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第113节(1/1)

    许阳回到屋内,取出文房四宝,磨墨,铺纸,提笔,书写,顷刻便见文章锦绣。

    这个世界,有很多怪人怪象,怪事怪谈!

    比如说——文墨之道的发展。

    此世天地困乏,万物难长,各种资源有限,百姓衣不遍体,食不果腹,民生多艰,乃是常态。

    按照常理,民生如此艰难,那文墨之道必定更难攀登,因为读书靡资甚多,文房四宝,经意典籍,无不是贵重之物,寻常百姓之家,哪里负担得起?

    但这个世界却不同。

    文墨之物,卖价极贱!

    无论是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还是普通印刷的制式书本,价格都极低极低,连普通百姓都能轻松消费。

    如“原主”马文才,乃是一个贫困书生,父母早逝,孤苦无依,生活全靠宗族供养,如此家中都有不少藏书,文房四宝一件不缺,甚至还有几套备用。

    这明显不合理!

    空穴来风必有因,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其中必有缘由。

    至于什么缘由……

    许阳目前也不太清楚。

    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如此贫乏之世,文墨售价却如此低贱,纵是平民百姓也可舞文弄墨,出人头地,甚至有几分“天下习文,人人如龙”的意味……

    这让许阳想起了自己在大周大唐的所作所为。

    他在大周大唐的时候,为集合众生智慧推演武经,以铁血手段完成了土地公有,解放民力,提高生产等国策,让普通人都能够衣食无忧,有充足的资源,充足的时间习武强身。

    那时,大周大唐世界的肉价,米价,还有纸张,书本,药物,总之各种与“武道”相关的物资价格,都被他用“提高生产”“价格监督”“严禁操控”“全民普及”等方式硬生生打了下来,让所有人都能够受用。

    为此,他杀了很多人,很多很多人,弄得一大帮商贾,权贵,世家等利益群体无法忍受,一次又一次的想要造他的反,结果又被他杀得人头滚滚,尸横遍野。

    可以说,大周大唐的武道盛世,完全是靠着他的盖世武功,铁血手腕,踩着无数利益群体的鲜血与尸骸生生建立起来的。

    这样的制度,说实话,并不是一种正确的治国方略,因为它严重悖逆了人性,换个人这么搞,早就被各个势力群体联手推翻,国破家亡了。

    也就是他,一身无敌武功横压于世,雄镇天下,又有诸多技能特性加持,培养出了一批几近死忠,为之效力的弟子门人,才能镇压住各方异心,推动“武布天下”的国策。

    即便如此,还是有一帮人不知死活,螳臂当车。

    可见此法推行之难,触及了太多利益,除非有一个强大到无法抵挡,无法对抗的力量推行,否则根本不可能成功。

    那么问题就来了。

    大周大唐,武布天下,背后的推行者是他。

    这个世界呢?

    是谁推行了“文墨之道”,是谁让那些商贾权贵,门阀世家,儒法学派,不把持“文墨”这条上升通道,不赚取当中的丰厚利润,将文墨物品卖得如此之贱,便是平民百姓也可读书,实现这等文道盛世?

    是谁?

    许阳不知。

    但他可以肯定,这背后必定有一股极强大的力量,极强大的超凡力量。

    唯有超越凡俗的伟力,才能镇压“人性”私利,逼迫那些利益群体做出这放血割肉一般的让步。

    这股超凡力量强大到什么地步?

    许阳依旧不知。

    但以自身“武布天下”为参照,许阳可以肯定,这股力量,要么是一个强大到镇压所有,横扫一切的超强个体,要么是一个万众倾心,大势所趋的利益群体。

    前者,能以个人伟力,镇压群体异心,逼迫天下遵从他的意志发展。

    后者,则是各大势力,各大集团,有了共同的利益需求,形成大势所趋的合作。

    是前,还是后?

    惊觉

    前者也好,后者也罢。

    目前而言与许阳关系都不大。

    只让他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世界存在超凡力量,极为强大的超凡力量。

    这一点,从此世与现实的世界流速也看得出来。

    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时间流速为一百比一。

    百倍时差!

