月环总悄悄抱怨说她和皇后在一起的时候,都没能说几句话。

    &esp;&esp;崔月环笑道:“那可不,您看别人若是继位,必定是斩草除根,可皇上却只让那些人去守皇陵,没孩子的还能回来,咱们家的大姑奶奶可不就回来了么?虽说上次我被皇后娘娘呵斥几句排揎了几句,可是我还是更喜欢皇后娘娘。”

    &esp;&esp;这个夜晚,郑家却不平静,自从郑家人随着徽音回京之后,李澄把曾经何家的宅邸赏赐给了郑家,封郑放为顺国公,郑无恒为顺国公世子。

    &esp;&esp;“你别忘了,你现在嫁到我们郑家来了,崔家的事情该怎么处置,自有皇上裁决,自古后宫不许干政。”郑无恒说话,拂袖而去。

    &esp;&esp;崔月环醍醐灌顶,是啊,她真的傻,之前还觉得皇后娘娘变脸变的快,人家都欢喜,她却一心只为陛下担忧,让陛下越发觉得和皇后贴心。

    &esp;&esp;如今卫铎趁着姐夫上京,差点又攻占兖州,还屠了一城,姐夫早已不耐,怎么可能这个时候封赏崔家。

    &esp;&esp;说实话,在徐州的时候,皇后那时还是郡王妃,大家虽然能箍在一处,可气场并不和,皇后娘娘根本就不太随大流。

    &esp;&esp;崔月环听丈夫这般说,也觉得有道理:“其实若娘娘跟咱们家提一下也不是不行。”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