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1/1)

    

    &esp;&esp;一旦到了明面上,它会从轻飘飘的一根羽毛,变成重达千钧的秤砣。

    &esp;&esp;皇帝已经老了,新的皇帝快上位了。

    &esp;&esp;新旧交替的路上,郑家很可能会因为这些事情一败涂地。

    &esp;&esp;高楼拔地而起在瞬间,轰然倒塌也在瞬间。

    &esp;&esp;郑参道:“这次为父保不住你了,你做错事,就要出来顶罪。”

    &esp;&esp;郑舒心蓦然一凉。

    &esp;&esp;他已经失去了镇国公世子之位,被朝廷革职在家,日后想要东山再起,得等瑞郡王萧嘉善上位之后。

    &esp;&esp;他是郑参的嫡子,却不是郑参唯一的儿子。

    &esp;&esp;郑参还有其它儿女,郑家不是非郑舒这个嫡子不可。

    &esp;&esp;从萧嘉善拒绝娶郑娇莲为妻的时候起,郑参就和郑舒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esp;&esp;颜谕再进宫的时候,恰好遇到了七皇子妃郑氏。

    &esp;&esp;郑娇莲嫁给七皇子后过得也就那样。

    &esp;&esp;萧其睿靠着和郑家结亲笼络了不少人心。

    &esp;&esp;他本就是野心勃勃之人,有能力却无处施展。

    &esp;&esp;但凡给他一点机会,便乘风飞起,势头大到甚至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esp;&esp;萧其睿一心认为他是凭借能力上位,不是靠女人发达,很忌讳郑氏居功自傲。

    &esp;&esp;但凡郑氏说些什么话,萧其睿心里总有芥蒂,以为她是拿郑家来压他。

    &esp;&esp;加上郑家头些年实在富贵,郑氏从小吃穿用度比公主还好,养得有点精细,衣食住行都有要求,一时间改不过来。

    &esp;&esp;萧其睿看不惯这样的,哪怕郑氏花的是她自己的嫁妆,他依旧觉着她很装。

    &esp;&esp;郑氏和萧其睿新婚时也甜蜜了一阵子,过了那一阵子,日常生活就像一匹褪了色的布,且眼睁睁的看着它还会褪色更多。

    &esp;&esp;两人在外举案齐眉,回到家里后,郑氏很害怕说错话做错事,惹得萧其睿不愉快。

    &esp;&esp;郑氏看见颜谕,眼睛蓦然一亮:“三嫂。”

    &esp;&esp;颜谕走了过来,微微一笑:“好些日子没见到你,你来给太后请安?”

    &esp;&esp;郑氏点了点头:“皇后的身子不大好,我再去看看皇后娘娘。三嫂去哪里?”

    &esp;&esp;“夏氏有孕在身,我去六皇子府上看看她。”

    &esp;&esp;郑氏与夏氏表面融洽,实际上,郑氏觉得夏家门第不高,有点瞧不起她。

    &esp;&esp;还有一点便是七皇子和六皇子关系不大好,郑氏和夏氏往来便少。

    &esp;&esp;郑氏心里有些惆怅。

    &esp;&esp;颜谕与夏氏交好,两人像姐妹似的。

    &esp;&esp;郑氏看不上卫如萱那样作天作地的俗人,她在宫墙里孤零零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esp;&esp;郑氏勉强笑了笑:“以后有空的话,三嫂也来我们府上找我玩。”

    &esp;&esp;颜谕和她寒暄了几句便离开了。

    &esp;&esp;夏氏这些天气色红润,怀孕后养得很好。

    &esp;&esp;用她的话说就是“六爷终于收心了,天天到我这里来,盼着孩子早点出来”。

    &esp;&esp;颜谕看她肚子那么大,劝她这阵子不要滋补太过,怕生的时候难生。

    &esp;&esp;夏氏笑眯眯的点了点头:“母妃早就提醒了……我吃喝都注意着呢。大夫说这是对双胞胎,所以显得大很多。”

    &esp;&esp;“有两个孩子?”

    &esp;&esp;夏氏高兴的点点头。

    &esp;&esp;颜谕有点羡慕她,只怀一次孕,受一次苦,却有两个孩子生出来,这是多好的事儿啊。

    &esp;&esp;以前颜谕不大理解宅院里的女人怎么那么想要孩子,现在待久了,她觉着一个人在家里确实容易无聊,身边有点热闹的声音,添几分生气,比死气沉沉的要好。

    &esp;&esp;夏氏笑着道:“看不出六爷也是喜欢孩子的,他经常对我说他做梦了,今天做梦生个小子,明天做梦生个姑娘。”

    &esp;&esp;“已经入秋了。”夏氏说着说着叹了口气,“听说今年秋狩,只可惜我怀了孕不能去,只能在家里待着了,要不然还能去草原上骑骑马。”

    &esp;&esp;夏氏一说,颜谕才想起这回事儿。

    &esp;&esp;第143章 夺权[3]

    &esp;&esp;秋狩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宫苑。

    &esp;&esp;今年郑皇后不去了,她才被皇帝放出来没多久,结果郑舒参与卖官一事,郑皇后跑去皇帝跟前求情,被皇帝训斥一通禁足。

    &esp;&esp;郑舒和他的儿子被流放去了南边荒芜之地。

    &esp;&esp;郑太后还在世,国舅爷郑参没受到任何惩罚。

    &esp;&esp;但吏部尚书的位置,郑参为避嫌肯定不能再占着了,郑参甚至退出了内阁,辞去官职赋闲在家。

    &esp;&esp;朝廷这些职位一空出来,皇帝瞬间指派了新的上去。

    &esp;&esp;这一年来,郑家接二连三的受到重创,那些依附郑家为生的官员,都慌乱了起来,纷纷寻找新的靠山新的门路。

    &esp;&esp;不管京城怎么闹翻天,颜谕的小院子里还是安安静静的。

    &esp;&esp;因为这些变故,藏锋台这群幕僚谋士也在不停的给萧承冀出主意,有的要萧承冀乘胜追击,再搜罗一些郑家的铁证,撺掇皇帝把郑家斩草除根的。

    &esp;&esp;有的说七皇子的野心露出来了,最近要抓紧收拾七皇子。

    &esp;&esp;被这些人一闹,萧承冀心里也有些烦。

    &esp;&esp;其实他有自己的主意,不会完全听信手下这群人的话,哪怕这些人是万里挑一的聪明人。

    &esp;&esp;萧承冀骨子里冷漠多疑,自幼的宫廷生涯让他不信任何人的忠心,自然不会把他最真实想法出来。

    &esp;&esp;颜谕这里清净,加上颜谕不会对这些朝廷上的事情指手画脚。

    &esp;&esp;偶尔和他生气玩闹也是感情上的问题,萧承冀就喜欢她的小脾气。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