    虽然比黑水世界的十倍时差差了不少,但又高于大周大唐的三百六十五倍时差。

    经过多次梦蝶,许阳已有猜测,梦境与现实的时间差,可能和世界的等级有关,起码是决定因素之一。

    梦境世界等级越高,力量越强,与现实世界的时间差就小!

    神佛漫天的黑水世界,时间差就只有十倍。

    凡俗武道的大周大唐,则是三百六十五倍。

    现在这个世界一百倍的时间差,足可说明它的世界等级高于大周大唐。

    大周不说,大唐世界,拥有天地元气,修行武道之法,可入武道五境。

    此世元灵稀薄,天地贫乏,其能级竟然还在大唐之上?

    有趣,着实有趣!

    许阳对这个世界的修行法门有了很大兴趣。

    修行之法,无论体系,其根本都绕不过“资粮”二字。

    就跟科技的根本是能源一样,无论何种修行体系,都需要资粮作为根本。

    修真练气,需要元灵。

    武道练体,也需资粮。

    能量能源,乃是必须。

    所以,这个世界的超凡体系,修行法门,依靠的是何种能源,何种资粮?

    天地元灵,不可能,太贫瘠。

    血肉资粮,也需元灵支撑,资源同样匮乏。

    那是什么?

    许阳依旧不知。

    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透过此世种种表象,足可观出几分端倪。

    比如这不合常理,昌盛非常的文墨之道。

    莫非,这是一个“儒道”世界,读书能养浩然之气,口诛笔伐堪比神通?

    有可能!

    但……

    许阳停笔,看着自己亲手书成的一篇文章,微微皱眉。

    两世积累,学究天人,如今的他已不再是平平无奇的穿越客,而是一位学贯古今,三教同修的大宗师。

    虽然大周大唐之时,他曾两度破山伐庙,毁道灭佛,镇压儒门,扫荡乾坤,但并不妨碍他三教同修,钻研其经典奥义,成为道,佛,儒之大家。

    就凡俗而言,他的道法,佛法,儒学修为,都是顶尖,哪怕圣僧大儒前来与他辩经,他也能把对方辩得体无完肤,什么道藏奇书,佛法经典,他都通读无碍,倒背如流,锦绣文章,千古名篇,更是随手而成。

    他也翻过原主藏书,看过此世的各种经意典籍,很有水平,但也不是仙神之法,以他现在的儒学修为,写出的诗词文章,丝毫不比那些大儒逊色。

    可是……

    没有反应!

    完全没有反应!

    锦绣文章,不见才气。

    千古名篇,不见异象。

    这是他原创的文章与诗篇。

    而之前他懒得费心思,当文抄公写出来的那些文章诗词,同样没有异象发生,更没有给他带来什么文气助益修行,完全不符合他对“儒道修法”的认知。

    是他书写的方法不对,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许阳皱眉,将这一篇状元之才,足可传世的锦绣文章揉成废纸,丢进一旁的火炉之中。

    随后,提笔再写。

    这一次,他不再些诗词文章,而是改写佛门经典。

    金刚经,楞严经,无量寿经,妙法莲华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抄不了那么多,但取其中名篇,也是佛学上乘经典,还有他自身理解,融会贯通的一些佛法学说。

    抛开他两度灭佛的事实不谈,就学术水平而言,不比这几天来他寻机翻看的那些佛经差,甚至胜出许多。

    但……依旧没有反应。

    许阳皱眉,扔纸进炉,又开始书写道藏经典。

    整理原主记忆,还有这几天明里暗里的探查,许阳发现,此世文墨之道虽胜,但并非儒法一家独霸,道法,佛法,三教传承皆尽昌隆。

    若背后真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推行文墨之道,那决计绕不开道释儒三教。

    如今,文道大昌,道释儒三教更是香火鼎盛,倘若真有超凡修法,那必然与三教有关。

    可是,为何……

    一篇道经书成,依旧没有反应。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